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书】延安日记(109)

【新唐人2012年7月8日讯】【编者的话】延安日记》作者彼得•巴菲诺维奇•弗拉基米洛夫,苏联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兼塔斯社记者身份,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记形式,根据他的观点,记述了延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全书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与苏共的关系为背景,记述了中共的整风运动、中共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共与当时驻延安的美国军事观察组织的接触以及中共与国民党的关系等问题,均有评述。

延安日记

1944年11月3日

地里的庄稼—荞麦、高粱、小米都收割完了,颗粒归仓。现在小小的农家场院上,正在紧张地进行脱粒,风把谷草屑从场上刮走。一派丰收景象。
———-

清晨,只见一片白霜覆盖在灌木、岩石和一些枯草上。不出三两个星期,就要下头场雪了。

而在莫斯科,这时早已是白茫茫一片,暴风雪漫天席卷了。

想挡住日军进攻,但失败了。10月30日,日军占领了白杨(译音)镇,昨天他们又占领了桂县(译音)。

蒋介石的儿子率领特别使团出访的消息,惊动了中共中央主席,他为此而几次找我谈。

我又一次看到,这个人在需要你的时候,会装得何等的热情。总之,他对我好像什么也不保密,好像我们志同道合,是老战友了。一切俗套早就丢掉了,江青也表现得随便而不拘束。毛经常当着我的面,和别人商讨紧急事务,有时甚至还征询我的意见,我不止一次地成了他们友谊晚会的参加者。

可是,我十分明白,自莫斯科干预王明事件及其他许多事情之后,毛即使不把我看成敌人,也会把我看成是个严重障碍。他的策略是要通过我把莫斯科引入歧途。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是适合他需要的人,甚至还很有用呢。

在毛泽东的要求下,我发了一份电报给莫斯科。

在电报里,中共中央主席说,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战斗力有显着提高。现在这些军队打仗,节节胜利,值得赞扬。目前,有一部分军队和党政军专家,正调往湖南、浙江与河南。

中共中央主席报告说,在工业经济区和其他重要地区,在日本法西斯后方的主要供应线上,军事和宣传鼓动工作加强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正规部队,民兵和自卫队,将利用今冬积极进行作战训练。中共就是用这种办法来加强根据地,打击日本人。

中共的实力和威信,不可阻挡地稳步增长。党的政策始终不变。这一政策是巩固、加强和扩大党的力量。此外,还要继续同国民党进行政治合作。在最近几个月中,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实力大大增强了。各根据地和敌后的全部兵力,现约达57万人(原为47万),民兵220万人(原为200万)。

然后,中共中央主席谈到国民党的反动、腐朽和不可救药,并说这绝不会影响到共产党的政策,党的政策在整个抗日斗争时期将一直保持不变。

毛泽东抱怨说,想同蒋介石达成协议的一切尝试都失败了。国民党的军队一再遭到惨败,它不想对日本侵略者作战。罗斯福总统的私人特使赫尔利将军赞同中共的政策,支持中共的全部建议。国外报刊也持同样的观点,它们的代表大都访问过延安,对共产党的政策和特区的形势作了极好的评论。蒋经国特别使团的目的,是试探苏联对特区的态度。蒋介石派他在苏联学习过的儿子出访,这并不是没有用意的。

我对电报加了评论。

首先,电文中的数字是夸大了的。共产党军队的实际力量要小得多。虚报军队和民兵的人数,这在目前对中共的领导是有利的。

其次,毛泽东害怕别人揭穿他没有诚意。蒋介石对中共领导对抗日本统一战线的真实态度,掌握了真凭实据。

第三,蒋经国的使命大概是要揭露中共领导人政策的丑恶方面。毛泽东想抢先为自己辩护。(待续)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