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把絕世寶劍在蘇州 傳說至今無人敢取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4月28日訊】蘇州虎丘山下有一水池,名叫「劍池」。史書記載春秋時期著名的君主吳王闔閭葬在這裡,他的墓中還藏有「扁諸」、「魚腸」等天下名劍,但至今無人敢開啟墓葬。這些傳世名劍迄今也沒能重見天日。

中國古代兵器中以劍為尊,史書上記載的名劍有「干將」、「莫邪」、「扁諸」、「魚腸」等,傳聞「扁諸」和「魚腸」就藏在虎丘山下的「劍池」中。

去過蘇州的人都知道,在蘇州閶門外,有一座虎丘山,山下有一水池,名叫「劍池」,《吳地記》記載:「闔閭葬其下。」吳王闔閭的墓就在「劍池」底下。

闔閭是春秋時期有名的君主,他在位期間重用伍子胥、孫武等人,吳國實力不斷壯大。在公元前506年,吳國軍隊一舉攻佔楚國都城,威震江南。但在公元前496年對越國的一場戰鬥中,吳王闔閭被越國大將重傷,回國後不久死去。

吳王闔閭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位,給父親修建了一座宏偉的陵墓。據《越絕書》載:「闔閭墓在虎丘山下,池廣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

夫差為營造闔閭墓,曾徵調10萬民工,使大象運土石,穿土鑿池,積壤為丘,歷時三年竣工。史載墓中「銅槨三重,傾水銀為池,黃金珍玉為鳧雁」。因闔閭生前酷愛寶劍,下葬時以「扁諸」、「魚腸」等名劍3000柄殉葬,故有「劍池」一稱。歷代不少君王都對這些傳世名劍心動不已,但都無法尋獲。

據《越絕書》載:吳王闔閭葬山下,葬經三日,金精上揚,化為白虎蹲踞其上,故名。是指吳王闔閭葬在蘇州海湧山下,化為白虎,因此改名為虎丘。數千年以來,虎丘已經成為名勝景區,歷代不少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詩賦。

1955年,蘇州市政府啟動虎丘園林保護修葺工程,在將「劍池」水抽乾之後,人們在池東部的岩壁上,發現一塊石刻:「聞劍池枯,見吳王墓門,偕往觀焉。」

石刻記載,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蘇州天氣大旱,劍池水乾之後,唐伯虎、王鏊登蘇州名流全部前往觀看。他們商議之後,在石刻上留字:「千年神秘,一旦露顯,可悼也已」,「萬年深,一旦為人所窺,豈非數耶!命掩藏之。」

唐伯虎等人決定不開啟吳王闔閭的墓穴,命人將墓門重新掩蓋好。

1978年,虎丘劍池的水再次被抽乾,考古人員對池底的石洞進行了探查,發現一個「人」字形穴,高約3米,可容單人出入,洞底橫疊三塊石板,最上面一塊已經脫位,斜倚在下面的石板上,種種跡象顯示為人工所為。

虎丘塔。(視頻截圖)

不過專家發現墓門石板不能輕動,否則會將虎丘寶塔地基毀於一旦,而整個虎丘景區也將化為烏有,再三斟酌之後,蘇州停止了考古行動。(觀看劍池視頻請點擊這裡

(記者唐穎報導/責任編輯:文慧)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