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释维稳信号?承诺不搞“大水漫灌”

【新唐人2019年02月21日讯】李克强20日在国务院常务会上重申,货币政策没有变,不搞“大水漫灌”。有专家认为,这是释放稳定经济信号,但是由于中共政策处于混乱时期,中共对“大水漫灌”的表述也相互矛盾,显示中共进退失据的危险处境。

中共政府网消息称,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20日在国务院常务会上重申,中共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货币政策,不会搞“大水漫灌”的强刺激措施。

针对央行2019年1月份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共计1个百分点,同时对第一季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李克强解释说,是为了顺应市场主体呼声。

他说,这也是因中国存款准备金率比较高,在这方面有充足的空间,而且在降准过程中也适当回收了流动性。

不过,他也承认,降准信号发出后,社会融资总规模上升幅度比较大,在票据融资、短期贷款方面上升比较快,这不仅有可能造成套利和资金空转等行为,也可能带来新的潜在风险。

李克强要求金融机构,要让更多贷款流向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特别是要加大中长期贷款。

中共对“大水漫灌”的矛盾表述

李克强去年11月13日在新加坡也曾表示,中共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措施。但是,央行同月9日发布的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删除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强刺激”的表述。

财经评论人士“小白读财经”分析认为,央行此举实属“罕见”,虽然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中共会重返2008年4万亿的强刺激,但2019年M2增速或许会有反弹。

《华尔街日报》报导说,鉴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共决策者正试图增加放贷,不过,由于上一轮刺激余波尚存,中共再度出台大规模信贷刺激措施,似乎缺乏理据。

而全球领先的投资管理公司柏瑞投资首席经济师Markus Schomer去年11月15日在记者会上说,中共政策目前处于混乱时期,去杠杆的同时又推出刺激措施,如果中美贸易战进一步升级,中共恐怕会采取更加激烈的措施提振经济,包括放弃去杠杆化、推出更多财政刺激措施以及再杠杆化。

央行2019年1月4日宣布全面降准,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加上中共开展的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所释放的资金,再考虑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不再续做的因素后,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

降准为了救大陆日益下滑的经济

由于央行此次降准的力度超出以往。业界不少观点认为,中共此次降准主要是为了救大陆日益下滑的经济。

去年底,召开的中共经济会议承认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同年12月18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许小年,在杭州就经济问题发表演说时表示,中国经济有工业化的红利已经耗尽、债务等三只灰犀牛,所以未来3至5年难以反弹。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共央行原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在接受陆媒第一财经专访时也表示,中国经济面临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金融风险的防范、房地产泡沫、企业杠杆率过高、影子银行风险、地方融资平台违约等等诸多问题。而最紧迫的问题是经济增速的持续下降。

中国人大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在公开演讲时披露,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的研究小组内部报告称,中国2018年的GDP增速实际为1.67%,甚至为负值等等。

但有经济学家认为,政策刺激措施只是中共在年底之前给增长设置一个底线,但不会带来经济的复苏,并且预测央行2019年还有3次降准。

路透报导称,知名对冲基金经理人巴斯(Kyle Bass)去年11月15日在纽约“路透全球投资2019年展望高峰会”上已警告,中国的金融体系已经杠杆过度,恐将面临全面破产。

巴斯表示,由于中共政府不肯放宽对企业的管制,导致金融体系过度杠杆,从企业违约率、破产率、M1(狭义货币)、M2(广义货币)供应量、40多年来最为缓慢的货币成长速度来看,他认为中共将出现全面破产,这是“很难躲开的”。

(记者李芸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李泉)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