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談風雲》第一集 風雲莫測(4)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11月14日訊】(旁白)元末的鄱陽湖大戰,又是一場大風,讓朱元璋在實力對比懸殊的情況下,打敗了比他強大數倍的陳友諒的部隊,奠定了他大明朝開國皇帝的地位。幾十年後,又有一個人三次在千鈞一髮之際,靠著大風的幫助贏得勝利,登基稱帝並將明朝的文治武功推向頂峰,那麽這個人又是誰呢?

朱元璋稱帝以後定都在南京。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做了一個決定,請一些僧人教皇子們去學佛經。朱元璋的四皇子叫朱棣。有一個法名叫道衍的和尚,他的俗家名字叫姚廣孝。他看到燕王朱棣的時候(朱棣當時封在北京,所以叫燕王),他發現燕王這個人的長相很不一般。按照《明史》的記載,燕王「容貌奇偉,美髭髯」,就是鬍子長得非常好,而且非常非常高大魁武。他也是明朝非常難得的一個將才,他打仗非常非常厲害。

道衍看到燕王的時候,就跑上前去說:希望你能夠讓我來跟著你。如果讓我跟著你,我會送一頂白帽子給你戴。《明史紀事本末》第十六卷上是這樣講的,道衍跟燕王說:「大王使臣得侍,奉一白帽與大王戴,蓋『白』冠『王』其文『皇』也」,就是「白」字下面加一個王,因為燕王已經封王了嘛,這就是皇帝的「皇」字。意思就是說,如果你讓我跟著你,我就可以保你做皇帝。朱棣當時很緊張。因為當時已經立了王儲了。

最開始朱元璋立的王儲是朱棣的大哥,叫朱標。朱標是一個非常仁厚的人。朱元璋也很清楚,一個國家、一個王朝可以靠戰爭來得到,叫做馬上得天下,但是你不能夠「馬上來治天下」。所以朱元璋就選當時最好的儒生來給朱標講儒家仁愛治國的道理,所以朱標這個人非常的仁厚。但是非常可惜的是,他的身體不太好。朱元璋還沒有病死的時候,朱標就病死了。

但是朱元璋很喜歡這個兒子,所以就把朱標的兒子叫做朱允炆,就是皇太孫,立為王儲,就是等到朱元璋死了以後,就是由朱允炆繼位,也確實是這樣。朱允炆就是後來的建文帝。

明朝皇帝朱元璋起名字,一輩一輩都是有講究的,他兒子這一輩的,全部都是木字邊,他大兒子叫朱標嘛,木字邊,這個燕王叫朱棣,也是木字邊。再往下那一輩都是火字邊,它都是有這樣的講究,金、木、水、火、土,按照這個順序來輪換的。

那麼朱棣當時的身份是藩王。就是朱元璋當時分封皇子,分封到不同的地方做藩王。藩王在當地有很大的權力,有他自己的軍隊、有他自己的稅收,有他自己一定的人事任命權。所以藩王的權力是非常大的。朱元璋駕崩以後,朱允炆繼位。他看到這些藩王就比較害怕。

那些藩王都是朱允炆的叔叔,每一個人實力又很強,還都是名將。朱允炆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朱允炆手下有兩個大臣,一個叫齊泰,一個叫黃子澄。他們就給朱允炆提了一個建議——削藩,削減這些藩王的權力。其實朱允炆最想削減的就是燕王的權力,但是他最開始不敢動。他先從別的地方動起,一些藩王有的被逮捕,有的被下獄,也有的自殺了等等。那麼最後要削到燕王的時候,燕王就造反了。

其實當時燕王到了北京之後,那個叫道衍的和尚就整天跟著他還勸他:反了吧,反了吧。跟他說了好幾年了。後來形勢所迫,燕王不得已真的就造反了。但是他跟中央的軍隊還是沒有辦法比。朱棣的軍隊只有十幾萬,而中央軍隊是幾十萬。中間發生過幾次戰爭,我只講其中一次。

西元1400年,就是建文二年的時候,朱棣的十幾萬軍隊和中央的軍隊,在現在的河北省白溝河那個地方發生了一場決戰。當時這個朱棣的軍隊是從北京往南京的方向推,所以叫北軍;中央的軍隊是南京往北京推,所以呢叫做南軍,當時北軍和南軍在白溝河發生了遭遇戰。

南軍的統帥,就是中央部隊的統帥,叫作李景隆,帶了六十萬軍隊。而朱棣只有十幾萬部隊。那場戰爭打得相當地苦,最後朱棣的軍隊已經被李景隆重重包圍了。中間朱棣的兒子朱高煦帶了一些生力軍過來,但是呢很快都打光了。朱棣自己的馬換了3匹,劍用折了3把,所以當時燕王已經到了彈盡糧絕的程度了。

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按照《明史》第五卷的記載是,「會鏇風起,折景隆旗,王乘風縱火奮擊,斬首數萬,溺死者十餘萬」,就當時突然間颳一陣旋風。這場旋風的風眼,正好颳在李景隆的帥旗上,一下子把帥旗給吹折了。所以當時整個這個戰場上一下子就靜下來了,大家都在看,那個帥旗怎麼被吹斷了。因為這在戰爭中,是一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

就在這個時候,這個風的風向開始從旋風變成一場北風,從北面開始向南方吹,吹了南軍睜不開眼睛,所以朱棣就「乘風縱火」,順著風的方向放了一把火,斬首數萬、溺死了十餘萬。本來是南軍必勝的形勢,因為一場怪風一潰千里。

這不僅僅是一場風啊,當時朱棣在打仗的時候,一共是三次,在千鈞一髮之際起了大風,等於是三場風把朱棣從北京吹到了南京,然後就在南京當了皇帝。這個看起來就是不斷發生的小概率事件,其實就是天意啦。

在《明史》第一百四十五卷,記錄了一段當時燕王和道衍的一段對話。燕王就問道衍說:「民心向彼,奈何?」他說你總是勸我造反,可是老百姓的心是跟建文帝在一起的,我能有什麼辦法?道衍當時說了八個字,「臣知天道,何論民心」?我知道是該你做皇帝的,所以你就不要客氣。

明朝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看相的人叫袁珙。有一次燕王出去喝酒,帶了一些侍衛從宮裡邊出來。他為了不顯露身分,他沒有穿王子的衣服,他穿的是普通的侍衛的衣服,到了這個酒樓上的時候呢,袁珙也在那個酒樓喝酒。他看到燕王,就走過去跪在地上說:殿下你怎麼能夠穿下人穿的衣服呢?燕王說甚麼下人穿的衣服,我就是侍衛。袁珙說不要客氣了,你將來是要做皇帝的。

今天給大家講了四個關於風的故事。赤壁之戰,是一場大風,奠定了三國鼎力的格局;楚漢戰爭,一場大風救了劉邦的性命,開創了漢家四百年的江山;鄱陽湖大戰,一場大風讓朱元璋消滅了陳友諒,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帝;那麼在靖難之役中,不是一場大風,而是三場大風讓朱棣進了南京,成為後來的明成祖。後來他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

我在讀史的時候經常會發出這樣的感慨,歷史有的時候就像江海中航行的一條船,一陣風過來改變了它的航向。

歷史的風雲呢經常是莫測的。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作為每一個個人來說,在人生的這條道路上也經常會有一些突如其來的事情,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

下一集,我們將從吳楚戰爭開始,講述那些歷史中驚心動魄,或者是感人至深的故事,請看下集《飛來橫禍》,謝謝。#(待續)

(《笑談風雲》是新唐人製作的視頻版中國通史,目前已出版《東周列國》、《秦皇漢武》和《隋唐盛世》三部。第四部《兩宋繁華》將於2018年年底出品,第五部《大明王朝》2019年面世。點播節目視頻和音頻,請訪問《笑談風雲》官方網站 https://xtfy.ntdtv.com )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