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8月20日讯】几天前的一场车祸,让蔚来汽车冲上了热搜,随后,媒体又报出一组数据,蔚来汽车自从2018年6月交付首款车至今,已经发生了至少13宗交通事故,那么,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佼佼者的蔚来汽车,安全性能到底如何?
另外,有观点认为,这是中共为实现“弯道超车”,在电动车行业进行“大跃进”的结果。那么,这连串的事故,又是否会冲击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我们先来看几天前的这场交通事故。8月12日下午2点,31岁的大陆企业家林文钦驾驶蔚来ES8汽车,启用自动驾驶功能后,在沈海高速上发生追尾事故,车辆严重损毁,林文钦本人不幸死亡。
根据陆媒的报导,事故车辆或许是先撞上了路边的锥形桶,然后又撞到了一辆作业中的工程车。根据《新京报》贝壳财经报导出的信息,车主在整个行驶过程中,只出现一次急加速现象,没有急减速的现象,基本可以判定在事故发生时,车主并没有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也没有踩下刹车踏板,这可能和车主开启了辅助驾驶功能有关。
不过,对于事故是否是因为蔚来的NOP领航辅助系统引发的,蔚来汽车方面表示,需要等待调查结果最终确认。
发生事故的蔚来ES8,采用纯电动驱动,是蔚来的第一款量产销售车型,也是目前的旗舰车型,是由安徽江淮汽车集团代工生产。
今年以来,蔚来已经发生了多宗交通事故。5月时,也是一辆蔚来ES8,在北京建国门内大街发生交通事故,车辆前部损毁严重,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在7月30日,上海浦东新区,一辆蔚来EC6,在撞击石墩之后车身起火燃烧,车主不幸遇难。蔚来EC6,是蔚来旗下去年7月刚上市的一款纯电动轿跑SUV,也是蔚来第三款量产车型。
面对连番事故,可能大家都会问,蔚来汽车安全性能过关吗?自驾功能靠谱吗?
在事故频发后,蔚来对多家媒体强调说,蔚来的NOP不是自动驾驶,只起辅助驾驶的作用。蔚来的NOP功能,全称为“Navigate on Pilot”,蔚来在官网中描述,这种NOP功能,融合了导航系统、高精地图和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而这个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是由蔚来自主研发的,搭载了全球领先的Mobileye的Eye Q4自动驾驶芯片,支持超过20项辅助驾驶功能。
去年9月时,蔚来汽车在北京国际车展期间,推出了NOP“领航辅助功能”。当时,蔚来汽车的创始人李斌,曾在北京中关村的蔚来中心组织了一场车友活动,向蔚来汽车车主介绍NOP,提到在NOP功能开启之后,驾驶者能够根据需求,把尽可能多的权限交给汽车,让汽车根据导航路程进行自动接管驾驶。
在之前的宣传中,蔚来汽车也提到过,NOP的诞生,是世界上继特斯拉之后的,唯一一款能够按照导航路线实现自动辅助驾驶功能的系统。
其实,蔚来ES8尚处于L2级别的自动驾驶层面。根据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的定义,自动驾驶分为L0-L5六个级别。L4级以上才可以开始摆脱人为干预,行业也公认L4级以上才是真正的自动驾驶,L4级以下则被称为辅助驾驶。只有在实现L4级自动驾驶之后,引发交通事故的责任才归车辆和车企负责。
虚假宣传被批
尽管目前市场上所谓的“自动驾驶”系统,都只有“辅助驾驶”的功能,但在宣传口径上,企业往往都会弱化“辅助”,而突显“自动”。
在蔚来的官方网站上,就用大字写着“蔚来自动驾驶”,但是,在页面的最尾端,有一行浅色的小字写着“蔚来自动驾驶系统仅为辅助驾驶之目的,不能完全替代驾驶员的操控”。
此外,蔚来副总裁沈斐还曾经发微博表示,“在自动辅助驾驶帮助下,放心地边吃东西边开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蔚来辅助驾驶功能可以“解放双手”。只是,相关微博内容,目前也已经被删除。
不过,“解放双手”这种说法,应该对一些车主确实有吸引力,几天前,还有理想汽车的一位车主,上传了一段躺着开车的视频,画面让人看出一身汗……,随后理想的官方微博就发文,否定这种操作,提示车主要按正确方式使用辅助驾驶系统。
其实,还不仅仅是蔚来,不少车企为了销售车辆,往往在宣传时使用“L2级无人驾驶”“L3级无人驾驶”等说法,省略了“辅助”二字,误导了一些车主。
而且,还不只是在自动驾驶的宣传上存在水分,在车辆的其它性能上,一些车企也被消费者投诉存在问题,这也让人质疑大陆新能源车辆的真正品质。一位购买一汽大众新迈腾车型的深圳车主表示,厂家宣称“56公里纯电续航里程”,事实上是“即便车辆充满电后自动断电,仪表盘显示的纯电续航里程也只有44公里左右。”
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除续航里程“注水”外,2020年新能源汽车涉及投诉的主要问题还有:充电速度与宣传不符;电池质量问题突出;变速箱异响、顿挫以及动力消失等问题较多;售后服务水平不高等。在3月份时,中共官媒也曾经发文,批评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种种问题,特别是虚假宣传、指标注水,还有“虚火过旺”等等。
提到“虚火过旺”,从公开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业,有多达400多家企业,竞争激烈,在3月份的时候,小米还刚宣布参与正式造车,为什么这么多企业都想要分一杯羹呢?这和中共政府的行业扶持政策有关。
可能一些人知道,有一家市值高达5,000亿港元,仅次于比亚迪的第二大车企,但是,到目前却没有卖出过一款量产车型,这个公司就是恒大汽车。根据恒大2020年业绩报吿,营收的98.79%来自医疗美容以及健康管理,只有1.21%来自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大跃进”
没有售卖过一辆量产汽车的恒大汽车,其股价却在过去的12个月中上涨超过10倍,公司因此筹集到数十亿美元资金。目前,恒大新能源汽车的市值为870亿美元,比福特和通用这两大汽车巨头还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怪现象呢?
德国《商报》曾发过一篇评论文章,叫做“中国大跃进”(Chinas großer Sprung),文中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发放巨额补贴、倾全国之力去扶持电动汽车产业。
根据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统计,在过去10年中,中共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补贴超过1,000亿美元。而在财政补贴之外,中共还为新能源车提供更多优待,比如牌照支持、上路不限单双号、个人购买补贴等,这对消费者应该很有吸引力,就拿北京来说,想买车却摇不到车牌号,上路还得按车牌单双号,另外,对企业占用土地和税收等方面,也有优惠。
比如,11月份宣告破产的青年汽车,曾在2017年拿到1.18亿人民币的补贴,以及矿产资源、税收等多项优惠,此外还获得占地300多亩的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但一直没有投产。
据《华尔街日报》的统计数字,中国有400多家新能源车生产企业,其中有58家僵尸车企,中国新能源车行业已经出现泡沫。
在10年“大跃进”的发展后,最近当局又开始“大跃进”式的收紧政策,这让早已高度依赖补贴、忽视质量的车企陷入两难,车企不得不依靠向官员行贿来获得补助生存。
大陆媒体曾报导说,上海一名新能源车数据中心的前官员,被曝出收受贿赂25万元人民币,行贿方包括吉利汽车、比亚迪、上汽乘用车等15家企业,涉及几乎所有中国主要的新能源车企。
弯道超车 窃取技术
中共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目的是为了实现“弯道超车”。记得在去年7月时,习近平就在吉林考察时再次强调,“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弯道超车”。
美国之音曾在去年底的发文中提到,中共试图在电动汽车上,赶超欧、美、日这些传统汽车强国,为此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上投入了巨额补贴。有美国官员警告,中国的补贴政策将给电动汽车的中低端市场带来很大压力,一旦中国开始出口,其它国家将很难与之竞争。
数据显示,在2020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了312.48万辆,同比增长41%,欧洲市场占比是43.8%,中国市场占比是40.7%,累计销量是127.19万辆,而今年1月-7月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是122.9万辆,同比增长210.2%,已经接近去年全年销量。
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保持在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上的压倒性优势,中国电动汽车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可能达到57%。
另外,美国还担心中共利用逆向工程,窃取美国汽车的技术。“逆向工程”是指通过成品分析推导出产品的设计原理。由于外国汽车品牌,必须以合资方式才能在中国设厂,中国长期被批评通过“中外合资”的方式,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外国知识产权。另外,在今年2月,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反间谍与安全中心(NCSC)总监,也罕见地在公开场合表示,窃取美国飞机技术和电动汽车技术是中国谍报工作的两项重点。
我们看到,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通过弯道超车,中国很可能会迅速成为制造和销售大国,但在技术上,要想和欧美日这些强国相比,仍然要有一段路要走。
策划、撰文:财商经济研究所
剪辑:曲歌
监制:文静
财商天下: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2AiO-ehTTIZ3PpnTkecvA/?sub_confirmation=1
(责任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