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2月10日訊】有分析指,中共前總理李克強火化後,中共黨魁習近平像換了一個人,頻頻露面。
獨立時評人蔡慎坤12月8日在X平台發文表示,李克強在上海猝死是一個轉折點,「11月2日,李克強遺體在北京匆匆火化,接下來這一個月習近平彷彿換了一個人,在國際舞台上頻頻亮相,為提振經濟不斷發聲」。
11月中旬,習近平前往舊金山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首腦峰會,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試圖緩和中美關係。為了這次會面,北京方面罕見做出了一些讓步。
有知情人士對美國之音披露,在會談前,中共官員提出,此次會談時間要超出去年11月印尼巴厘島的峰會時間,即超過三小時。但此次舊金山峰會實際會談時間僅兩個多小時。
中共官員還提出,中共黨魁想先與美國商界人士舉行宴會,然後再與拜登會面,但被美方拒絕。最終,北京讓步,將晚宴改在峰會之後。
蔡慎坤表示,中國經濟持續低迷,習和他的親信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如果繼續敵視美國,顯然對自己的執政很不利,而要恢復跟美國的關係,只有習自己示弱,其他人誰也不敢。
不過,這次美中峰會並沒有什麼成效。會談結束後,雙方沒有發表聯合公報,而拜登在新聞發布會上再次公開表示,習是「獨裁者」。凸顯美中意識形態之爭不可能發生改變。
李克強猝死一個月之後,11月27日,習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關於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
蔡慎坤表示,習親自部署的重大戰略決策,往往都會淪為爛尾工程,最終不了了之,再說中國經濟危機四伏,高調振興長江經濟帶也不可能挽救中國經濟走向衰敗的趨勢。
隨後,習又在11月28日去上海視察,對外釋放改革開放的信號。但市場反映冷淡,股市情緒持續低落,民間討論也不多,就連對政策信號格外敏感的商界也波瀾不驚。
12月7日,習在北京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不過,這次中歐峰會雙方依然各說各話,在貿易、人權、台灣等許多問題上分歧嚴重。
12月8日,習再度主持召開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2024年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擴大國內需求,擴大對外開放,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
與此同時,國際評級公司穆迪看衰中國經濟,自12月5日起連續發布報告,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中共對此極為不滿。
蔡慎坤表示,習的親信李強入主國務院的第一件事就是對外宣稱,國務院首先是政治機關,必須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也就是說國務院不再對經濟事務具有主導權,只有聽命執行的職能。
他認為,過去一個多月,習無論在國內發指示,還是在國外「指方向」,都不可迴避一個事實,中國經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而他環顧四周,再也找不到像李克強這樣的替罪羊或背鍋俠了!
(責任編輯: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