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典舞中,人們常常會發現許多與武術類似的動作,如「弓箭步、大射雁、大刀花、飛腳」等動作,這些動作只聽名字就充滿了武打的意味。其實中國古典舞的身法的確是來源於武術,舞蹈與武術同宗同源,舞蹈武用是武術,武術文用是舞蹈。舞蹈採納了許多武術的身法,然後將肢體動作拉長放緩,變成富有美感、韻律感的觀賞性表演,完全沒有了武術強硬的特質,反而會以美的形式喚起人們的崇慕之心。歷史上,許多智者發現了武舞相通的特性,並將用於兩軍對戰的武術化為觀賞性的舞蹈,如商湯的《大濩》、周武王的《大武》、南北朝的《蘭陵王入陣曲》等,而歷史上最著名的武舞當屬唐太宗時的《秦王破陣樂》。
《秦王破陣樂》原指唐初將士凱旋得勝時演奏的軍樂,後來秦王李世民打敗叛軍劉武周後,河東的士人庶民歡歌起舞於道旁,將士們見狀便用破陣樂的曲調,唱起一首新詩作和,曰:「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咸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劉武周治下叛軍軍無儲糧,常常劫掠百姓,於是河東人們視秦王為救星,秦王治下的將士也能與民同樂、與民同歌。《秦王破陣樂》後來之所以聲名遠播,大體是由於唐太宗當初救民於水火的仁德的感召力。
秦王李世民登基為帝後,深知「天下當逆取而順守」、「為政本乎仁義」,然而戰爭初息,新敗的降軍未必心服。於是他決定將數年間開疆拓土、撥亂反正的功業以樂舞的形式宣威天下,而破陣樂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貞觀七年(西元633年),李世民親繪舞圖,將軍陣融入其中,舞蹈隊形「左圓右方,先偏後伍,交錯屈伸,以像魚麗、鵝鸛」。「箕張翼舒,交錯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戰陳之形」,又命128名壯士披甲執戟習練隊形的變化,他們「往來擊刺,疾徐應節,抑揚蹈厲,聲情慷慨」。舞成時聲動山河、威震八方。人們在觀看舞蹈時內心時而踴躍鼓舞,時而震驚戰慄。樂舞再現玄甲軍變幻莫測的軍陣、高超的武藝及威嚴的軍容,令觀者心悅誠服,不敢再生反叛之心。
秦王破陣樂是歌舞樂三者合一的大型舞蹈,更是將武術舞蹈化的典型。唐太宗後來將此舞改名為七德舞,七德是「禁暴、戢兵、保大、保功、安民、和眾、豐財」,他認為帝王必須具備這七種德行功勳,並藉此告誡後世子孫勿忘大唐創業的艱難與守成的不易。破陣樂的名氣,不僅傳遍了九州,更跨過東洋,傳入扶桑(日本);越過絲綢之路,傳入天竺(印度),使當時四方夷族都聞知中土有一位大唐聖德天子;萬國皆崇慕欣欣向榮的唐王朝。
古人曾說:「江山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將有百代的延續;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將有十代的延續;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一代的延續也不能到頭。」善良慈憫的胸懷能夠感化人,暴力強硬的手段只能使人懼怕一時。能夠以舞蹈的形式宣揚善德,不動刀兵而威震遠夷,這著實體現了唐太宗的胸襟與美德。
在閱讀史籍時,我們常見「舞、武」二字通用,在史記中記載的「鴻門宴」一段敘述中,劉邦的謀士張良對劉邦這樣說:「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其中一個驚心動魄的「舞」字,所指的並非是一般的舞蹈表演,而是一次充滿殺氣的武術展示。再比如晉書祖逖傳中記載道,當祖逖聽到半夜雞叫時,就起身練劍,這裡史書中的原文寫的是:「此非惡聲也!因起舞。」從而演變成膾炙人口的一個成語:聞雞起舞。這裡的舞,明顯指的是練習武術,連表演的性質也不存在了。
其實這「一武(舞)兩用」的背後,蘊藏著神傳文化的博大智慧。道家先祖老子曾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中國人的思想中有陰陽的理念,認為宇宙萬物都是「有無」相對、「陰陽」相生,事物有正負、難易、長短等等,這是道家思想中宇宙運行的一個重要的規律。當然,同樣的道理在武術(舞蹈)中也是一樣適用的,武術是用於實戰的,雖然說以武止暴的結果可以安定天下、保護善良的百姓,但是武術的手段本身畢竟是強硬的、暴力的,甚至要通過流血才能夠達成目地的。於是,為符合陰陽互補的宇宙規律,舞蹈應運而生。她源於武術,卻有著柔和的特質,能夠以善與美感化觀眾,雖然不動刀兵,有時卻能比金戈鐵馬更加強大。此外,舞蹈的身法是源自武術動作,武術動作是在實戰中千錘百鍊而成,一招一式都不能改動分毫,所以保證了這些動作歷經數千年不變,而中國古典舞也成為有數千年基奠的藝術。由此可見,一武(舞)兩用的智慧真是非同凡響、深不可測!(點擊閱讀原文)
——轉載自神韻藝術團網站
(神韻網站授權轉載,版權歸神韻藝術團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