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彤:挖掘五千年文明驚世寶藏(17)

接前文

9. 中華文明認知域的發展

中國古代從有當世典籍,又流傳至今的是周朝。近代又挖掘出了商朝的甲骨文,因此把中外都認可的中華古文明信史推到了商朝。從周朝至秦漢流傳下來的典籍中記載了從三皇五帝起五千年的歷史。

但是這些對三皇五帝時代和夏朝的典籍記載,尤其是其中諸多的神話內容,不僅在近現代受到「疑古派」的否定,在過去的一兩千年中,也一直有人質疑其真實性。所幸近代的一些考古發現證實了一些古代記載的真實性。《史記》等傳世文獻中記載的商朝諸王,都能從殷墟甲骨卜辭中找到,馬王堆、漢簡等等文物破解了對《漢書》的質疑,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殘簡還了《尉繚子》的清白等等,基本上推翻了近代古史辨派對中華上古歷史的全面否定。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史記》等史書的可靠性,同時也間接證明這些傳世文獻中關於夏朝和三皇五帝的記載並非杜撰。

按照這些記載,中華文明是世界所有古老文明中,唯一從神話時代一直延續至今、未曾中斷的文明,因此中華文明有更多源自於神話時代的基因。《史記》的《三皇本紀》和《五帝本紀》中記載的三皇五帝時代是中華文明的神話時代。各種典籍記載了那個時代人神共處一世,,三皇五帝或本身即為神祇,或以各種方式接受了神傳、神授,並向蒙昧中的人們傳授了對這個世界的基本認知。

這些神祇或智者教化人們識善惡、辨真偽、知陰陽,養殖各種牲畜,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時節令以順應自然,依順神祇以制定禮義,理順四時五行之氣以教化萬民,潔淨身心以祭祀神祇與先人。至顓頊「絕天地通」,神話時代結束。但是神話時代留下來的認知,如河圖、洛書、太極、九宮八卦等一直流傳了下來。

正是因為中華文明的基因直接來自於更高智慧的生命,如前述討論《易經》發展過程所談到的,這個文明起始之時對世界的認知是完整和極富智慧的,這也導致了後世幾千年間只是致力於理解這個來自於神祇的教化體系,因此與神話時代結束之後才出現的文明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從兩三千年前的古代開始,就有人一直對這個神話時代有諸多疑問,到了近代,人們從科學的觀點出發,基本把神話看成是人們的遐想、幻想、藝術創造等,絕不承認神話時代的神話真正是神仙在人世間留下的故事。

從前一章系統論的討論我們知道,這個宇宙應當是一個層層擴展的系統,系統的不同層次應當存在不同的時空結構,不同的時空結構具有自己的特徵,但是相互之間又具有聯繫。如果另一層時空中的生命是一種在智慧和能力等方面都超越我們人類的生命,那可能就是神話時代的神仙。所以從系統的觀點,完全無法排除高層生命、或者是神仙的存在。

從目前看,三皇五帝至夏朝,既沒有留下當世典籍,也沒有實物傳承。如果相信後世典籍記載中,倉頡造字為真,那麼上古中華文明唯一留下來的是漢字。雖然這些漢字構成的當世文獻沒有流傳下來,但是這些流傳下來的漢字本身,應當就記載著那個時代文明的信息。

另外,在後世的典籍中,又出現了一些據稱是那個神話時代流傳下來的一些基本圖式,如河圖、洛書、九宮圖等,現在有觀點認為這些圖式就是中華文明認知的起點。所以下面就從最簡單的漢字和河圖、洛書、九宮圖開始,推測中華上古文明對世界的基本認知。

9.1 從漢字「一、二、三」看上古中華文明認知的起點

9.1.1 惟初太始,道立於一

曾經看到過一篇報導,說非洲有個部落,數數只能數到三,大於三,就是多,沒有四的概念。看到這個報導的人,估計百分之百會說,真原始,真不發達。但是反過來仔細考察人從「一」開始認識這個世界的過程,當我們輕易地數到一億的時候,可能已經錯過了很多東西。非洲部落的原始,可能正是暗合著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名言。

「一」在目前問世的各種中華古代書寫文字體系中,至始至終均沒有變化,因此倉頡造的第一個字,應當就是「一」,後世稱之為「一畫開天」。

漢字的一個基本規律或規則是同音同義,或反義,或有關聯的意義,這樣漢字「一」就與漢字中專門表示變化規則的「易」字有了聯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講了萬物是如何從道中產生的,易是道的一種,同樣也就是講了如何從道中生出了「一」之「易」理。萬物從一而始,有了這個「一」,就有了世界,這也應了盤古從混沌中,「一」斧劈開天地的傳說。

中華古代典籍中,對「一」有諸多論述。《道德經》中有:「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為正。」《素問·陰陽離合論》說:「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

「一」這個符號可以有多種含義,一個意思表示數字「1」,有一個,第一的意思,是可計量事物的計量單元。在《易經》中,表示陽爻,是道的顯化。陽爻「一」表示了世界從混沌中開始出現變化,有變化,變化的規則、道理的意思。漢字中把一橫,而不是一豎作為「1」,表示了以陰陽之易的「道」為起點,來認識這個世界。

在漢字中,「一」是一個最基本的部件,稱之為橫。這個「一」橫與漢字的「一」和陽爻的「一」相同,同樣是從道而來,因此往往表示道理、規則、規律等意思。如寫橫的要求是平直,做人的道理是正直,做事情的道理,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就是要直接、簡潔等,用在漢字中的時候,寓意「講道理,道理」等。

如「富」字,隸書為,篆體為,從篆體到楷書變化不大。寶蓋頭下面,一橫,一口加一田。「宀、口、田」的含義很好理解,家有華廈,良田,四世同堂,人丁興旺是富裕的表現,但還不是全部。在這三者之間還有「一」,那就是先要講道理,家有華廈、良田、知書達理、人丁興旺才是富。

所以中國古代認知應當是從「一」開始。從「一」開始,也就是從識別一個個體開始。能夠識別出一個個個體,也就是理解了「一」這個概念。如一滴水,一個人,一條線,一個念頭,一句話,一家人等。把這些起始點分類,可以有:「一」個空間、時間、視覺、物質等的點,連接兩個點的「一」條線,兩條相交的線構成的「一」個面,兩個相交的面構成的「一」個體;或者是「一」個念頭,「一」個概念,兩個以上念頭構成「一」段思維,幾段思維構成的「一」個考慮、認識、看法等;以及「一」個詞表達的一個概念,幾個詞構成的「一」個表達,幾個表達構成的「一」段對話等。

各種不同的「一」,表示了對世間萬物認知的起始點,這也就是《說文解字》解說「一」字的:「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如何識別個體,要根據「道」,即這個對「一」的認知來自於道,道理。因此這個識別出的個體就符合「道」,也反映了識別者對「道」的認知,由此得到的認知結果同時取決於認知者和認知對象或者說認知對象包括了認知者自身。這個道既可以是陰陽之易的道,也可以是一、二、三、四的道,因此分辨出的個體也可歸為這兩大類。

9.1.2 從「一」到「二」

漢字中的兩個基本筆畫是橫、豎。一橫把事物分為上下兩部分,就有了「二」,二的下一橫為上一橫的支撐、內部,上一橫為下一橫的外觀、外部,兩者相互依賴而存在,互為陰陽、內外、表裡,表示了一種分層、分級的關係。一豎把事物分為並列的兩部分,這兩者對稱、平等或相同。

這表示了從一到二的兩種過程。一種是一分為二成兩個不同的部分。這兩個部分相互依賴而存在,表示了從一到二的一種「一生二」相生過程。對於某些很簡單的情況,兩者之間有一種相乘的關係。

傳說中的盤古一斧劈開混沌,輕者上升,濁者下降,上為天,下為地,陰陽初分,對應「一生二」。生成的「二」中,上面的「一」為陽,為天,為天道,表示遠離實體之上的道,原理,原則,哲學中稱之為形而上。下面的「一」為陰,為地,為地道,表示地上萬物生長變化的規律。

把事物一分為二,也可以是把事物分為並列的兩部分,這兩部分可以相同或不同。這種並列的劃分,可以看作是在有「一」之後,按照「一」的樣子複製出另一個「一」,或找出另一個與之相同的「一」。這種過程得到的兩個「一」,其存在可以相互獨立,一者的存在與否,與另一者的存在無關。在很簡單的情況下,兩者之間有一種相加的關係,或者說一加一得二。

這兩種過程形成的「二」實際上有不同的含義,是兩種不同的「二」。對這兩種過程的偏重形成了兩種大相逕庭的形式化認知,對應兩種幾乎完全不同的思維邏輯、文化、文明。

一分為二對事物相互依從的部分進行研究,可以認為是研究事物的內部結構,是一種內向的認知。與之對應的系統化的認知途徑是中國古文明中的陰陽之易。通過找到另外一個「一」,著眼於「一」的整體或外部,對應一種外向的認知。與之對應的是近代西方哲學、科學的認知體系。

與這兩種最基本筆畫對應的,是漢字的兩種基本結構:上下結構和左右結構。上下結構的構字部件一般是按照指事、會意的方式有機地構成一個個體,多數左右結構則是用偏旁對同類事物分類。因此漢字的這兩種結構表示了中國古代認知中,包含了內外兩種認知方式,表示了上述兩種劃分個體的情況。

9.1.3 從二到三

從二到三,有三種途徑,也是形成了三種不同含義的「三」。其中之一是有了一分為二的「二」之後,又有了能夠加一的一,因此一分為二加一,就有了三。一分為二可以形成一組一組的對象,加一就是給了這些成組的對象一個屬性,找到了一個二分之前的同屬性個體。中國傳統的解釋是有天、地之後,天地之間相互作用,生出另外一個「一」,這個一與一分為二之前的一有同樣屬性,這裡表示人,「三才」形成。

第二個途徑是先有了一,然後加一個一可分為二的二,這樣就有了三。可理解為先有兩個個體,然後其中一個個體被分成了兩部分,那麼就有了一個整體加兩個部分的「三」。這個三給出了一種順序,第一為整體、第二陰和第三為陽。這個途徑是前一個途徑的逆過程。

第三個途徑是一加一得二,再加一得三。這也是一般算數或數學意義的三,建立了數量的概念,其中的三個一都是一樣的。這個途徑是近代數學的源頭。

漢字的「三」,基本筆畫「橫」表示了「道」,基本的規則和道理,如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做人要正直。上下重疊的兩橫,上面的一橫像天,下面的一橫像地,兩者相生相濟,相互依賴而存在,兩者不同,表示了陰陽之道。「三」重疊的三橫,既可像三才,表示天地的上下兩橫生出中間像人的一橫,像天、地、人三道,給出了一種向內的結構;也可以看作是順序排列的三橫,給出了一種逐步疊加的順序關係,可以表示向外的個體數量的擴展。

三包括了對內部的認知和外部的認知兩種最基本的認知途徑,因此三是構成了對這個世界的完整認知,就有了對宇宙萬物的認知能力。因此,就有了老子《道德經》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向內,有了天地人三才,就有了生出萬物的能力。向外,個體複製一加一得二,再加一得三,以此類推,可至無窮。向內、向外的繁衍擴展,生出萬物。(待續)

李旭彤:挖掘五千年文明驚世寶藏 系列文章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敏)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