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4月07日讯】中国地方政府近期大规模资助企业“出海”抢订单,江苏直言要提高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美国3月31日发布的报告表示,中共继续给中国公司提供不公平的竞争优势,美国会保护本国企业的竞争力。
4月份是中国企业获取海外订单的关键月份,中国地方政府近期纷纷出台政策,为外贸企业“出海”抢订单提供资金补贴。江苏省政府官网4月3日刊登的文章称,今年以来,“全省企业掀起出海‘抢订单’热潮”,并要“以‘硬实力’在国际大循环中增强话语权”。江苏是中国制造业强省,制造业规模多年保持全国第一。
陕西省政府3月28日在威廉希尔体育官网发布会上宣称,要支持企业出海拓市场,重点支持20场境外展会,补贴展位费、展品运输费等,以便让更多的陕西品牌获得海外订单。对于2022年出口额超过6,500万美元的企业,陕西地方政府这次最多可提供100万(约合15万美元)的补贴。
上海黄浦区于3月28日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出境参展,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50%展位费的补贴。
山东青岛在3月中旬出台《关于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为青岛市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展及开展重点商务活动提供政策扶持。
广东中山市则是组织了名为“百展千企”的境外参展抢订单活动,为符合条件的参展企业提供往返机票补助和组织参展补助。3月24日,中山市发布了所谓“拼经济”的十五条政策,其中第六条是支持企业去境外开拓市场,并且2023年的境外展览目录已由原来的130场扩至200场。
组团抢订单已从去年开始
中国企业此轮在官方引导和支持下“出海”抢订单并非刚开始。由于中国经济下行,地方土地财政大幅缩水,为避免地方财政坍塌,有地区从2022年年中就开始组团“出海”抢订单。
2022年7月10日,浙江宁波市政府组织了中国首批首架“出海”抢订单的商务往返包机。商务团团长是宁波市商务局对外贸易促进处处长费建明,行程共12天,有36名外贸行业的人士参加,目的地是欧洲。宁波市的首批第二架包机安排在2022年7月21日,12名外贸行业的人士前往意大利米兰抢订单。
截至2022年12月,宁波市已计划组团263个。其中,167个为参展团,前往美国、德国和日本等23个国家(地区)参加100场国际展会;84个为企业团,前往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地拜访客户。
除宁波外,浙江嘉兴市以及江苏、四川、广东、福建、湖南、山东和海南等地都在2022年组团包机“出海”抢订单。
抢订单难挡出口额走低
但中共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今年1至2月的出口总值为5,063亿美元,同比下跌6.8%。
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的经济学博士李松筠4月4日对大纪元说:“中共地方政府支持当地企业去海外赴展会、访客户、抢订单,显然并没能阻止中国今年1至2月的出口额继续下滑。因为导致中国出口疲弱的最主要原因不是全球需求转向疲弱,而是由于包括外企和中企在内的制造业供应链从中国开始迁出,转向东南亚和南美等国,导致出口订单大幅下滑。”
她提到,最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中国最富县苏州昆山,本是中国最繁忙的出口中心之一,但现在打工者在当地已经找不到工作了。也就是说,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经开始崩塌。
李松筠认为:“导致供应链从中国外移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共不断加强对全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管控、中美关系日益紧张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升高。只要这些因素不改变,供应链向外迁移的趋势就不会逆转,即使中国企业去国外抢订单,对出口的提振效果也很有限。”
新出口订单指数虽在今年2月越过临界点(50%)进入扩张区,但3月份就开始下跌。中共国家统计局3月31日发布的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制造业3月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4%,比上个月下降2.0个百分点;非制造业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1%,比上个月下降了3.8个百分点。
美国:严重扭曲和扰乱市场
中国企业在政府资助下“出海”抢订单只是中共政府企图操控市场竞争的手段之一。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3月31日发布的《2023年对外贸易壁垒国家贸易评估报告》(2023 National Trade Estimate Report,简称《贸易评估报告》)指出,中共政府财政支持中国企业以及用其它非市场经济和贸易的方式继续给中国公司提供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对于中共的产业政策,《贸易评估报告》认为:中共向中国公司提供大规模的财政支持、政策倾斜和其它优惠,同时推行正式和非正式的、使外国竞争企业处于劣势的行规;中共的目标通常是先让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取代外国企业,然后再到全球市场去追逐话语权。
《贸易评估报告》还指出,中共的这些做法严重扭曲和扰乱市场,会导致严重的、持续的产能过剩,这在中国的钢铁、铝和太阳能等行业已被证实。目前,中共专注于先进制造业、高科技和其它关键经济领域的诸多行业,而中共在这些行业追逐的生产和市场份额目标,有些只有通过非市场手段才能达到。美国会利用好贸易工具,保护本国企业的竞争力,并会与持相同价值观的贸易伙伴携手应对中共产业政策的威胁。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