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9年01月07日訊】第一章 英主出世
公元前221年,千古一帝秦始皇掃六合一統中原,建立本次中華文明第一個大一統正統皇朝——大秦。短短十五年後,秦皇朝灰飛湮沒。風雲又起,戰火再燃,一代新天國眾生來至神州大地,演繹新一朝文化。楚漢相爭,群雄並起,以中華兵聖韓信最後戰勝一向英勇無敵之西楚霸王項羽而落下帷幕。韓信打下大漢四百年天下。項羽敗部轉投韓邦,即今日韓國之地。《後漢書‧東夷列傳‧辰韓》及《三國誌》中載:「辰韓……其語言不與馬韓同……有似秦人,非但燕齊之名物也。」即辰韓之韓人雖為秦人,但不是來自渤海沿岸之燕人或齊人,因其所用詞彙不是齊燕一帶語言。近代人類學家研究發現,韓民族與中國東南方沿海浙江(楚國)一帶人種最為相似。現今,韓國諸多城市在韓國漢江分布位置,和中國楚國時代相同城市在漢江分布位置如出一轍,如韓國丹陽、襄陽、漢陽(今首爾)、漢江、洞庭湖,同時韓國母親河漢江(韓國)與當年楚國母親河漢江(中國)之上游都有同名之山——太白山。
漢朝新主劉邦與呂后設計殘殺韓信,未央宮英雄濺血,終成千古遺冤!繼秦始皇之威,漢武帝開疆闊土,南征北戰,大漢雄風,席捲西域。
一、承預言,出英主,正世風
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武帝自作《秋風辭》中寫到:「宗室子孫,誰當應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漢者,當塗高也。」(《太平御覽》卷八十八‧皇王部十三)《春秋讖》中亦曰:「代漢者,當塗高也。」至東漢末,巴西閬中名士周舒精研圖讖,「數被征,終不詣。時人有問:『《春秋讖》曰代漢者當塗高,此何謂也?』舒曰:『當塗高者,魏也。』」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封為魏公,又進爵為王。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魏武帝薨,太子曹丕嗣為魏王,未幾漢禪位於魏,應驗「代漢者當塗高也」,「當塗高者,魏也」。
漢桓帝之世,有黃星見於楚、宋之分。遼東殷馗曰:「後五十年,當有真人起於譙、沛之間,其鋒不可當。」(《宋書》卷二十七‧志第十七)至曹操破袁紹,是凡五十年,天下莫敵。
漢靈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黃龍見譙縣,光祿大夫橋玄問太史令單颺:「此何祥也?」單颺曰:「其國當有王者興。不及五十年,龍當復見,天事恆象,此其征也。」魏郡人殷登密記之。至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春,黃龍復見譙。曹植作《龍見表》:「臣聞鳳凰復見於鄴南,黃龍雙出於清泉。聖德至理,以致嘉瑞。將棲鳳於林,囿龍於池,為百姓旦夕之所觀。」(《曹子建集》,曹植著,宋人編)其冬,魏受禪。
建安初年(公元196年),侍中太史令王立觀天象知興衰,「前太白守天關,與熒惑會;金火交會,革命之象也。漢祚終矣,晉、魏必有興者。」王立以後又數言於帝曰:「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承漢者魏也,能安天下者,曹姓也。」(《三國誌》,裴松之註)
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討伐高麗,途經安陽,親自撰文祭魏武帝:「帝以雄武之姿,當艱難之運,棟樑之住,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於往代。」「既而三分肇慶,黃星之應久彰。卜主啟期,真人之運斯屬。其天意也,豈人事乎!」(《全唐文》卷十《唐太宗文皇帝祭魏太祖武皇帝文》)
大漢天朝,經三百餘年,奠定該朝留予千秋萬代之「內道外儒」、「天人合一」漢文化本質,並傳播大中華文化於域外,創世主安排使命完成,謝幕在即。此時已是強弩之末,盛極而衰,帝綱不振,宦官為患,權臣作亂,天災人禍,民不聊生。大漢天朝氣數已盡。
天意當此,遂有一代英雄轉生世間,成就後續大業。
曹操,字孟德,沛國譙縣(現安徽亳縣)人,東漢末年(公元155年)生於顯赫官宦家庭,祖父曹騰年輕時做黃門侍郎。漢順帝時,升至大長秋(皇后官屬之長,宦官中最高位)。順帝崩,沖帝、質帝在位均不及一年,曹騰說動外籍梁冀迎立桓帝劉志,被封為費亭侯。曹嵩為曹騰之子,由司隸校尉,擢拜大司農、大鴻臚,後來官至太尉。
曹操乃曹嵩長子,少年時極機警,好行俠仗義,精騎術和箭法,與袁紹、張邈等為友。少年時曾行刺掌權行惡奸人,事不成。之後博覽群書,嗜好兵法,後又注孫武十三篇,以「能明古學」著稱。
曹操十二歲時,長史何顒見之說:「漢家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橋玄以極具遠見並長於識人著名。曹操十五歲時,太尉橋玄對他說,如今天下將亂,非有命世之才不能拯救這個社會。能夠平定天下者,恐怕只有你了。又把自己妻子和家屬托付給曹操。(「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吾老矣!願以妻子為托。」)曹操聲名益重。司隸校尉李膺之子東平相李瓚彌留之際對後人說:「時將亂矣,天下英雄無過曹操。」
朝廷曾征曹操為東郡太守。時權臣專朝,貴戚橫恣,曹操以不能「違道取容」(拋棄原則看他人臉色),反而常常干忤(觸犯朝廷),恐為嫁禍,不予接任太守之職。後曹操復被拜為議郎,然亦常托疾病,後告歸鄉里;築室城外,春夏習讀書傳,秋冬弋獵。如同龍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但志向不改。
這期間,曹操有兩首詩問世,直抒其治世理想。《度關山》直言「人為貴」,提出「立君牧民,為之軌則」,仰效古代明君堯、舜、禹等;不要「勞民為君,役賦其力」,並倡省刑薄賦,貴尚節儉。
《度關山》:
天地間,人為貴。
立君牧民,為之軌則。
車轍馬跡,經緯四極。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鑠賢聖,總統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獄。
有燔丹書,無普赦贖。
皋陶甫侯,何有失職。
嗟哉後世,改制易律。
勞民為君,役賦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國,
不及唐堯,采椽不斫。
世歎伯夷,欲以厲俗。
侈惡之大,儉為共德。
許由推讓,豈有訟曲?
兼愛尚同,疏者為戚。
《對酒》:
對酒歌,太平時,吏不呼門。
王者賢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禮讓,民無所爭訟。
三年耕有九年儲,倉谷滿盈。
班白不負戴。
雨澤如此,百谷用成。
卻走馬,以糞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愛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養有若父與兄。
犯禮法,輕重隨其刑。
路無拾遺之私。
囹圄空虛,冬節不斷。
人耄耋,皆得以壽終。
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對酒》創作時期與《度關山》相近。詩中王者賢明,臣子忠良,人民禮讓,風調雨順,倉縠滿盈,路無拾遺,囹圄空虛,老有所養,恩澤蟲魚。
曹操為政於亂世則獨擔大任,匡正世風。
不屈權勢。熹平三年(公元177年),曹操年二十,舉孝廉,任京師洛陽北部尉。上任伊始,造五色棒,懸掛縣門左右各十多根,聲明如有人敢觸犯禁令,不避豪強,一概棒殺勿論。蹇碩乃靈帝寵幸宦官,其叔父違禁夜行,曹操下令立即處死。京師震動,無人敢犯,名遂鵲起。
為政清正。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曹操任濟南國相。濟南國(今山東濟南一帶)有縣十餘個,各縣長吏多依附權貴,貪贓枉法,歷任國相皆置之不問。曹操到職,雷厲風行,即時奏免八個長吏,濟南震動,貪官污吏紛紛逃竄。
正邪分明。濟南淫祀風盛,祭漢初諸侯王劉章祠廟就達六百之多。廟裡淫雜湧入,邪惡靈體占據泥塑偶像禍亂世間。曹操到,砸毀泥塑偶像祠廟,杜絕官民亂行不合正道之祭祀,剷除低靈亂鬼。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年輕曹操初出官道,即以雷厲果敢彰顯其王者治世風範。後秉政為漢丞相,曹操普除淫祀。#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點閱【千古英雄人物之曹操】系列文章。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