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3月02日訊】中共兩會即將召開之際,據彭博社報導,北京當局需要解決的最大經濟風險之一是各省政府不斷增加的地方債務。有專家對此指出,地方政府債多到還不起,正在掏空中國百姓儲蓄。
彭博社根據現有官方數據計算得出,至少有17個省、直轄市政府正面臨著嚴重的資金緊縮問題,2022年未償還借款超過收入的120%。這是財政部設定的債務風險過高的比例門檻。天津市因大規模過度開發造成2021年的債務率高達529.2%,幾乎是其收入的3倍。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分析表示,這説明地方政府債務負擔沉重。「債務太重,它沒錢了嘛! 或者它如果得不到資金注入的話呢,它就發不出工資來。下一年的財政收入裡邊,相當大的一部分要用來還債,還利息。它用於正常運作的部分就更少了,為公共服務可能越來越少。稅收越來越少,導致商業環境、社會環境惡化,有更多企業可能搬走,它的稅收又更少,就是說,它會進入一個死循環。」
地方財政捉襟見肘從一些細節中已見端倪。近日,廣西公安廳因拖欠超過48萬元人民幣的電費而面臨停電,引起廣汎關注。
中國旅美經濟學者程曉農博士給《自由亞洲》撰文《人大換屆看財政》中表示,2020年底,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隱性債務」總額是53兆,而它們直接發行的債券餘額35兆,合計高達88兆;再加上中央政府的債務餘額22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債務餘額高達110兆,大體上相當於中國121兆GDP的91%;其中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相當於地方政府綜合財力(稅收、賣地收入和中央財政補助)的260%;也就是說,地方政府根本不可能還清債務了。
程曉農進一步指出,地方政府沒錢還債,要靠借新債還舊債。它們主要是向銀行、證券公司、投資基金借錢。而這些單位的錢都是民眾的儲蓄。目前全國銀行2022年底住戶存款一共是120兆;中央和地方財政的110兆債務佔住戶存款的91%。這意味著,各級財政因為欠下了巨額債務,其實已經把民眾的儲蓄大部分拿空了;而且地方政府無力還債,借新債還舊債的方式持續,也就是把欠條不斷換新,債主永遠只看到「白條」,再也看不到自己的錢還回來了。在中國,政府可以從銀行裡拿走民眾的儲蓄,因為所有銀行都受政府控制。這就是共產黨治下金融制度的特點,銀行是政府的「錢袋」。地方財政要用錢,只需給本地的地方銀行打個招呼,發一份公文,讓本地的官辦融資平台公司走一下程序,就把銀行裡民眾的存款拿去用了。
這種模式已經造成銀行銀根緊張,2022年下半年中國多地銀行已經多次出現民衆從存款中取不出現金的現象。
(轉自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責任編輯: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