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0日讯】【文史】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享誉中外。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路降妖伏魔,历尽艰险。天上仙界、海底龙宫,人、神、妖、兽超越时空,腾挪闪转,大展神通,引人入胜。
吴承恩的百回本独具匠心,情节曲折惊险,艺术手法丰富新颖,把浪漫神奇被推向极致。作者以精彩的笔墨描绘了人间以外的景象,或直接或微妙地阐述了佛、道之理,从中透露修炼的玄机。因此,本书对于红尘看客来说,具有积极正面的启示意义。
人生的路,同样充满坎坷与考验,唯以诚心和正信,才能击退邪魔、求得真经。
“若得火山无烈焰 必须宝扇有清凉”
西天路上,一座八百里火焰山横亘阻路,滚热难当。火焰山的火气来自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炉里的六丁神火是老君用至阳的宝扇扇出的,只有纯阴宝扇才能将它克制。唐僧一行如何借到宝扇?这便引出了跌宕起伏的“三调芭蕉扇”。
在百回本《西游记》之前,“过火焰山”在《西游记杂剧》中即有表现。但是吴承恩并未简单地沿袭杂剧或平话,而是对原有情节和人物关系加以改编,从而加强了故事的趣味性。
吴承恩创造了一个牛魔王,把他设计为孙悟空五百年前的结义弟兄,并且让铁扇公主与牛魔王结为夫妇,再加入红孩儿,使三人组成家庭。在早先的章节里,红孩儿因为要吃唐僧肉而被观音收伏,再不能与父母相聚,铁扇公主因此与孙悟空结怨。
铁扇公主握有法宝——至阴宝扇。它能扇出水汽,故而能熄灭八百里火焰山。第五十九回里介绍:“……她的那芭蕉扇本是昆仑山后自混沌开辟以来,天地产成的一个灵宝,乃太阴之精叶,故能灭火气。”此扇一动,扇出的阴风能使人远飘八万四千里。
此外,吴承恩还设置了“小三角”:牛魔王见异思迁,抛弃了结发妻子,另宠玉面狐狸。铁扇公主独守芭蕉洞,渴望夫君回心转意。正是她的特殊处境和心理弱点被孙悟空利用,而有了后续的戏剧性发展。
小说以三回的篇幅,演绎孙悟空、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之间借扇、调扇、夺扇的矛盾,即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和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勇敢机智的孙行者
孙悟空是取经路上最具光彩的角色。他神通广大、乐观风趣、勇往直前,凭着火眼金睛和一根如意金箍棒,他扫荡妖魔,最终助师取得真经,自己也修成正果。在“三调芭蕉扇”的过程中,美猴王的勇敢、坚持、机智和作为修炼者的定力,尽显无遗。
1.三次调扇、坚韧不拔
孙悟空在和对手交锋时,经常处于不利或被动的境地。虽然妖魔的本领不及孙行者,但却往往倚仗“法宝”扬威逞凶。然而,孙悟空从不认输,顽强地迎接一次又一次挑战。
“三调芭蕉扇”也体现了这一规律。孙悟空的借扇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首先,铁扇公主因为前仇旧恨拒不借扇并率先动武,孙悟空被迫迎战却被芭蕉扇一扇吹到几万里以外。他向灵吉菩萨借来定风丹再闯芭蕉洞,化作一只蟭蟟虫儿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拳打脚踢迫使她交出扇子。不料,罗刹女用一把假扇蒙混过去,害得行者被烧掉了两股毫毛。孙悟空没有气馁,改变了作战策略,利用铁扇公主对丈夫的思念,假扮牛魔王获得宝扇。而当牛魔王又把扇子骗走后,孙悟空与之大战一场直至胜利。
为了调扇,孙悟空既懂得施巧计,也敢于硬碰硬,纵使几次受挫也不退转。倘若行者三下五除二便达到目标,故事就会索然无味,成功的喜悦也会随之被冲淡。
2.机智灵活、战术多变
孙行者智勇双全。他懂得“一物降一物”,针对情况调整战术。
第一次与铁扇公主过招,孙悟空被宝扇扇到了五万里之外。他顺势去拜访灵吉菩萨,讨来定风丹,破解了此招,令罗刹慌了神。之后,孙悟空摇身变作一个蟭蟟虫儿趁铁扇公主喝茶的功夫随着茶沫钻到了她的肚子里逞威,逼迫她交出了扇子。当发现此扇乃假冒产品后,孙悟空打探军情、顺藤摸瓜,找到了大力王的第二窟摩云洞,希望昔日弟兄能够出手相助,可是牛魔王不讲交情劈头就打。
大圣顺势再变,化清风、变螃蟹,跟踪对手,偷了“辟水金晴兽”、化身牛魔王前往芭蕉洞哄住了罗刹,以夫妻之情骗得真扇。不过,喜不自胜的他由于粗心又失去了宝扇,这时孙悟空“金箍棒起无情义”,与牛魔王激战一场,在半山中赌变化,惊得过往虚空一切神众都来助战。无论牛魔王如何变化,孙悟空总是技高一筹。
七十二变是孙悟空的拿手好戏,但那只是具体技法,清晰的头脑才是致胜关键。在运用变化时,他有的放矢,见招拆招,迫使顽敌就范。而且他还广收信息,掌握对手的资料,找到缺口。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第五十九回里,孙悟空先后向卖糕人和樵夫了解火焰山的情况及芭蕉扇的秘密,又主动找灵吉菩萨借定风丹应对宝扇的巨风。之后,他又从土地神那里弄清了牛魔王的居所,二调芭蕉扇。
孙悟空用巧技、施法术、展神通,演出一幕幕翻新出奇的好戏,一次次反被动为主动,力挽狂澜。读者总是怀着极大的兴趣看他如何与对手较量,而并不担心他会失败。
3.心虔志诚、抵御诱惑
在突出孙悟空机智的同时,吴承恩并未把他塑造成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诡计多端者。每次开战前,孙悟空都在对手面前秉实相告,先礼后兵。
对铁扇公主,他开始彬彬有礼,口称“嫂嫂,老孙在此奉揖。”铁扇公主问起红孩儿的事,他一一解释,指出红孩儿捉了唐僧,要蒸要煮,这才求了观音收他去。直到有理讲不通,罗刹女先行动武,他才被迫还手。对牛魔王,孙悟空也有简洁的表白:“哥要说打,弟也不惧!但求宝贝,是我真心。”
在第六十一回结尾处,罗刹决意“从立自新”,恳请大圣把扇子还她。孙悟空熄灭山头大火,把扇子还与罗刹,说道:“老孙若不与你,恐人说我言而无信。你将扇子回山,再休生事。看你得了人身,饶你去罢!”言而有信,光明磊落。
孙悟空皈依佛法,奉观音之命护唐僧取经。他诚心向佛,守戒成功。其坚定的意志在“二调芭蕉扇”中可见一斑。
孙悟空变作牛魔王,进了芭蕉洞、与铁扇公主相对把盏。罗刹女情意绵绵,泪水涟涟,擎杯奉上。书中写:“大圣不敢不接,只得笑吟吟,举觞在手”与她敷衍。“大圣不敢破荤,只吃几个果子”。对于罗刹的色情微动,“大圣假意虚情,相陪相笑”,心中却是万般无奈。面对花容月貌,大圣丝毫不为所动。待到他得了真扇,现了本相后,“厉声高叫道:‘罗刹女!你看看我可是你亲老公!就把我缠了这许多丑勾当!不羞!不羞!’”正是:“无心贪美色,得意笑颜回。”
4.语言为角色服务
角色的丰满来自巧妙的布局和生动的语言。吴承恩使用了准确、丰富的动词和形容词来表现孙悟空的自信、机智和风趣。
例如,在孙悟空变作牛魔王与铁扇公主周旋一段中,二人的对话凸显孙悟空的智慧。当机灵的孙猴子刹时变成了罗刹女的夫君,文言对白标示出角色身份的变化。
他先是对铁扇公主说:“夫人久阔。”又云:“非敢抛撇,只因玉面公主招后,家事繁冗,朋友多顾,是以稽留在外;却也又治得一人家当了。”其再言:“近闻悟空那厮,保唐僧,将近火焰山界,恐他来问你借扇子。”这些用词和句法本不属孙猴子的话语习惯,却被他说得妥当贴心,不仅大大地安慰了守空房的罗刹,令她深信不疑,又把话题引至芭蕉扇,于不觉中诱敌入圈套。
除了外形和言语,孙悟空在行动上也改以牛魔王的作派与铁扇公主互动。作者写道:“大圣又假意捶胸”、“大圣不敢不接,只得笑吟吟”,“大圣假意虚情,相陪相笑”等等,这些全知视角的叙述把孙悟空不近女色、不破荤、细心智取的风貌描写得形神兼备。
在罗刹女面前,他扮演得滴水不漏;在牛魔王的假面下,展露的是行者之真性情。这一段妙趣横生,读者忍俊不禁,盼着大圣快快成功,却也难免为铁扇公主“叫屈”。
孙悟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从容不迫。幽默的语言反映了他活泼的性格。在“一调芭蕉扇”中,他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作怪,居然说:“我先送你个坐碗儿解渴!”“却把脚往下一蹬”;接着又变花样:“我再送你个点心充饥!”“又把头往上一顶”。他在罗刹女的五脏六腑间折腾,让铁扇公主吃尽苦头,不得不认输交扇(尽管她以赝品冒充)。
又如“二调芭蕉扇”中,大圣看牛魔王不念旧情要与他比武论剑,便道:“哥说得是。小弟这一向疏懒,不曾与兄相会,不知这几年武艺比昔日如何,我兄弟们演演棍看。”激战当前,孙悟空依然谈笑风生,既是猴子顽皮的本性使然,又显示出威风凛然,先声夺人。
此外,孙悟空从铁扇公主那里骗得芭蕉扇后,过于欢喜、麻痹大意,结果被牛魔王扮作猪八戒又把扇子骗走。他后悔自责,“行者见了,心中暗自悔道:‘是我的不是了!’恨了一声,跌足高呼道:‘咦,逐年家打雁,今却被小雁啄了眼睛。’”孙悟空失误后,及时反省,更显真实自然。
得道地仙——罗刹女
铁扇公主本名罗刹女,自幼修持,是个得道的地仙,武功高强。由于牛魔王另结新欢,她为情所困,终日郁郁寡欢。作者以细腻的描摹,从不同层面刻画出这一人物的复杂和多面性。
铁扇的外貌透出其泼辣和霸气:“头裹团花手帕,身穿纳锦云袍。腰间双束虎筋绦,微露绣裙偏绡。凤嘴弓鞋三寸,龙须膝裤金销。手提宝剑怒声高,凶比月婆容貌。”
当悟空初次到访时,“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上火,火上浇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口中骂道:‘这泼猴!今日来了!’”她立刻取了披挂、拿出宝剑,“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数下”。这里,比喻手法加上准确的形容词、动词和拟声词,烘托出罗刹对猴王的深深怨恨。
不过,铁扇公主也有软弱的一面。丈夫牛魔王另宠新欢把她遗弃,她“女子无夫身无主”,渴望丈夫回心转意。孙悟空随即乘虚而入,“弄大胆,诳骗女佳人”,轻易地骗取了芭蕉扇。
在“三调芭蕉扇”一回中,牛魔王被众神追打,跑进芭蕉洞,把扇子从口中吐出,递与罗刹女。“罗刹女接扇在手,满眼垂泪道:‘大王!把这扇子交送与那猢狲,教他退兵去罢。’”此处足见其爱夫心切,为救丈夫甘愿妥协。
后来白牛精被擒住,带回芭蕉洞口,“老牛叫道:‘夫人,将扇子出来,救我性命!’”“罗刹听叫,急卸了钗环,脱了色服,挽青丝如道姑,穿缟素如比丘,双手捧那柄丈二长短的芭蕉扇子,走出门;又见有金刚众圣与天王父子,慌忙跪在地下,磕头礼拜道:‘望菩萨饶我夫妻之命,愿将此扇奉承孙叔叔成功去也!’”
这一系列画面式陈述很有深意——失败之际,罗刹并不是慌忙交扇,而是先改换装束,以修炼人的素面叩见众神,谦卑地认错。她的诚恳与之前的厉声喝斥判若两人。铁扇公主毕竟是修道之人,明辨是非后,她“从立自新,修身养命”,拯救了自己和丈夫。
邪不压正 寓意精深
神与魔的冲突、正与邪的较量,贯穿《西游记》始终,也是全本内容的主旨所在。
美猴王是吸收天地精华的石猴,获得超常法力、了却生死。他持戒为僧,努力要得成正果。铁扇公主于山中修炼,失去爱子,又被丈夫遗弃。牛魔王是成了精的兽,是妖怪、魔王。
围绕一柄宝扇,爱、恨、情、仇掀起层层波澜。铁扇公主和牛魔王难忘夺子之仇,又因为被孙悟空的法术戏弄而决心报复。相比这二者,孙悟空的想法十分简单:借扇熄火、继续前行。正是因为他的“心空”,他始终站在有理的一方。最后,神力战胜魔法,罗刹女和白牛精都获得了更好的归宿。
吴承恩的妙笔,带领读者上天下海,游走于深山村野、大漠平川,去感受一番番亦幻亦真。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未见荒诞不经;百般降魔斗法,环环相扣,寓意精深。正是 “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文心雕龙.辨骚》)
这一部小说的绚丽缤纷,跳出凡尘的视野,在文学史上留下一抹惊叹,引后人展望奇特的神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