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聖王羲之 書品一如人品

歷代書法名家名作 作者:智真

王羲之(303年─361年)是中國東晉時期最偉大的書法家,後人稱之為「書聖」。他的字體飄逸而端莊,真率而蘊藉,自然生姿,給人以靜美之感。在《晉書.王羲之傳》中,他寫的字被譽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王羲之七歲時就很會寫字,十二歲時,在他父親的枕中看到一本前代人寫的《筆說》,就悄悄地拿來讀,結果被他的父親看見了,父親開玩笑地問他:你為何偷我的「祕笈」?羲之笑而不答。羲之的母親在一旁就問:你是不是在看《用筆法》?父親看他還小,恐怕他無法理解,就告訴王羲之:「等你長大後,我再教你。」王羲之向父親揖拜並請求道:「現在就讓我讀吧,如果等我長大再學,恐怕會阻礙我少年時期的發展。」他父親聽了覺得有道理,當場就答應了。

結果,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王羲之的書法就大有進展。他的老師,書法名家衛夫人看見了,跟太常王策說:「這孩子必定是看了《用筆訣》,最近看他寫的書法,已有熟練老成的架勢了。」衛夫人喜極而泣道:「這孩子將來必在我之上。」(出自《書斷列傳》卷二)

王羲之像。(公有領域)

王羲之在父親的教導下,勤讀《筆論》,苦練毛筆字,因常臨池書寫,就池洗硯、洗筆,時間長了,池水盡墨,人稱之為「墨池」。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王羲之博採眾家之所長,隸、正、行、草各種書體都寫得很好,尤其擅寫隸書,但讓他名傳千古,讓後人世世代代都尊之為「書聖」的卻是號稱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

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王羲之邀請文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集會,那時的文人流行作風雅集會、戶外宴遊。王羲之和友人此次雅集還加上了浪漫的「曲水流觴」(註一)的形式,以之飲酒賦詩。當時參與的共有二十六人,收到的詩有三十七首,合輯為《蘭亭詩》,並由王羲之以行書作序。

王羲之以鼠鬚筆和蠶繭紙書寫,以「蘭亭修褉」(褉:音細)(註二)為背景,把當天的盛況記錄下來。《蘭亭序》共計324字,凡是重複的字寫法都不同,其中20個「之」字,各具風韻,字的造型、結構、筆法都不相同。《蘭亭序》自此千古傳頌,成為書法史上不朽的鉅作。(出自《法書要錄》)

《蘭亭序》摹本。傳世的歷代摹本中,最傳神的當屬唐人馮承素的「神龍本」。(公有領域)

除了書法方面的事蹟之外,王羲之還有幾項軼事典故,千百年來一直都膾炙人口,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風雅故事。

成語「入木三分」

有一回,晉元帝要到北郊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匠雕刻。工匠在雕刻時發現字跡竟然滲入木頭三分多,在驚奇之餘,不禁一再讚歎:「王羲之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成語「入木三分」就源自於此。(出自李冗《獨異志》)

淡泊名利 愛民如子

王羲之因才華出眾,被朝廷任命為刺史、右軍將軍等(人們也稱他王右軍)。他淡泊名利,愛民如子。到任會稽郡守時,正值當地遭旱災,他一到任就先行開倉賑飢,救助百姓,然後再詳細列出災情上報,並多次上書要求減免賦役,為民請命。他雖然只是個小小地方官,但對國家政治弊端和百姓宿願的大事,每每直言上諫,因此觸怒權貴,他毅然辭官不做,不與之同流合污。(出自《列傳第五十 王羲之》)

王羲之始終保持質樸的本色,虔心修道,他的《蘭亭序》、《十七帖》等,已成了中國古代書法藝術最燦爛的瑰寶。他以純正的心感受天地造化自然萬物之美,探索宇宙的深奧精微。並且將這些體悟印證到書藝上,就像《書斷》中說的:「千變萬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發靈,豈能登峰造極?」

《蘭亭》詩中說:「大矣造化功,萬殊莫不均」(蘭亭詩二首 其二)《十七帖》是王羲之給友人的信札,其中表達了對友人的關懷,也流露了尊道愛民的思想。最後他是這樣總結的:「凡書貴乎沉靜,令意在下筆前,字居心後,未作之始,結思成矣」(《書苑菁華》)、「爭先非吾事,靜照在忘求」,認為靜心凝神,心正氣和,無所求才能寫好書法。(答許詢詩其二)

王羲之書品亦如其人品,清秀超逸,精妙絕倫。李白稱讚他說:「右軍本清真,瀟灑出風塵……掃素寫道經,筆精妙入神。」(李白《王右軍》)

唐太宗李世民評價王羲之書法「盡善盡美」,稱其性格「以骨鯁稱」,骨鯁意即耿直、正直。並親筆撰寫《王羲之傳論》,提議天下的人都來學習他的字。

王羲之身處亂世,卻能夠堅守信仰和節操,不事權貴。人們認識王羲之的書法之美,更重要的是也認識到作為文人應有的正氣和風骨。@*#

晉 王羲之書小楷樂毅論墨拓本。(公有領域)

註一:「曲水流觴」
古時有一種羽觴杯,木胎,能漂浮水上,並隨著水勢流動。王羲之和文友選了蘭亭附近一處彎曲的河道,對坐在溪水兩旁。主事者斟上酒後把羽觴杯安在河面,木杯就隨著水流漂移,酒杯流到面前者必需吟出一首詩來,作不出的要罰酒。

註二:「袚褉」
古人在三月初三這一天,有一個祭祀活動叫「祓禊」(音:符細)。人們聚集在水邊,用香草蘸水灑身,或者沐浴洗滌污垢,祈求神明消除疾病和災殃。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