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8月23日讯】中国传统文化中,做人须讲“中庸之道”,既不能过度,又不能不及,而做菜与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清朝著名的文学家和美食家袁枚在其《随园食单》的《火候须知》中,概括了烹饪各种菜肴时火候把握的尺度,同时也阐述了做菜犹如修炼的道理。
有的菜必须用猛火,比如煎、炒等;火力不足时烹饪出的菜就会软沓失色。有的菜必须用慢火,比如煨、煮等;火力过猛时烹饪出的菜就会枯干形硬。还有的菜要先用猛火再用慢火,比如需要收汁儿的菜;如果性子着急,那么就会使外皮焦黄但里面还夹生。
有些原材料煮得越久就越嫩,如腰子、鸡蛋一类的食物。也有些原材料稍煮一会儿,肉质就变老了,比如鲜鱼、蚶蛤等贝类的食物。烹饪时火大了,烹制的如果是肉类,其颜色就会由红变黑,烹制的如果是鱼类,就会把鲜鱼做成死鱼。烹煮时如果频频打开锅盖,冷气会使汤汁起沫并且香味也会流失。如果菜品中途熄火了再重新加热,油脂将会大量流失从而严重影响味道。
道士修炼内丹,需要经历九个阶段才可以炼成,从而飞升成仙,儒家讲中庸之道,既不能过度,又不能不足。而作为一名厨师,如果能懂得火候的掌控,并且谨慎地处理,那几乎相当于领悟大道了。
烹饪好的活鱼要盛盘上桌时,如果鱼肉的颜色白皙晶莹如玉,肉质紧凑而不松散,这才是鲜鱼肉;如果鱼肉的颜色像涂了一层白粉,肉质松散不合拢,这就像死鱼肉。如果明明是一条鲜鱼,却好似用死鱼做的菜,就太遗憾了。
附:《火候须知》原文
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有须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则物疲矣。有须文火者,煨煮是也;火猛则物枯矣。有先用武火而后用文火者,收汤之物是也;性急则皮焦而里不熟矣。有愈煮愈嫩者,腰子、鸡蛋之类是也。有略煮即不嫩者,鲜鱼、蚶蛤之类是也。肉起迟则红色变黑,鱼起迟则活肉变死。屡开锅葢,则多沫而少香。火息再烧,则走油而味失。道人以丹成九转为仙,儒家以无过、不及为中。司厨者,能知火候而谨伺之,则几于道矣。鱼临食时,色白如玉,凝而不散者,活肉也;色白如粉,不相胶粘者,死肉也。明明鲜鱼,而使之不鲜,可恨已极。
烹调是厨师做饭的雅称,包括“烹”和“调”两个字,体现了厨艺的两大技能,即火候和调味。袁枚在《先天须知》中讲,“大抵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其六”,意思是说,一桌美味的饭菜,掌勺的人功劳占六成。因此厨师对味道的把控和对火候的掌握就是体现这“六成之功”的关键了,也是衡量厨艺高低的标准。
(责任编辑:叶诚允)
相关链接:《随园食单》之《须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