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提前躺平 中國青年養老院流行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7月15日訊】今年「青年養老院」火速流行,在浙江、雲南、重慶、合肥等地興起。年輕人為了逃避壓力,紛紛走入「青年養老院」體驗躺平生活。評論指出,年輕人的普遍心理受當下經濟的影響,也會反過來影響經濟。

「青年」和「養老院」,這兩個看似矛盾的詞組合在一起,在中國大陸火速流行起來。在鄭州、雲南、重慶、合肥等地很多咖啡廳、酒吧、民宿、農家樂都變身「青年養老院」,據説青年養老院在全國已經有幾十家。

《澎湃新聞》引述雲南曼丟古村的「青年養老院」創立人盧柏克説,「我認為現在的青年人在這個時代下的壓力太大了,很多人都被房貸、車貸或者是日常開銷壓得喘不過氣來。人是需要休息的,青年人不光要奮鬥,還需要有一個平衡的生活,該躺平的時候就躺平。」

旅美時事評論員唐靖遠:「這個青年養老院的出現,它其實是契合了當下年輕人群體的一個更深層次上面的一種心理的追求,也就是徹底地躺平。我們都知道,此前中國社會,尤其是這些年輕人,他們都比較流行什麼四不青年,十不青年,就是不結婚,不買房子,同時還不生孩子……那麼可以說它是對社會高壓的一種逃避。」

這家青年養老院45歲以上的不收,淡季月租1500人民幣左右。在這裡年輕人通常會關掉手機,不用電腦。他們打打八段錦、種種地、一起放空、聊天、喝咖啡等等。

唐靖遠:「表面上看上去好像是比較詩情畫意,好像是很愜意。但是其實它折射出來的是當代年輕人群體出現的更加殘酷的現實的一個折射,就是他們甚至就連工作都不想了。不僅說是不結婚、不生孩子、不要房子,甚至是連工作都不想工作了。」

不過,「不想工作」還不是目前中國年輕人面臨的最大問題,更糟的是「找不到工作」。三年疫情後中國經濟復甦乏力,出現通貨緊縮,外資大量撤離,當局出台刺激經濟的政策,至今沒有顯著效果。

台灣前國大代表、政論家黃澎孝:「那麼這種現象影響最大的就是青年的就業問題,還有就是說有很多的,過去在高收入的企業或單位工作的人面臨到減薪的問題。那麼前不久中金的一個女士跳樓的事情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這個青年養老院只不過因為噱頭比較特別,受到比較多的關注。還有更多看不到的地方,很多的年輕的世代,他們的處境是非常非常的灰暗的。」

中青年人是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不久前一份「2024年悲慘排行榜」在微博上熱傳,顯示年輕人面臨的經濟困境和焦慮,引發許多網友共鳴。

年輕人是一個社會的主要勞動力和稅收來源,他們的心理狀態受經濟的影響,也會反過來影響經濟。

旅美時事評論員藍述:「因為這個年輕人口實際上是新的經濟的增長點和創造點,但是年輕人大家就是找一個地方能夠滿足他基本上的吃喝拉撒的基本生活需要,然後他就不幹了。從這裡可以看得出來中國經濟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面,他很可能 都會缺乏增長的活力。 」

黃澎孝:「當你充滿希望的時候,你也很有幹勁,你就願意消費,那麼自然就會使得當前中國所面臨的通縮問題可以得到解決。但是正好相反,中國現在的通縮是多面的,其中有一面就是大家對未來沒有希望,有錢不敢消費。所以說使得通縮問題越來越嚴重,這個對中國整體的經濟發展是非常非常負面甚至於反面的。」

在「青年養老院」興起之前,中國年輕人還出現「蹭老式」消費熱潮,他們去老年食堂吃飯、到老年大學上興趣班、跟隨「夕陽紅」旅遊團出行、提前住進養老院感受老年生活。但當時當局並沒有意識到這是年輕一代的躺平心理,黨媒還稱讚這種現象是「跨年齡共識」,「年輕人越來越理性務實」。

後製/王明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