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律師行業萎縮 法律學生恐成「爛尾娃」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9月02日訊】香港兩大服務行業金融地產持續萎縮,同時多間外資律師樓離場,持續增加的法律系畢業生及執業律師,正面臨僧多粥少的情況,恐造成「爛尾娃」現象。

「爛尾娃」這一詞源自中國的「爛尾樓」現象,原意指購買樓花後,房屋最終未能建成。隨著中國經濟的困難,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爛尾娃」這個詞也被引申來形容這些無法順利進入職場的年輕人。隨著香港日趨大陸化,這種現象也開始在香港出現。

律師行業萎縮

根據香港律師公會數據,自2020年以來,有32間律師事務所已經撤離或關閉香港業務。

今年7月3日,德杰律師事務所(Dechert)宣布今年將關閉其北京及香港辦事處。該公司網站介紹,德杰在香港有14名律師,包括4名合夥人,在北京有3名律師。而該事務所去年就申請註銷上海辦事處。聲明更指「繼續通過新加坡辦事處為客戶提供服務」。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在香港的法律分支機構林朱律師事務所(LC Lawyers)今年1月23日停止營運;畢馬威在港的關聯律師事務所符莎莉律師事務所(SF Lawyers)網站顯示,已於今年4月30日結束在港業務。

根據香港律師公會數字,註冊外地律師行由2019年的91間下跌至今年6月的74間,跌幅達18.7%;2023年註冊的外國律師數量為1,476人,較2019年的1,688人減少13%。就連本地事務律師行亦較2019年下跌10間至922間。

截至2024年6月的過去6年中,香港執業律師數量按年大幅增長。資料來源:律師公會。(大紀元製圖)

 

截至2024年6月的過去6年中,香港律師樓數量,包括外地及本地律師行,按年大幅降低。資料來源:律師公會。(大紀元製圖)

除此之外,全球最大律師行DLA Piper之一及香港歷史最悠久的的近律師行(Deacons)和其它法律顧問如Clyde & Co. 和 銘德(MinterEllison)亦縮減其香港規模。

法律招聘顧問公司Lewis Sanders報告指出,自2021年起,企業的內部法律職位一直減少,部分原因是一些公司將其亞洲總部從香港遷至新加坡。

彭博社日前引述一名姓朱的法律畢業生,表示等候一年才有實習機會,他估計70人的同學中有兩成不會投考法學專業證書(PCLL)課程。

法律學士畢業人數達高峰

香港要註冊成為律師,須在律師事務所以實習律師身分完成為期兩年的培訓,完成前並要完成及通過法學專業證書(PCLL)課程,獲負責人聲明適合後,隨即可申請在香港成為事務律師。23/24學年法律學士人數達高峰,亦即4年後搶實習名額競爭更激烈,一旦行業持續萎縮,沒有足夠的實習名額,便沒法達到入行門檻。

香港法律系全日制學位數目:法律學位自2019學年升幅達33.5%,但執業必須投考的法學專業證書(PCLL)課程報考人數微跌,或反映部分人法律學士畢業後未必成為執業律師。(大紀元製圖)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香港執業律師陳先生(化名)向大紀元表示,過去新股上市暢旺,「就連實習律師亦不愁沒有工開,最旺時獵頭公司會按公布的執業名單逐個打電話挖角。」不過,他說現時連物業買賣都偏淡,轉職公司律師(In-house)的機會亦少之又少。

香港律師公會數字顯示,事務律師人數亦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11553名,大律師亦由2019年的1560人增至1664人,升幅6.7%。法律學士(LLB)的數量則有增無減,根據三間提供法律學位的大學向立法會提供的法律年報,2023/2024學年,連同雙學位的法律學生入學總人數達510名,較19/20學年的382名增加33.5%。不過,報考PCLL則由19/20年學年的741名降至23/24年的720名。

股份集資總額持續下跌

港交所(股票編號:0388)數據顯示(見圖),2023年的股份集資總額(包括新股及次級市場)為1507.11億港元,較2021年高峰期的7707.35億元大跌八成。2024年頭七個月僅為812.33億港元,按今年7個月的數據推算,全年集資總額預計約為1,393.87億港元,甚至較去年更低。

港交所股份集資總額。(大紀元製圖)
港交所股份集資總額:一級(IPO)及次級市場的集資總額持續下跌,數字截至今年7月。(大紀元製圖)

物業成交大幅下跌

香港差估署數據顯示,各類物業成交較高峰期大幅下跌(見表),一手住宅2023年較2021年高峰期的2308.88億港元下跌44%至1276.28億港元,二手住宅2023年全年成交額為2616.23億港元,較2021年高峰期的5030.17億元下跌48%,今年上半年一二手住宅物業成交金額僅錄得1084.08億港元及1338.64億港元。連同工商等非住宅物業成交,2023年物業市場較2021年成交下跌47%。

香港物業成交(億港元):整體物業市場自高峰後回落。(大紀元製圖)

金融市場的股份集資項目需要法律服務,而地產則每宗成交均要由律師處理。按兩者總成交金額以及執業律師總人數計算,粗略估計,2021年平均每名執業律師處理1.41億港元金融地產交易;至2023年跌至5千萬港元,今年截至7月數字亦僅得人均2900萬港元。

雖然並非所有事務律師均處理金融地產業務,律師亦有其他業務,但香港主業金融地產行業大幅萎縮,亦反映律師的行業的前景。昔日香港精英人才趨之若鶩的律師專業,正面臨「爛尾娃」的窘境。

平均每名律師處理金額=(股份集資總額+香港物業成交總金額)/執業律師人數。(大紀元製圖)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