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医案解谜

文/李翼云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5月12日讯】史册上,关于神医华佗早年的资料很少。史家总在寥寥数语后,随即长篇钜幅描写其神乎其技的医术。于是,在历史的舞台上,华佗的医术焕发着炫彩的万丈光芒,千载以来,成为不可企及的咏叹调。斯人已逝,无数人为了失落的神技而慨叹惆怅。

然而,人们之所以感到惆怅,是因为将华佗定位为一个医者,为失传的医技而叹息。如果,能转变观念,从另一角度来重新审视华佗,可能就能豁然开朗,稍以释怀。

喜爱寻仙访道更胜世间名位

华佗与曹操同乡,都是沛国谯县人。他性情恬淡,聪敏好学,虽然通晓经学之书,但却更喜欢涉猎方术修炼之学,平日还喜爱到名山幽洞探奇访道。

在《中藏经》中记载一则有趣的故事,阐述了华佗喜得仙书的山中传奇。

一日,华佗小酌后,如常到山中行游,他微有酒意,便在公宜山的古洞前休息。这时,他忽然听到有人在谈论治病的方法。华佗感到很奇怪,不禁悄悄靠近洞口偷听。

一会儿,他听到一个人说:“华佗就在附近,我们可以把这治病的方术托付给他。”但另外一人却故意说:“华佗这人生性贪婪,不怜悯生灵,怎么可以交给他呢?”

华佗一听不禁大惊,冷汗直流,马上跃入洞中急着想为自己辩解,只见二个老人端坐其中,他们穿着木皮做的衣服,头上还戴着草帽,正微笑地看着他。

华佗赶紧恭敬向前揖拜说:“刚才听闻两位贤者在谈论疗病的方术,深感兴趣,听着听着就忘了回家。况且,我向来喜欢学习能济助百姓的道法,但总是找不到有效的途径,心里一直感到遗憾。希望两位先生能明察我衷心的诚意,请为我开智慧,我一定终身不辜负您们的恩情。”

此时,坐在上位的老者开口说:“我们不会吝惜传授你道术,但恐怕以后会拖累到你啊!如果你救人时,能不分贫富贵贱,不受金钱贿诱,不怕劳苦,能怜悯老弱,将来才能够免除祸事。”

华佗先生赶紧拜谢说:“我一定谨记您们的训示,一句也不敢忘记,遵照指示而行。”

二位老者遂笑着指着东边的洞穴说:“石床上有一盒书,你就自取,赶紧离开此处,千万不可给常人看,要保守秘密。”华佗趋前拿书再回头时,老人已经不见踪影。华佗赶紧离开山洞,才踏出洞口,忽然一阵乌云急涌而来,霎时狂风骤雨,石洞就被摧毁坍塌了。

原来,华佗寻幽访胜是为了求道,加上在山中巧遇仙人赠书,以至于后来沛相陈珪、太尉黄琬推荐他去当官,他都不愿意接受了。

山中奇缘

华佗的山中奇缘,可能不只一端。从一些零星的史料推论,华佗从山中获得的仙家传承至少有一套修命养生的导引气功,以及养生延年的服食药草。

华佗用以养生的秘器是一种称为青黏的植物(现代的黄芝)。一群山友曾在山中见到仙人服用,把这事告诉了华佗。华佗服用后,觉得效果很好,就成为他的养生秘法。

华佗有两位弟子:吴普与樊阿。华佗把服用青黏养生之法传给了樊阿,樊阿活到百岁,仍气力强盛,满头黑发。人们感到很奇怪,屡次跟樊阿索讨秘方。一次樊阿喝醉了,醉乱之际,遂说出了这个秘方,大家跟着服用了之后,果然效果非常好。

华佗将一套养生的“五禽戏”教给了另一个弟子吴普。五禽戏是“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以求难老”,主要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姿态,可去除疾病,增强脚力,并导引气脉畅通。吴普照着施行,到了九十多岁依然耳聪目明,齿牙完整。

修炼有成

综合来看,华佗本是个志在求道的修炼者,因缘巧合获得医道仙书,自此潜心研究,仙书中内容奇特古怪,却又深具神效,因此华佗钻研不懈。除此之外,华佗偶识灵芝,长年服食,并习得一套养生延命的导引之术,因而自此踏上修道与行医的路。

华佗的修炼确实有所成果,史传中说他“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华佗懂得修道养生之法,所以年近百岁,看起来却很精壮,当时的人都认为他是个神仙。

精于方药针灸 兼擅外科圣手

《三国志》华佗传中特别钟情于华佗高妙的医术,一开篇就描写华佗“精于方药”,但所开的处方不过数种,配药时只需心里惦量一下,也不用秤子。替人针灸,入针的穴位也不过就那么几处,即有神效。

华佗针灸的技术高超神妙。有个人生病后两脚残废不能行走,坐着轿子来找华佗医治。华佗诊视后让他脱去衣服,然后在病人的背上作了十几处记号,其间横向纵向各相隔一寸或五寸不等。

华陀对病人说:“我将在这些做记号的地方各灸十支艾柱,等到疤痕愈合后,你就可以走路了。”后来人们查看患者的背部,发现灸治的部位都分布在背脊骨两侧,两两相距一寸的地方,并且上下端直而且均匀排列着,就像拉了一根绳子一样精准。

华佗还是外科圣手,约在一千年七百余年前,就已经懂得运用麻醉药“麻沸散”,成功施行开刀手术。

开刀手术主要是针对郁结体内的疾病,且是针药所不能医治者。华佗先用酒配服麻沸散,等到病人失去知觉,充分麻醉后,才替病人剖腹开背,抽掉或割掉积聚在体内的秽物。如果是肠胃的疾病,即剪断肠子冲洗消毒,除去恶秽,接着缝合,再涂抹神膏,四五天伤口就愈合,一月之内都可以完整复原。

察色诊脉 明断虚实

史传中记载了不少医案,阐述了华佗医术的精到。

首先,华佗自然十分精于传统中医“望、闻、问、切”之法。

盐渎县的严昕与其他数人一起等候华佗到来,华佗一到,抬头望了一下严昕,就问:“您的身体还好吗?”严昕说:“跟平常一样,没什么不舒服。”华佗说:“您的脸色看起来有急病,不要多饮酒。”严昕小坐完就回去了,才走了几里路,严昕就头晕坠车,大家把他扶起来,载他回到家中,不料半夜却死了。

对于同一症状的疾病,华佗都能明辨虚实之因,分别处方。

府吏倪寻、李延两人同住一处,都有头痛发烧的症状。华佗交代说:“倪寻要服泻药,李延要开让他发汗的处方。”人们觉得很奇怪,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不同,华佗说:“倪寻的病因邪气外侵而起,李延的病兆是由体内而生,所以对应的治疗方法也不同。”两人服下华佗开立的药方后,果真隔日早上就能起床了。

一次,华佗为甘陵相夫人看诊视脉。夫人已经怀了六个月的身孕,但一直腹痛不安,华佗为其诊视说:“胎儿巳经死了。”于是让人用手入子宫内,真的摸到婴儿的身体,于是华佗以汤药排出死胎,夫人的病就痊愈了。

督邮徐毅生病了,华佗前往诊治。徐毅告诉华佗:“昨天医官刘租帮我针灸胃部完之后,我就一直咳嗽,连躺卧都很不舒服。”华佗说:“他的针没刺到胃,却误刺中肝了,你的食欲会越来越差,五日后就没救了。”后来事情发展果如华佗所言。

能透视人体 排出体内虫物

然而,再仔细研究,会发现史传中所描写的华佗治病之法,似乎远远超过后世中医的“望闻问切”之学。

一日,华佗正驱车路上,看到路旁一个人因为咽喉阻塞,想吃东西却吞不下去,他的家人正想用马车载他去就医。华佗听到他痛苦呻吟的声音,心中不忍,就停下车过去察看,随即跟他说:“前面路边卖饼的人家有卖大蒜韭菜腌制的醋,你买三升喝下,病就会好了。”他的家人按照华佗所说的照做,病人立刻吐出了一条虫,病也就好了。

华佗光凭目视,就能知道病人肚子里有虫。

另一件奇异的医案也与病人肚子里有虫有关。

广陵太守陈登得了病,胸中常感烦闷,脸色赤红,吃不下东西。华佗把了脉说:“您的胃中有虫数升,已经长成肿瘤,是吃了未煮熟的腥物所致。”于是立刻煮汤药二升,先服一升,一会儿再将剩下的喝完。才刚喝完,口中吐出三升多的红虫,身子还在蠕动,下半身像生鱼肉一样,之后病就好了。

但是,华佗对陈登说:“这病三年后还会再发作,要遇到良医才有办法救治。”三年后,陈登果然发病,当时华佗恰巧不在,陈登就死亡了。

这个医案有两点很令人惊奇,其一,华佗居然光靠把脉就知道陈登胃里有虫,且是吃了生鱼肉所致!其二,华佗还预知了陈登三年后会发病,而且没有良医在侧,就会死亡。

华佗的言谈,简直如具有天目功能,俨然透视陈登的肠胃,甚至已委婉透露预知陈登之死。

预知死亡纪事

三国志所记录的医案,随着行文的深入,越来越匪夷所思。

华佗医治军吏李成的医案,居然预知了李成十八年后的死亡。

李成长期为咳嗽所苦,昼夜无法成眠,经常口吐脓血,因此特别去请教华佗。华佗说:“您的肠内长了肿瘤,咳嗽吐出来的东西,并不是从肺里来的。我给您药粉两钱,您服用药粉后会吐出二升余的脓血,好好休养,一个月就可以稍微起身,好好保养,一年就重获健康。但是,十八年后会发作一次,不严重,服用这个药散,也会很快好。如果到时没有这药,就会死亡。”于是就给了李成两钱的药散,李成得药离去。

五、六年后,李成的亲人得了病,病况跟李成相似,于是就跟李成说:“您现在身体强健,我就快死了,您怎么能忍心看我无药可治?不如您先把药散借我,我好了之后,会替你再去跟华佗拿药。”李成就把药给他了。后来这位亲戚还特别到谯县,那时正巧遇到华佗被收押,慌乱之间不忍心向前求药。

十八年后,李成的病真的发作,无药可服,最后竟死了。

从医术神妙,到能透视人体,最后能预知患者的寿尽之年日,《三国志》作者陈寿走笔至此,文句中充满了难以思议。

具宿命通知晓过去与未来

如果纯粹从医者的角度去理解,确实很难解释,然而,如果能从修炼的视野去看,也就一目了然。

修炼有素的人是可以具有特异功能的,包括可以透视人体的天目,以及预知生死的宿命通功能。我们可以合理的推论,修炼有成的华佗,已经具有多种功能。

东阳县陈叔山两岁的小儿子生病了,拉肚子前总会先哭泣不止,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于是就来请教华佗,华佗说:“这孩子的母亲怀孕时,阳气闭塞于内,喂乳时期身体虚弱,寒气入侵,于是这寒气就从母体灌入孩子体内,所以才没法痊愈。”华佗就开了四物女宛丸的药方,十天后孩子的病就好了。

华佗能看到孩子的病是过去在母亲胎内与喂乳时期引起的,是因为他看到了孩子更小时期的具体状况。

另一件医案是军吏梅平之死。

梅平生病了,因而辞职还家,他的家在广陵,离家不到二百里时,他中途就先在亲戚家中住了一段时间。一日,华佗刚好到了主人家,主人就请华佗看一下梅平的病况,华佗跟梅平说:“您如果早一点见到我,也许就不至于到这地步。现在你的病已经很深了,赶快回家去,还来得及跟家人见面,五日后就性命不保了。”梅平赶紧回家,五日之后,梅平气绝,一切就如华佗所说,分毫不差。

死生有命 医者奈何

随着修炼日深,华佗逐渐了解,修炼的人出于慈悲心,可以帮人治病,但并不能完全根治,往往也只能将病往后推移,暂时解决疼痛而已。

有宿命通功能的华佗,深知生死有命,而且很多病是有业力因缘的,此生的病业可以偿还夙世的业债,未尝是坏事,医疗的诊治有时并非必要。因此,他开始不太积极替病人医病,也看淡了行医的名利得失。

由于他的修炼层次已经超越常人的理解,因此说出的话可能也常令人不解,甚至产生误会。所以史传上最后都有“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的批评。意思是认为华佗后悔选择成为医生的行业,而且个性恶劣,很难令人喜爱。其实,那是因为不了解华佗作为修炼人的本质之故。

史传中记载的一个医案,是个很具有代表性的事例。

有一个士大夫身体不舒服,华佗云:“您的病已经很深了,必须剖开肚子治疗。然而,您的寿命还有十年,目前这病是不会使您丧命的(从高层次来看,承受病痛可以偿还业力,是一种好事),您如果能忍耐十年,那时寿命也刚好到期,用不着因为这缘故一定要开刀剖腹。”

这位士大夫不想忍受身体又痛又痒,想必也非常不能理解身为医生的华佗,居然要他忍受病痛过十年苦日子,所以坚持一定要开刀去除病兆。华佗只好替他开腹治疗,他的病很快好了,表面的病症去除了,而十年后他真的也死了。

华佗与曹操的宿缘冤孽

华佗再次与同乡曹操同聚一堂,是在曹操取下邺城之后。曹操对于修道养生十分有兴趣,遂开始招纳大批著名的修道者来到邺城,华佗也是其中之一,其中左慈、甘始、冷寿光、鲁女生与郤俭等都高寿达二百岁以上,却有着年少的容貌,以及具有能够分身隐形等神通。

曹操向来有头风的老毛病,每次发作,都是心乱目眩,然而只要华佗施以针灸治疗,一下就解除疼痛了,因此,曹操让华佗常在左右。然而,华佗却跟曹操说:“这种病很难根治,长期治疗,逐步缓解,也许可以延长性命。”

其实,具有宿命通功能的华佗,应该也看到他跟曹操的宿缘。他知道曹操将死于此病,而自己也注定要死于曹操之手。

华佗于是托辞归乡,曹操好几次派人请他回去,他都伪称妻子生病还没好,尽可能拖延与逃避。于是曹操派人到华佗家查探实情,吩咐手下:如果他妻子真的病了,便赏赐小豆四千升,放宽期限;如果是欺骗,就马上逮捕押送回来。后来,曹操发现华佗说谎,心中感到很气忿,因而将其下狱。

当时荀彧还替华佗求情:“华佗的医术实在非常高超,他的生死关系到人命,应该要多包容原谅他。”但曹操认定华佗是故意不治好他,藉以抬高自己的身价,是个缺乏医德的小人,因此对华佗嗤之以鼻,还称他为“鼠辈”。最终,华佗未能逃脱自己的宿命,死于狱中,而曹操也最终死于此症。

三国演义中描写华佗死前将自己编写的医书《青囊书》赠给了好心的狱卒,不料狱卒之妻却将其焚毁,后人“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

一代神医华佗之所以成为千古传奇,固然因医术精妙,究其实质,还在于他是一个修道有成的人,所以能见人所不能见,医人所不能医。然而,因果循环,业力轮报,人各有命,世缘有时而尽。修炼到高层次的华佗,最终了悟医术只能暂治一时之病,不若修道能尽脱世间苦难,返本归真,永得自在。

在道教的典籍中,华佗在历经人间传奇之后,已归位为“真人”,称为“青囊济世华真人”。

参考资料:
《中藏经》
《华佗别传》
《三国志·方技传》
《后汉书·方术列传下》
《博物志卷五》
《三国演义》
《元始天尊说北方北帝伏魔法忏》@*#◇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莉)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