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9月08日訊】四書五經是傳統文化中儒家的重要經典,其中《禮記》為五經之一,成書於西漢,為漢朝禮學家戴聖編纂而成。其主要闡述了君子修身立世的思想理念,記載了先秦時期婚喪嫁娶以及祭祀慶典等禮樂制度,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
本文根據明代翁溥校對的《禮記》版本為藍本抄錄並核對,儘量保持和原文一致(除某些輸入法沒有的異體字外),避免出現錯字和漏字。筆者根據自己對原文的理解,試將其譯為白話文,倘有偏頗之處,還請遵從原文為準。
《曲禮上第一》原文節選
若夫,坐如尸,立如齊。禮從宜,使從俗。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禮,不妄說人,不辭費。禮,不踰節,不侵侮,不好狎。脩身踐言,謂之善行。行脩言道,禮之質也。禮聞取於人,不聞取人。禮聞來學,不聞往教。
譯文
至於說君子坐著時,應當像在祭祀時代表死者受祭一樣嚴肅端莊,君子站立時,應當像參加古代祭祀活動時一樣恭敬莊重。然而行為規範並非一成不變,它會因為地域文化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因此君子遵從的行為規範應當因地制宜,入鄉隨俗。
君子之所以要學禮,是為了能夠用其指導自己的言行,它可以幫助人確定關係的遠近,判斷事情的真假,區分人性的差異,知曉道理的對錯。
君子不應隨便取悅別人,說話應點到為止,不再贅言。君子還需注意不應奴顏媚骨,不應恃強凌弱,不應傷風敗俗,這三方面都對人聲譽有損害。而表裡如一,說到做到,這是美好的品行。行為合乎修養,說話合乎正道,這是禮的根本。學生學習禮只聽說積極主動求學的,沒聽說消極被動灌輸的,老師教授禮也只聽說學生登門來學的,沒聽說老師上門去教的。
(責任編輯:葉誠允)
本文網址: //www.ansado.com/b5/2022/09/07/a103520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