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2月4日讯】【编者的话】《延安日记》作者彼得•巴菲诺维奇•弗拉基米洛夫,苏联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兼塔斯社记者身份,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记形式,根据他的观点,记述了延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全书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与苏共的关系为背景,记述了中共的整风运动、中共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共与当时驻延安的美国军事观察组织的接触以及中共与国民党的关系等问题,均有评述。
《延安日记》
1943年10月10日
枣园是毛泽东居住的地方。在延安,谁也不知道那儿是什么样的。中共中央主席的住处是在山坡上,离果园只有几步路。这是一个可靠的防空洞,有许多秘密地道通向附近一些荒凉的山沟。
离小小的延河不远,在土墙后面桃林的绿荫深处,在持枪卫兵的保卫下,毛主席消度着他的悠闲时光。
即使是他的最新密的同僚要去枣园,也不能想去就去。人们只是应召而去。未经毛主席许可,谁都不得去打扰他。
刘少奇执行着毛泽东的命令,还加上他自己的干劲,在杨家岭称王称霸。他现在不再是新四军的一个普普通通的政委了,而是党内掌握大权的第二号人物了!
———-
莫斯科几乎天天礼炮隆隆!红军正在解放一座又一座的城市。
虽然关东军还部署在我国边境附近,但是苏联在远东所受的战争威胁消失了。
可是,日本摆开的这种阵势,牵制了苏联多少个师的兵力啊!这种阵势为德国人达到他们的军事目的帮了多大的忙啊!好几十个满员的苏联正规师不能开赴前线,为此又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价啊!
1943年10月19日
有一种思想,可能是离经叛道的思想,缠住了我。我看不出毛泽东和他的支持者与国民党领导人有多少差别。
我从日本电台听到下列有关蒋介石的话:“……他固执,无情,野心勃勃,结了四次婚……”这不也就是毛泽东的特点吗?!甚至在私生活方面都巧合。
两个民族主义者,虽然从不同立场出发行事,但都为权欲迷住了心窍。
可是,如果说,一个是在重庆公开这样干,但至少他还在抗拒外国侵略,而另一个却忘记了自己国家的荣誉和苦难,欺骗了党,毁了受到爱戴的党的领导人。
看着同志们整装待发,我心里很难过。我想家,想俄国,对延安的残酷现实厌倦透了。
虽然没有人把“百团大战”的失败归咎于彭德怀,但确有这类风言风语。这就使毛泽东有了根据,认为军事领导人,包括朱德在内,都是无能的。他也就能坚决收缩八路军的作战活动了。他是这里至高无上的军事权威。在中共军队历次主要战役的指挥中,毛泽东也是参与其事的,但是没人敢说。“百团大战”的失败,使指挥官甚至更加听命于毛了。
1943年10月24日
一架TB-3飞机,一溜烟似的在空中消失了。现在只剩下我、奥尔洛夫和里马尔三个人了。
明天,我要搬到枣园附近的房子里去,跟窑洞生活告别了。
我最担心的是,我的身体不知能坚持多久。我得对这里的许多事情寻根究底,因为一些十分重大的事件正在这小小的延安发生。尽管有种种困难,我不停地给自己打气:“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