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一身是宝!养颜、健脑又益气血 2类人少吃

文/吴国斌(心医堂中医诊所院长)

荔枝是常见的亚热带水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不但能排毒养颜、益智健脑、益气益血、消渴利尿,还能增强免疫力。此外,荔枝壳、荔枝核都能入药,有着鲜为人知的功效。

荔枝,古名“离枝”,因它在果熟时,枝弱而蒂固,不方便摘取,只能用刀连枝砍下,故得此名。自《汉书》起,历代农医书如《三辅黄图》、《南方草木状》、《齐民要术》、《图经》中均有对荔枝的记载。

荔枝香气清远,甘香适口,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赢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赞美。宋代诗人苏东坡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千古佳句;白居易有“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的美言。唐朝杨贵妃爱吃荔枝,唐明皇为博取她的欢心,下诏飞骑从千里之外把荔枝送到京城。为此,大诗人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名句流传至今。

荔枝十分娇贵,不耐储藏,最好是鲜吃。唐代诗人白居易说它“若离本枝,一日服用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天外,色香味尽去矣”。

荔枝全身都是宝 荔枝核、荔枝壳都能入药

在养生方面,荔枝可说一身是宝,全身皆可入药。

荔枝实(果肉)

荔枝实性温、味甘,有益气、通神、益智、止渴、滋润等作用。

吃荔枝肉可益人颜色,止烦渴、头重心躁、背膊劳闷。《本草经疏》说它:“鲜时味极甘美,多津液,故能止渴,甘温益血,助荣气,故能益人颜色。”

荔枝属阳,主散无形质之滞气,故还能治疗疔疮恶肿。

荔枝肉益智健脑,甘温益血,益人颜色。(Shutterstock)

荔枝肉入药的方法:

● 老人五更泄泻,用荔枝干配伍粳米、怀山药或莲子煮粥食,最为有益。

● 有疔疮恶肿的人,用荔枝肉、白梅各三个,捣作饼子,贴于疮上,即出也。

● 痘疮不发者,用荔枝肉浸酒,然后饮酒、吃果肉,忌生冷。

荔枝核

荔枝核性温、味甘涩,入肝、肾两经。它是散寒去湿之品,是疏肝理气的良药,专去寒散滞,能行血气。

荔枝核煎水服用,可以治小腹疼痛、睾丸肿痛、胃脘痛及妇女血气瘀滞疼痛。

荔枝核入药的方法:

● 妇女血气刺痛,用荔枝核烧存性半两,香附子炒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盐汤、米饮任下,名蠲痛散。

● 疝气阴囊肿痛,用荔枝核炒黑色、大茴香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温酒下。

荔枝壳

痘疮出不爽快,用荔枝壳煎汤饮。用荔枝壳浸水饮,又能解荔枝的热性。

痘疮出不爽快,用荔枝壳煎汤饮。用荔枝壳浸水饮,又能解荔枝的热性。(Shutterstock)

荔枝花及皮根

用水将荔枝的花和皮根煮汁,细细含咽,可以治疗咽喉肿痛。

荔枝食疗有禁忌 2类人少吃

荔枝多食则发热,因此要适量吃。李时珍说,鲜荔枝吃多了,会牙龈肿痛,流鼻血。

两类人不宜吃荔枝:

1. 有阴虚火旺体质,或阴虚内热病情。

2. 糖尿病患者。

宜用荔枝来食疗的人:

1. 体质虚弱,病后津液不足,气血两亏,贫血的人。

2. 老人肾虚五更泄泻,或脾虚久泻、胃寒疼痛者。

3. 口臭者。

此外,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荔枝中含有一种特殊成分,可使人的血糖下降。如果一次食用过多,可发生中毒性血糖降低性昏厥、恶心、出汗、乏力,甚至循环衰竭的现象。医学上称之为“荔枝病”。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古代医家及民间有个小诀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用荔枝壳煎汤服下即可。

荔枝2种料理法 健脑养颜、改善贫血

1. 荔枝浆

配方:荔枝 1千克,蜂蜜适量。

作法:取新鲜荔枝榨出果浆,入锅内,加入蜂蜜搅匀,置于火上。煮熟以后,置于瓷瓶中,封口1月余,将蜜结成香膏,放入冰箱中保存。

荔枝浆具有益气养阴、通神健脑的功效,适合用于治疗贫血、心悸、失眠、气喘、咳嗽、神经衰弱、便秘等病症。健康人食用更能益智健脑、泽肤健美、延年益寿。

荔枝浆具有益气养阴、通神健脑、养颜护肤的功效,适合用于治疗贫血、心悸等症状。(Shutterstock)

2. 荔荷鸭

配方:鲜荔枝 150克、鲜荷花 1朵、鸭肉 800克。

作法:鸭肉切成块,荔枝去壳、核。先将荷花瓣放入沸水中,略焯后,捞起,再放入鸭肉,1分钟后取出。将肉放入碗内,倒入原汤、加作料,上笼蒸30分钟。放入荔枝、荷花,再蒸20分钟取出,加调味料食用。

这道料理适合用于治疗面黄贫血、食欲不振、身体虚弱等病症。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信燕)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