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为齐国之相,博见多闻,熟知礼仪。
晏子出使鲁国,孔子令弟子们前往观看学习。等到晏子拜见鲁君的礼仪结束后,子贡回来向孔子报告说:“怎么说晏子熟习礼仪呢?古礼有:登阶不历,堂上不趋,授玉不跪之说。晏子的作为却与此相反,怎么能说晏子熟习礼仪呢?”
晏子办完了鲁君的公事后,退而会见孔子。席间,孔子问晏子:“古礼规定,登阶之时依次而行,不可越级而上;朝堂之上,不可以急趋而行;接受圭璋时,不需下跪。而夫子您所为皆与此相反,如此合礼吗?”
晏子听了道:“晏婴听说,在两楹之间,国君与臣子各有固定的位置,君行一步,臣行两步。因为鲁君迅速登上,晏婴惟恐不及,才越级而登急趋而行,以便能立即就位啊。国君授玉姿势过低,不得已,晏婴才跪下来,如此方能承接。况且,晏婴也曾听说,为人事,只要能谨守大节,至于小节略有出入,也是没有关系的啊!”
晏子走后,孔子以宾客之礼相送。回来后,孔子对弟子们说:“礼,贵在因时制宜,像这样不合常法的礼仪,惟有晏子才能行而有节啊!”
礼,重在实质,是内心诚敬的表现,《曲礼》曰:“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子贡看到晏子在形式上不守礼节,却未曾注意到,是因鲁君未能如礼去做,晏子为能守住大节,才在小节方面略有出入。
形式上有所出入,可一颗恭敬尊重的心,却时时在晏子心中,这是礼的真实含义,也表现出晏子对礼的敬守。倘若只追求外在形式,表面上勉强做到,而忽略内在实质,那就丧失了礼的本意了。
责任编辑:又容
本文网址: //www.ansado.com/gb/2017/02/08/a1310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