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书】延安日记(95)

【新唐人2012年2月20日讯】【编者的话】延安日记》作者彼得•巴菲诺维奇•弗拉基米洛夫,苏联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兼塔斯社记者身份,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记形式,根据他的观点,记述了延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全书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与苏共的关系为背景,记述了中共的整风运动、中共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共与当时驻延安的美国军事观察组织的接触以及中共与国民党的关系等问题,均有评述。

延安日记

1944年9月7日

大批日军正向贵阳推进。康生说这不过是几个师,几个独立团和独立旅。
———-

中共中央主席对待抗日统一战线思想的态度,无论在策略上还是在政治上,都不能说是正确的。在同国民党合作的问题上,虽然他说过一些话,但那都同加强抗日统一战线无关。他采取了几种不同的方式破坏抗日统一战线:公开的反国民党运动,拒绝谈判,借口防止分裂,提出一些不现实的要求。这一政策为日本人抯胜仗开了方便之门,但毛泽东并不放弃这一政策,他把国民党的失败看作是削弱国民党的主要方法之一。

毛泽东利用了特区特殊的地理条件。特区大部分都是偏僻的、难以进入的山区省份,几乎没有什么工业。而且,毛泽东命令只对日军打游击,并不进行有计划的大规模战斗,而把他的大部分军队用来蚕食国民党的地盘。此外,如与中央政府作战,中共目前在边区倒能够集中相当数量的部队。

毛泽东从日本人的胜利中,从中央政府军在前线的溃退中,以及从他对蒋介石的失败所作的没有根据的估计中,来寻求他的胜利。同时,他正设法用“现实马克思主义”使他的战术神圣化,其实,“现实的马克思主义:不过是民族阵线的宿敌在理论上的投机,是对蒋介石和联合抗日行动满怀仇恨和敌意的产物。

这种敌意,早在1938-1940年,毛同王明的冲突中就表现出来了。那时,毛泽东虽然投票赞成统一战线,但是,他千方百计要使统一战线解体。事实上,他违抗共产国际的策略,密谋达到他的目的。

毛泽东对全国抗日力量的分裂应负的责任,并不亚于国民党右派的最反动的份子。

可以说,这些年来,毛泽东的政策使日军更易选择其进攻方向。

日军一直不断地采取攻势,而同时,他们从中共军队的消极战术得出了合乎实际的结论。
———-

在蒋介石亲自主持下,中央政府军事当局在黄山(Huang-shan)召开会议。中国的盟国参加了这次会议。

中共领导人对这个消息极感兴趣。朱德和周恩来立即要巴雷特上校作出解释。

军事观察组的头头没有否认来自黄山的威廉希尔体育官网报导。
———-

实际上,八路军和新四军自1941年起就停止了对日作战。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对日战斗发生在1940年(即大家知道的百团大战)。那次作战,目的在于破坏日军在华北的交通线。日军击退了那次进攻,并给中共军队以重创。中央政府军同第四军的冲突大伤了第四军的元气,因而抗日活动大大减弱了。

这些事件正好符合毛泽东开展党内斗争的目的。毛泽东用它们来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其实,他的观点早在这些事件发生之前就已形成,而且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已对其中一些观点作过阐述。毛认为中共参加抗日战线是个错误。停止对日作战是发动内战计划的一部分。党内斗争(为实行“现实的马克思主义”而进行的斗争)产生了整风。(待续)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