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3月02日訊】正月,也叫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一年中正月十五被稱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此時一元復始,春回大地,兼之中國新年也到了尾聲,人們在此時隆重慶祝,包涵了多重的意味。
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在漢朝已經受到重視。據記載,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歷史上的元宵節
元宵節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稱之為燈節。
元宵習俗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元宵賞月,節日名遂演化為「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出門賞月,雅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一個高潮。
2018年台湾竹北元宵灯会盛大点灯开幕。(竹北市公所提供/大紀元)
賞燈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當時元宵節燃燈的盛況:「錦裡開芳宴,蘭紅艷早年。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猜燈謎
猜燈謎是元宵節的特色活動。人們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彩燈上供人猜。謎語既能啟迪智慧,又為節日增加了文雅的因素。是元宵節的傳統節目。
吃元宵
元宵節期間,民間有吃元宵的傳統習俗。
起初,元宵節的時令小吃並不是元宵。南朝時,吃的是拌合肉和動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則是吃麵食和烤餅;一直到了宋朝,才出現用糯米粉做的「浮圓子」或是「湯圓」等。後來,由於這種食品專在元宵節吃,因此,就把它稱為「元宵」了。
宋朝詞人姜白石筆下,提及了這個習俗:「元宵爭看採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清朝康熙年間,御膳房特製的「八寶元宵」,是名聞朝野的美味。馬思遠則是當時北京城內製元宵的高手。他製作的滴粉元宵遠近馳名。清詩云:「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
南方人用糯米製成大小和龍眼一般大小的圓子,稱為「湯圓」,而北方人吃的圓子較大,裡麵包餡的則稱為「元宵」元宵所包之餡有甜有鹹:甜的內包如豆沙、芝麻、花生、棗泥、桂花、白果…等等;鹹的內包如豬肉、火腿、蝦仁、咖哩..。至於作法則南北不同:北方以餡沾粉,用篩子一層層滾出來(搖元宵);南方則以糯米皮包餡,用手搓圓成型(包元宵)。
上元祈福
元月十五也是天官大帝的誕辰,民間說這一天是「三界公生」,各民家及寺廟都在凌晨舉行盛大的儀式加以慶祝,祭品儀式就如同初九慶祝「天公生」一樣,也都演大小棚的戲,請道士唸「三界公經」。
聽香
正月十五有「聽香」的習俗。古時後想得到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燒香祭拜,訴說心事,祈求神明指示聽香的方向,然後依指示方向在路上無意間或偷聽到的第一句話,牢記於心,回家再擲茭,判斷所佔卜事情的吉凶。例如卜佔終身大事,而聽到的話是吃甜餅或花開、月圓,就表示吉兆,喜事近了。
元宵節詩詞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火闌珊處。」此句膾炙人口,成千古名句。原詞本是描寫元宵節的。全詩為:「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燔動黃金地,鍾發琉璃臺。」這首《元夕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記述了當時元宵節的熱鬧氣氛。
唐代詩人張祜的《正月十五夜燈》,描寫盛唐時家家出門、人人盡興的節日景象:「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不過,詩人是敏感的,熱鬧之時,卻恐繁華過盡,留下淒涼。這首元曲《折桂令元宵》別具一格:「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後人梁啟超曾說:「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用在這首散曲上亦可,可見人同此心。
(記者李蒨蒨報導/責任編輯: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