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徵信所:台灣對陸投資降至20年來冰點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6月21日訊】台灣官方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幾年來台商投資中國大陸的意願不斷下滑,到今年4月已降至冰點。與此同時,台商對外國的投資正日趨活躍,今年前4個月的對外投資金額更創下歷史新高。

星期二(6月20日)上午,中華徵信所(CRIF)發布的一份報告,披露了上述消息。

報告引述台灣經濟部投審會資料稱,今年前4個月,台灣核准對中國大陸的投資金額為9.04億美元,僅略高於2021年同期的8.11億美元,創2003年以來的同期次低;而今年4月單月對中投資金額更下滑到1.46億美元,創2002年以來單月對中投資的新低,顯示台灣對中國的投資降至冰點。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台商今年前4個月對其它國家的投資卻高達74.49億美元,遠遠超過投資中國的金額。其中,尤其對美國和新南向國家的投資最為熱絡。

近日,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科技宣布,未來幾年將投資自家在西安開辦的封裝廠43億元人民幣(約6.03億美元)。這個消息在國際半導體行業內引起熱議。

不過,CRIF的報告卻指出,美光的投資計劃對台灣商界所起的連動效應並不高。台廠對中國投資的態勢,與美中貿易戰前相比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CRIF 分析指出,自2003年以來,台灣對中國投資金額曾5次落在2億美元以下,除2003年8月投資金額降至1.96億美元外,有4次密集出現在最近5年。這顯示,台灣產業對於新增投資,已經形成轉向其它地區的新共識和新趨勢

CRIF 表示,一個投資趨勢的形成會有一段累積的时期,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台灣對中國的投資由熱轉冷的态势是很困难的。儘管中國(含香港)仍然是台灣的最大出口地區,但是今年前5月對中國的出口比重已下滑到35.2%,為2004年以來同期出口比重的新低。

CRIF 分析說,上述數據反映出,台灣平衡全球投資、分散出口市場的策略,已經為不可逆的趨勢。

(責任編輯:何雅婷)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