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8月27日訊】香港疫情再度升溫,港府收緊疫情防控,限制社交距離。專家認為,香港疫情呈「指數級增長」,收緊社交距離已經沒意義,並建議對無症狀者不要進行核酸檢測。
8月26日,香港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在記者會上通報,香港確診人數連續3天超過7000例,預計很快單日確診人數將超過萬例,而且會繼續上升。
為此,港府收緊防疫措施,宣布自8月28日起,8人以上宴會,出席者須出示24小時快篩或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也就是說,餐廳客人超過8人,都要執行這項防疫要求。
盧寵茂呼籲市民減少聚餐及聚會,避免疫情惡化,否則「可能收緊其他社交距離措施」。
不過,香港一些專家並不讚同政府收緊防疫措施的做法。
前香港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梁栢賢在臉書發文稱,他與香港大學教授袁國勇通了電話,就香港疫情發展與防疫交換意見,提出9點建議供政府參考。
兩名專家認為,現在疫情呈「指數級增長」,收緊社交距離已經沒意義,建議「讓所有完成疫苗接種的市民過正常生活」,並強調除非出現感染症狀,否則對無症狀者不應再進行檢測。
梁栢賢建議,醫院將陽性患者放在同一病區,不要再安排入住隔離病房。醫護人員出現症狀才需要進行核酸檢測,否則不要停工,以確保勞動力。
他表示,隨著香港本土病例愈來愈多,輸入病例已不是重大風險,「3+4」的入境檢疫要求愈來愈沒有意義,未來有望變為「0+7」,即7天都可以居家檢疫。
「隨著本地病例數量增加,收緊邊境檢疫要求是不合邏輯的。」梁栢賢稱。
在此之前,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其團隊7月15日在香港大學的「AsiaGlobal Online」發表文章,指中共病毒(COVID-19)在香港已朝風土病的方向發展,致死率及病發率愈來愈像一般流行性感冒。
文章指出,香港很多防疫措施應該取消,例如強制封閉大廈做檢測,是浪費資源、擾民而且成本高。
文章表示,由於中國大陸繼續清零政策,香港應優先與海外通關,取消酒店隔離政策,改為居家隔離,並逐步減少隔離天數。
文章還建議港府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讓病毒在社區以低水平傳播,在今年冬季前,儘快通過自然感染和接種疫苗達到「混合免疫」的保護。
(記者羅婷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