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7月03日訊】由於中國市場成長放緩,多家跨國投資銀行在華業務的利潤受到打擊,甚至出現虧損,紛紛停止了在中國的擴張,轉而大量裁剪其中國分公司的員工數量,力度之大是多年來首次出現。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7月2日發文討論了上述現象。報導說,隸屬於華爾街銀行或歐洲銀行的7家中國證券公司近期發布的年報顯示,其中有5家公司「要麽出現虧損,要麼利潤大幅下滑」。而這7家外資開設的中國證券公司,在2023年的員工人數比2022年下降了13%。
文章表示,上述跨國投行在華業務放緩的轉變是從去年以來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的房市長期低迷,加上美中之間地緣政治緊張加劇產生的不利影響,導致中國經濟疲軟,中國的資本市場活動也隨之陷入低迷。
根據此文透露,美國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5月份出席一個會議時就曾直言,摩根大通在中國的投行業務已「跌入低谷」,而摩根大通去年在中國的合資企業的獲利銳減了55%。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中國分公司,則是在去年首次出現虧損,其年報稱,公司的經營環境一直「充滿挑戰」。
瑞銀集團(UBS)去年併購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後,也接手了瑞信在中國的分公司,並將該公司的員工人數驟減了46%,僅剩下126人。
德銀與高盛在中國分行的獲利也都面臨著2018年以來的最低潮。其中擁有500員工的高盛中國證券部門,裁員26%後只有370人,據稱有部分員工被調到其它分行,部分留在了前合資公司北京高華證券。
與2023年各家投行在華業務萎縮,獲利大減、大幅度裁員。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這7家跨國投資銀行在中國大陸的業務,有6家在2021年都實現了盈利。
針對上述投行發生的變化,亞洲集團(The Asia Group)中國辦公室主任林漢升分析指出,西方投資銀行在中國的交易流日益疲弱,而印度、東南亞與美國的機會看來更有展望,於是這些跨國投資銀行對其在中國的生意漸漸失去了耐心。
(責任編輯:何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