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7月10日訊】近年來,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科技斷供下,中共砸巨資發展半導體產業,然而相關企業相繼爛尾。9日,最大的集成電路企業紫光集團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此消息震撼中國科技產業圈。
7月9日,紫光集團發布公告說,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通知,債權人徽商銀行以紫光集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具備重整價值和重整可行性為由,向法院申請對紫光集團進行破產重整。
紫光集團當晚回覆中國證券報稱,被債權人申請重整可通過司法程序,最大限度地保護債權人利益、實現債權人公平受償;且不影響企業的法人主體資格、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有利於維持企業的營運價值、職工穩定、資產完整。
紫光集團在公告表示,法院是否受理、集團是否進入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確定性。集團將全面配合法院進行司法審查,推進債務風險化解工作等。
紫光集團1988年創辦,旗下有紫光股份、紫光國微等多家上市公司。截至目前,紫光集團尚未披露2020年年報。根據其2019年年報,截至2019年年底,紫光集團資產總計2977.62億元(人民幣。下同),負債合計2187.47億元。
紫光集團公告顯示,其經營範圍,包括:積體電路和移動通信系統基站設備、交換設備及數字集成系統設備、無線移動通信積體電路、基帶、射頻、多媒體芯片和數字芯片的技術開發轉讓諮詢、積體電路設計、房地產開發、投資管理等。
紫光集團為中國最大芯片代工廠「中芯國際」第3大股東、也是中國最大半導體集團公司,同時也是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持有51%股權的控股子公司,清華控股有限公司為中國清華大學全資子公司。
去年10月,紫光集團已經傳出有財務危機的情況。
紫光集團負債上千億
據大陸媒體去年報導,紫光集團在2020年上半年的債務狀況持續惡化,累計在中國境內的存量債券共17檔,規模高達224億人民幣,其償債高峰集中在2020年底。除了應付債券外,該集團的有息負債也增加當中。
根據紫光集團2020年8月發布的財報,截至6月為止,其短期借款達327億人民幣,較2019年底增加51億元。長期借款478億人民幣,較2019年底增加100億元。
根據《中國經濟週刊》報導,截至2020年10月底,中國共有27萬餘家半導體相關企業,但過去一年多來,半導體企業相繼爛尾。其中德科碼、坤同、武漢弘芯、成都格芯等半導體項目,均投資數百億甚至上千億,已全部停滯或倒閉破產。
報導中也提到紫光集團近年來累計耗資177.3億元。2020年上半年淨利潤虧損33.8億元,較 2019年同期擴大 5.8%,負債上千億。在現金儲備不足的情況下,造成短期償債壓力大增,導致了整體企業的財務狀況持續惡化。
財新網指,紫光集團財務狀況惡化的主因是此前過度併購,加上債務槓桿過高所致。因半導體產業投資回報周期長,一旦獲利難以支應公司資金需求,便只能依靠發債度日,長此形成惡性循環,因而出現無力償債的窘境。
公開報導顯示,作為中國最大半導體集團,近年來,紫光集團並未立足研發,而是以「國家隊」的姿態,大舉砸錢收購組建產業,引發國際側目。
2013年,紫光集團以17.8億美元收購美國上市公司展訊通信;次年斥資9.1億美元收購美國上市公司銳迪科微電子;2015年,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高調到台灣,還揚言要買下台積電、合併聯發科。
紫光集團旗下公司仍在賺錢
儘管紫光集團申請破產,但公開報導顯示,其旗下公司仍在賺錢。
6月30日,紫光集團發布公告稱,已啟動債務風險化解工作,將積極與持有人溝通制定債務解決方案,相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
最新評級報告顯示,中誠信國際將紫光集團主體信用等級由CC調降至C,撤出可能降級的觀察名單;將「19紫光02」的公司債信用等級由CC調降至C,撤出可能降級的觀察名單;維持「18紫光04」和「19紫光01」的信用等級為CC,列入可能降級的觀察名單。
北京日報App稱,紫光集團旗下兩家上市公司紫光國微和紫光股份,今年第一季營收利潤均取得較大成長,其中紫光股份營收利潤成長超過30%,紫光國微營收成長近50%,利潤成長70%以上。集團其他主要企業也都呈現穩中向好的局面。
報導稱,紫光集團在專門工作團隊指導下,為化解債務風險與多家投資人進行了接洽,由於紫光集團核心資產在芯片、雲網等產業領域處於國內優勢地位,投資人參與意向濃厚。
報導還稱,由於紫光集團債務規模大,境內外債權人多,為有效保障各方權益,加快促成不同債權人訴求達成一致,「適時啟動司法重整是一種專業選擇」。
(記者李芸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