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傳】之二:少年天子

雄才大略、千古一帝之漢武帝傳(2) 大紀元文化小組

漢武帝劉徹,四歲封王,七歲封太子,十六歲榮登大寶,成為西漢的第七位帝王。經過六十多年的休養生息,漢武帝所接管的國家,是一個經濟富裕、實力蒸蒸日上的年輕國家。年輕而又才華橫溢的漢武帝,顯然並不願做個太平治世的清閒皇帝。

公元前140年,是漢武帝即位的第一年,後來被武帝君臣定為「建元元年」。漢武帝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開皇帝定年號之先河。建元,就是建立新的紀元,昭示著宏業的開端。漢武帝做出這樣前無古人的創舉,是不是表明當時的他,正在為大漢帝國勾勒一幅宏偉的藍圖,並打造一個偉大的時代?

漢武帝深知,要想實現自己的雄才大略,一定要有人才做基礎,要廣用賢才來推動自己的新政。因此即位後,他馬上下詔命令全國官吏向中央推薦敢於進諫的賢良方正的人才。此次選拔不設門檻,只求真才實學之人,而其採用的選官制度正是漢初至隋朝的「察舉制」的前身,即通過考察推舉選拔官吏。

漢武帝的詔令下達後,各地賢士紛紛上疏自薦。在即位九個月後,漢武帝召集甄選的百餘人,展開著名的對策會議,也就是皇帝提出有關治國方面的問題,其他人用文章的形式作出解答。漢武帝連下三道制書,第一道制書就開宗明義告訴大家:「朕繼承了先帝最崇高的地位和最美好的德行,要將它們傳至無窮,這項任務巨大,職責重要。所以廣邀各地賢良、德高、博學的人才,希望能聽到治國安民的大道理。」

接下來,漢武帝提出一系列問題,表達了他對這個國家寄託的理想目標。這時,有一位名叫董仲舒的儒生脫穎而出,作出著名的《天人三策》,促使漢武帝作出登基以來的第一項重大舉措——尊崇儒術,奠定了儒家文化在中華文明中的主流地位。

董仲舒像。(公有領域)

天人三策

才華橫溢的董仲舒,是公羊派《春秋》的大師,三十歲時就四處講學,聲名極盛。他也是這次推薦考試中的第一名,因此進入了「皇帝提問環節」,即「對策」環節。漢武帝對董仲舒進行了三次策問,董仲舒以三篇策文應答。因為漢武帝這三次策文都與天道、人倫有關,因此董仲舒的三篇策文被稱為《天人三策》。

漢武帝和董仲舒的三次問答的內容,詳細收錄在《漢書》中,篇幅很長。概括來說,漢武帝提出的問題分別是:第一是如何恢復上古時代的王道,也就是鞏固政治的根本道理;第二是治理國家有沒有一以貫之的準則,也就是詢問治國政術;第三,詢問天人感應與當今政務的得失。這三個問題都很大,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的,但是董仲舒條理分明,一一作出解答。漢武帝的反應是,讀第一篇就認為他不是一般人,策問結束後充分肯定董仲舒的才能,任命他做易王劉非的相國。下面我們來看看董仲舒是怎麼回答的。

董仲舒在三篇策論中,主要提出三大關係:

一是天人關係。人受命於天,君權神授。天子治國有道,天降祥瑞;治國無道,天降災害。所以上天有仁愛之心,天子也應該順從天意,廣施仁德。

二是命、性、情的關係與教化問題。命,來自於天;性,是人生來的資質;情,是人的慾望。人的壽命長短、品德高下,是可以通過教化來薰陶的。

三是德與刑的關係。德為陽,主升;刑為陰,主殺。天子應當任德而不任刑。

因此,董仲舒提出五個要點,作為治國的大道:

一是新王改制。董仲舒認為,當一個王朝出現更迭,新皇帝就是「新王」,就應該改變王朝的制度和儀式,首先從更改曆法、崇尚的顏色開始。原因在於「君權神授」,王朝的更迭取代乃是天意,非人力可以改變,皇帝的權力也來自上天,是命中注定要來拯救蒼生的。因此,新王朝改變制度、儀式,是順天意,開啟新時代的象徵。

二是「大一統」,即統一天下。這其實與漢武帝渴望平定匈奴、實現天下的「大一統」的理想不謀而合。

三是「興太學,舉賢良」。太學是國家的最高學府,「興太學」就是培養社稷人才。「舉賢良」則是廣納天下賢才。董仲舒建議漢武帝每兩年便向天下徵召人才,並將這項舉措規範化、制度化。此建議對於求賢若渴的漢武帝來說,亦是一拍即合。

四是「尊儒」,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認為,天下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只要讀「六經」就可以了,沒必要讀其它的書。因為思想是最難統一的,諸子百家各有各的思想,難以達到統一。沒有統一,國家的法紀制度就無法統一,天下人也就不知遵從什麼。所以,如果國家選擇儒學作為正統來教育百姓,禁絕其它的思想,這樣天下人的思想就可以統一了,法紀制度也就統一了,人們也就知道該遵從什麼。

五是「更化」,即改革。董仲舒認為改革對於一個王朝來說非常重要,漢朝自建立以來,雖然希望發展壯大但卻沒能如願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改革。

在竇太皇太后的干預下,漢武帝即位初的新政受到阻礙。圖為明代唐寅的 《班姬團扇》。(公有領域)

新政受挫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與漢武帝的政治理想不謀而合。其中的「尊儒」思想,更是讓漢武帝躍躍欲試,準備大刀闊斧地推行尊崇儒學、維護皇帝權威的新政。

漢武帝從官員任免著手,起用一批奉行儒學的臣子。西漢時期位列三公之首的丞相的權力很大,因此任命丞相事關重大。所以,漢武帝首先廢去了遵循黃老政治主張的丞相,也就是自己的老師衛綰,其後任命祖母竇太皇太后的侄子竇嬰為相,自己的舅舅田蚡做太尉,掌握軍權。這兩人都喜好儒學,一方面符合漢武帝尊崇儒術的政治方針,一方面漢武帝可以藉助二人鞏固皇權。

漢武帝還以隆重的禮節去請天下最有名望的儒學大師申生,詢問天下大事。為了避免顛簸,漢武帝讓人在車輪上裹上蒲草,這就是歷史上「蒲輪安車」典故的由來。申生入朝後,開始擔任朝廷顧問。他的弟子王臧、趙綰也受到重用。漢武帝又在尊崇儒學的官員們的建議下,採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建立上古的明堂,以儒家的標準規定婚喪嫁娶、諸侯朝覲制度;命令居住在京城的列侯們回到封地,拆除諸侯國間的關卡;糾察竇氏外戚及權貴們的違法行為;為反擊匈奴做準備。

深宮裡的竇太皇太后這才發現,曾經以黃老之學治理國家的大漢朝廷,悄然改變了方向。她疼愛的皇孫,帶著年輕人的果決與鋒芒,一改歷代先帝無為而治的治國傳統,成為儒家學說的大力推行者,這讓崇尚黃老的太皇太后很不滿意。不但如此,漢武帝的舉措觸動了竇氏外戚及權貴們的利益,太皇太后滿耳朵聽的是這些人訴苦、告狀的聲音,他們稱漢武帝破壞祖宗制度、擾亂朝綱。

更讓太皇太后不能容忍的是,王臧向漢武帝提出,太皇太后不應再干涉朝政。太皇太后聞訊後震怒。一方面,她命漢武帝革除王臧、趙綰等人的官職;另一方面,她還要求漢武帝廢除了剛剛實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罷免其任命的丞相竇嬰和太尉田蚡,並任命太皇太后寵信之人接替這些重要職位。

漢武帝雖然貴為天子,但畢竟年輕,而且漢朝崇尚孝道,漢武帝也不想違忤祖母的意願。在竇太皇太后去世前,漢武帝認同廢除所有新政,朝廷政務時時向太皇太后請示,也沒有重用儒生。盛極一時的建元新政,就這樣被暫時擱置了,尊儒的治國與文化主張也受到了衝擊。那麼,漢武帝和竇太皇太后為什麼會因為某種思想的分歧,出現這麼大的矛盾呢?

漢初帝王以黃老之學治國,令漢朝國力迅速恢復。圖為明代仇英的《清明上河圖》(局部)。(公有領域)

漢初背景

這與西漢六十年來的社會現狀有關。漢初,經歷了秦二世的苛政與楚漢爭霸的戰亂,整個國家面對的是田園荒蕪、經濟凋敝的景象。當時的漢朝有多蕭條呢?《漢書‧食貨志》中說,天子配備不起四匹純色駿馬組成的車駕,將相只能乘坐牛車,在民間,百姓無地耕種,家無餘財。遇到荒年,一石大米要花五千錢,大家買不起大米,就只能人吃人,有一半百姓死於饑荒。

面對社會亟待恢復和發展的需要,黃老之學就順應天意民心,成為漢初執政者的治國理念。黃老之學是道家流派的一種,它的核心觀點是「無為而治」,認為君主實施的政策會破壞社會自然形成的秩序,以至危害天下,所以君主應當效法自然,讓百姓自由發展。就像老子的《道德經》中說的「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漢高祖自入關以來,約法三章,廢除秦律,開國後更下令,從天子到王侯都奉行節儉,並降低賦稅,與民休息。這些都奠定了無為政治的基礎。

因而,高惠文景四朝,一直延續著重農息民、恢復發展的國策。漢文帝以節儉愛民著稱,經常有減免田租之舉,漢景帝還確立三十稅一的田租制。這種無為而治也擴展至思想文化領域,朝廷崇尚黃老,也不排擠儒學在內的諸子學說。因而在黃老之學占據主導地位的同時,其它學術思想也在自由發展。

歷史證明,早期的黃老之學是成功的,漢朝國力迅速恢復,出現了「文景之治」。到漢武帝時期,國家已經相當富庶。《史記》中說,當時官倉裡是新糧壓舊糧,錢庫裡的錢數不勝數,多得把串錢的繩子都扯斷了。街巷中,許多百姓豐衣足食,有自己的馬匹,田野中更是牛羊成群。竇太皇太后也很崇尚黃老,在宮廷中大力推行,要求皇子、皇孫乃至竇氏外戚都必須熟讀《黃帝》《老子》。

漢初的國力恢復,並不能掩蓋社會問題,這也是黃老之學不能解決的。《漢書‧食貨志》中說,在漢武帝初年,「罔疏而民富,役財驕溢,或至並兼豪黨之徒以武斷於鄉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爭於奢侈,室廬車服僭上亡限。物盛而衰,固其變也。」也就是說富豪之家依仗法律寬容和手中的財富,肆意兼併土地、橫行地方;宗室官員爭相奢侈,車馬服飾都超越了等級界線。

西漢內外交困的政治軍事危機也不容忽視,內有諸侯割據,外有匈奴侵犯,嚴重威脅著大一統王朝的格局。由於國力的衰弱,歷代帝王都採取妥協、守成的策略,無法根治這些問題。漢朝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中央皇權,來掃平這個國家的所有陰霾,變成真正的大一統盛世帝國。

因而,到了漢武帝登基時,這位意欲有番大作為的年輕帝王,對待有著更加積極的入世態度的儒家學說,產生了濃厚興趣,尊儒的文化潮流應運而生。

敦煌壁畫:絲綢之路上的商隊。(公有領域)

溝通西南

漢武帝於公元前140年登基,竇太皇太后於公元前135年去世,在幾年裡,漢武帝的新政受挫,他卻做了兩件對外影響巨大的事情,一件是派張騫出使西域,一件是巧妙救援南方的東甌國。

大家都知道,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著名的絲綢之路,但他出使的初衷,是漢武帝為抗擊北方匈奴而做出的決定。漢初以來,匈奴人侵擾邊境,殺死邊民,搶掠財物,是漢朝最大的邊患,也是漢武帝統一華夏的巨大障礙。漢高祖劉邦曾經和匈奴軍隊作戰,結果劉邦被困,險些喪命。此後,漢代皇帝都不敢貿然對匈奴出兵,一方面採取消極防禦政策,一方面採取和親與饋贈的方式,安撫匈奴。

一個偶然的機會,漢武帝從匈奴俘虜處得知,西域有一個大月氏國,曾受到匈奴人的壓迫,國王也被匈奴人殺死。為了擺脫匈奴人的奴役,大月氏人一再遷徙。漢武帝就有了遠交近攻的想法。可是,沒有人知道大月氏國在什麼地方。於是,漢武帝下詔令,招募能擔任出使大月氏的使者。最後,他精選出一百人,作為使團成員,並任命守信義、有勇有謀、口碑極好的張騫作使節。

張騫,原在宮中擔任郎官,他擅長騎射,了解匈奴的情況,與漢武帝一樣,他也主張武力回擊匈奴。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和隨行一百多人從隴西出發了,踏上漢朝尋訪西域之旅。前途漫漫,沒有人知道未來將發生什麼事情。

沒想到,張騫剛走到河西走廊,就被匈奴人抓獲,之後和漢朝失去了聯繫。他是生是死,是投降還是被監禁,都無人知曉。而在張騫出使的同一年,建元新政夭折。此時,匈奴再度要求和親。由於張騫一去杳無音訊,漢武帝在沒有切實可行的作戰方案前,滿足了匈奴的要求。不過,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之舉,已經為實現自己的宏偉抱負埋下了重要的伏筆。

建元三年(前138年),南方的閩越國圍攻東甌國,東甌國派人向漢朝求救。因為漢朝東南福建、浙江地區一共有三個小國:南越國、閩越國和東甌國,是秦朝時少數民族越人的後代。漢景帝時期,吳楚七國叛亂,東甌國國王駱望貪圖小利,派遣軍隊加入了吳王劉濞的叛軍。

叛亂失敗後,劉濞逃到東甌。漢景帝派出使者談判,只要駱望交出劉濞,就赦免其罪行。駱望為自保刺殺劉濞,他的兒子劉駒逃往閩越國,並藉機慫恿閩越國國王擴張領土,進攻東甌國。東甌難以抵抗,向大漢求救。

這對於漢武帝而言,確實是個難題。這是因為如果發兵東甌,必須得到竇太皇太后的允許,而奉行「無為而治」的太皇太后很可能反對用兵。心懷大志的漢武帝明白,如果這次不能解救東甌國,就無法在各國樹立威信,將來更不能鎮撫萬國,於是想出一個折衷的辦法。

漢武帝派大臣莊助到當地,調動當地駐軍對付閩越。莊助一行帶著漢武帝授予的代表權力的節杖趕到了會稽,向當地最高長官宣讀了皇帝的命令。閩越王聽說漢武帝派大臣來到了會稽,迅速撤回了軍隊,東甌國的危機解除。之後,東甌遷徙到長江和淮河之間的地區,正式成為了大漢的臣民。

漢武帝成功救援東甌國,使其在朝廷內外樹立起了威信。儘管這幾年漢武帝志向難伸,但是他顯露出的魄力和謀略,讓人刮目相看。(未完,待續)

點閱【雄才大略、千古一帝之漢武帝傳】連載文章。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