鬼门关前走一遭是什么感觉?
很多人都自述过“濒死体验”(Near Death Experience,简称NDE)。据亲历者回溯,普遍的体验包括:灵魂出窍、与故去亲友或另外空间生灵沟通、回顾一生、穿过隧道、看到美妙的色彩或光、感受不到身体、宁静喜乐、融入充满大爱的宇宙等等。
这些亲历者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说,从死亡边缘回转过来,人生从此大不同。
下面就来看看6位现当代西方名人的濒死体验。
影星珍·西摩尔与女儿1984年合影。(David Parker/Express/Getty Images)
四、珍‧西摩尔
英国女演员珍‧西摩尔(Jane Seymour)出演过《时光倒流70年》、《伊甸园之东》 等影片,生涯中曾获得一次艾美奖、两次金球奖。
36岁时,她因罹患流感注射了一针青霉素,之后出现过敏反应导致昏迷。在《天使中间》(Among Angels)一着中,她这样回溯:
“我真的离开了身体,我感觉可以看到自己躺在床上的身体,人们三三两两围在我身边。他们都努力想让我醒过来。我在他们上方,从房间一角向下看。我看到人们忙着给我扎针、把我放平……
我记得看到一生在眼前一幕幕闪过,但我并没有想到赢得艾美奖这样的事。”
西摩尔心里记挂的是子女,她不想死,因为她还没有准备好离开孩子。于是她向上帝祈祷,也求医生救她回来。这之后,她忽然感到自己的意识回到了身体当中。(观看相关影片)
五、莎朗‧斯通
2001年10月底,好莱坞影星莎朗‧斯通(Sharon Stone)在旧金山家中突发中风昏了过去,丈夫连忙叫救护车送医,医生诊断是脑内动脉破裂出血,必须马上手术。
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之后,斯通仍没有恢复意识。她在“奥普拉秀”(Oprah Show)威廉希尔公司网站中回忆说:“陷入昏迷那段时间,真的看到大片白光。你看到故去的人,他们和你说话,之后你就弹回到身体里,就醒来了。”
“某种程度上,我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舒适感,就是死亡竟然如此接近——它不遥远,也不可怕。”康复后的斯通如是说。
和她有相似经验、在死亡边缘看到白光的,还有美国乡村音乐界的传奇人物约翰尼‧卡许(Johnny Cash)。
2018年4月,特雷西‧摩根在好莱坞星光大道“摘星”。(Alberto E. Rodriguez/Getty Images for Turner Image)
六、特雷西‧摩根
2014年6月7日,曾获艾美奖提名的喜剧演员特雷西‧摩根(Tracy Morgan)在一起连环车祸中脑部严重受伤。在濒死状态下,他见到了已故的父亲。
“我记得我和爸爸说话。”在奥普拉的访谈威廉希尔公司网站“SuperSoul Sunday”中,他这样回忆:“他戴着那个绿东西。我只记得他说:‘我还没准备好接收你呢,儿子。’我哭得非常厉害,可能比在葬礼上哭得还凶……我只是一遍遍叫着 ‘爸爸,爸爸’,因为他是我人生当中最好的朋友。”
在连续多日的昏迷中,摩根也曾与神明对话。他告诉奥普拉:“这不是我编出来的……神说,‘属于你的那块地方还没有弄好,我还有事情要你做。’”
被抢救回来的摩根表示,经过这次体验,他再不是先前的那个他,变化主要在为人处世方面。“我发现我每天都对陌生的人说200次‘我爱你’。不是说我必须认识你才能够爱你,做人就应该如此,我们应该互相关照。”他还说,如今的他比以前更加逗趣。(点击观看相关影片)
濒死体验的成因之辩
古往今来,濒死状态下的超感官体验屡见记载:《圣经》曾记述圣徒保罗的濒死。哈佛大学神学家扎勒斯基(Carol Zaleski)发现,在古代希腊、罗马、埃及的典籍及西方神话传说故事中,都有垂死边缘经历的记载。
据1994年的盖洛普调查,全美有6%人口、1300万人有濒死体验。另有研究表明,多达38%至50%临床上接近死亡的患者有过濒死体验。相关研究机构则分布数十国。
围绕濒死体验的产生机理,历来颇多争议。怀疑者经常将其归结于生理和心理因素,如脑缺氧、“快速眼动入侵”状态下的幻觉——人们做梦时经常处于“快速眼动”睡眠状态,不少学者将濒死体验归因于人在清醒状态下启动了“快速眼动”。
美国学者罗伯特‧梅斯(Robert Mays)研究濒死体验已35年。他在国际濒死体验学会年会上发言时说,虽然亲历者的自述差异很大,但“他们总说这种体验是高度真实的,比通常的意识经验清晰得多。他们感到,濒死体验中身处的空间才是自己真正的家园,其中充满着无条件的爱,他们从此无惧死亡。这些独特感受都是脑缺氧、快速眼动入侵时所没有的”。
梅斯也提到,近年研究显示,在回光返照(Terminal lucidity)状态下,大脑永久受损的人也能表现出清醒的主体性,表明人的意识独立存在,并不依赖于大脑。
说到回光返照,美国总统里根就是一例。里根晚年罹患失智症,有多年不认识身边亲人,然而,93岁的他在临终前一周,却久久注视夫人南希,眼中充满深情。虽然他无法开口,但家人深信,那段时间他是清醒的。
经历死亡的后效应
科罗拉多大学精神病学教授莱斯特(Mitch Leister)博士认为,关于濒死体验产生机理的争议再多,“也不会改变一个事实,就是濒死体验会影响人……对于濒死体验的后效应、它们如何深刻影响人生这一点,甚少争议”。
最早对这种长远效应进行总结的,是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教授肯尼斯‧林(Kenneth Ring)。他提出,这种经历促成的改变具有明确而持久的特性。在1998年的《穿透生死迷思》(Lessons from the Light)一书中,他详细列举这些变化,包括:感恩生命、自爱爱人、具使命感、无惧死亡、相信神,获得天人合一的“一体宇宙观”、感觉变敏锐以及智慧和超能力增强等。
或许,就像走过死亡边缘的卡尔‧荣格所总结的,濒死体验者不在乎别人怎么想,他们知道确有其事,正是直接的经验促成了他们超越常识的深刻认知。(完)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