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8月02日訊】多家外媒週一(8月1日)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預報,美國國會眾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將在週二至週三(8月2日至3日)訪問台灣,作為她亞洲之行的一部分。
佩洛西是美國總統第二順位繼任人。她訪台的時機恰逢華盛頓和北京之間關係惡化之際。外界在猜測佩洛西與台灣總統蔡英文會晤將談些什麼話題。
美國眾議院議長之前也有祕密訪台的先例。25年前,時任議長、共和黨議員紐特‧金里奇(Newt Gingrich,台譯金瑞契)訪台時的官方通告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根據台灣總統府1997年4月2日發出的接見美國眾議長訪問團通告(原文點這),時任總統李登輝與金里奇等眾議員們會晤時的主要話題集中在如何理解兩岸關係、「一中政策」、強調台灣不會獨立以及當時的台海現狀。
李登輝對議員們遠道來訪,表示誠摯的歡迎之意。
李登輝強調台灣沒有必要 也不需要宣布獨立
時任總統李登輝首先強調,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我們沒有必要,更沒有需要宣布獨立」。
李登輝說:「我們希望兩岸能維持安定,並且能恢復對話,以和平的方式來處理兩岸問題,更是我們的立場。」
通告提及,包括金里奇等眾議員都相當關心兩岸的發展,他們也表達了對「一個中國」政策的看法,並認為兩岸的和平是美國政府所樂見的。金里奇等也肯定了台灣政治民主與經濟發展的成果。
台灣理解的「一個中國」意涵
針對「一個中國」的問題,通告說,李登輝特別表示,1972年美國與中共簽訂「上海公報」陳述得很清楚:「美國方面聲明:美國認識到,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李登輝說,自此以後,兩岸人民各自表達代表中國,但是現在「中共卻主張一個中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對此,「我們當然無法接受」。
李登輝強調:「我們主張,兩岸統一以後的民主、自由國家,才是一個中國……我們不可能放棄『中華民國』來尋求國家的統一。」
他向金里奇等眾議員們進一步說明了「一個中國」的意涵。李登輝表示,「一個中國」應是容許雙方有不同的解釋,「我們希望一個中國是統一之後自由、民主、均富的中國」,中共目前想把台灣當作其一省,「我們絕不接受」。
遭中共排擠 台灣為了生存必須進入國際社會
李登輝還指出,中共自加入聯合國以後即指稱台灣問題是內政問題,他國不得干涉,由於中共這種頑強的態度,使許多國家漸漸接受這種說法,也使台灣受到國際社會排斥,更不能在聯合國之列,這是相當不公平的。
通告稱,李登輝指著會客室牆上掛著的國父孫中山先生遺像,告訴金里奇議長說,中華民國由孫中山先生創建至今已有八十六年,「我們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這也是為什麼本人要向各位強調,中華民國不必要,也不需要尋求獨立的原因」。
李登輝批評了中共隨便扣帽子、打壓台灣的做法。他說,「中共認為達賴喇嘛來訪,國家發展委員會的共識,乃至於應邀參加巴拿馬運河會議,都被中共視為搞分離、搞獨立」,中共這種思維與說詞都是無稽之談。
因此,李登輝強調,台灣走入國際社會尋求存在與發展,因為存在才有希望,存在才能發展,存在也就是這個價值,而中共畏懼的就是中華民國的存在。
李登輝:兩岸關係停滯 或與北京內鬥有關
李登輝表示,台灣一直努力希望兩岸能朝和平的方式來處理問題。
「事實上,我方的門一直是敞開的,但是,對於我們所提出各種建設性、善意的談話,中共至今都沒有任何回應。」李登輝說。
他表示,1996年至今兩岸關係的停滯,或許與中共領導階層內部的權力鬥爭有關,因為中共當局沒有一個人能作決策,兩岸的協商也因而無法恢復。
「本人要再次強調的是,我們絕對希望兩岸能和平的交往,也期待彼此的對話與協商能重新開啟。」李登輝說。
為自保 台灣要增購防衛性武器
談到安全的維護問題時,李登輝特別明確地表示,台灣希望增購先進的防衛性武器裝備,最重要的就是要維護本身的安全與保障人民的福祉,因為中共仍然不願公開宣布不以武力侵台,而以1996年中共舉行的飛彈演習為例,可以充分看出,中共對台灣的企圖。
李登輝認為美眾議長訪台具重要意義
在談話中,李登輝也對美國朝野對中華民國的關注和協助,尤其是美國國會的支持,表達謝意。
李登輝說,雖然這次美國眾議長訪問團在台灣停留的時間很短,但是最重要的是美國國會並未忘記在台灣的中華民國。
他說,這其中至少有兩項重要的意義,第一,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是美國在全世界最好的朋友,也是美國價值體系與理想——自由與民主——的象徵;第二,就美國在西太平洋,特別是東北亞地區的戰略考量而言,台灣位居重要的地理位置。
李登輝同時重申,「我們的大陸政策維持不變,促使中國統一於自由民主及社會正義之下,仍然是我們堅持的國家目標,但我們也不能忘記一項事實:中國目前仍處於分治的狀況。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希望利用未來三十年來建設更自由、民主、繁榮的國家,以便在時機成熟時,我們可以平等的地位與海峽對岸討論國家統一問題。」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陳北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