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讀《孽海花》,賽金花和名臣洪鈞的故事,書中誠然情節起伏,然而,看寫到張佩倫,才頓時激動起來—-呀!這是張愛玲的祖父呀,他在這裡呀!
張佩綸窮苦出身,籍貫河北豐潤,張愛玲說那裏鄉野荒僻,「比三家村只多一家。」張佩綸京試後,一舉成名天下知,年輕時所有的書生意氣都是相似的,他在朝廷上左參一本右參一本,提出改革意見,一時間參得滿朝文武人人自危。他也參了李中堂。然後,去派去福建,率領北洋水師抗擊外寇,北方來的不諳水性的書生,敗仗,獲罪,被流放到黑龍江。再回京時,李鴻章不計前嫌地招他為幕僚。偶然,在他的書房見到他嬌養在閨中的小女兒,驚鴻一瞥。在中堂的暗示下,他翻閱到小姐寫下的詩。當中那一句「論材宰相籠中物,殺賊書生紙上兵。」是深入肺腑的知己之言,格外地撫慰這位流放書生的心。他潸然淚下。
基隆南望淚潸潸,聞道元戎匹馬還.
一戰豈容失大計,四邊從此失天關.
焚車我自寬房, 乘障誰教使狄山.
宵盱甘泉猶望捷,群公何以慰龍顏.
痛哭陳詞動聖明,長孺長揖傲公侯.
論材宰相籠中物,殺賊書生紙上兵.
宣室不妨留賈席,越臺何事請終纓.
豕冠寂寞犀渠盡,功罪千秋付史評.
這樣的情節,還有這樣的詩文,都是身為讀者的我們所熟悉的。畢竟,在此之前,我們有《紅樓夢》有《儒林外史》《老殘遊記》一路讀下來。府邸深沉的鐘鳴鼎食之家,失意的人總是要賦詩的,一心精忠報國的書生們,是我們熟悉的從前的中國的情節。
張愛玲在她的私人影簿《對照記》裡,以晚輩慣常的忤逆,商榷「基隆」是不是「雞籠」呢?據說這首詩也並不是祖母寫的。然而,她家祖父祖母,也並非不諳文墨,不風雅的—-他們是隱居於小園林的神仙眷屬,還曾合夥著書呢。寫過食譜,雖然那食譜在孫女兒的眼裡,照樣地並不高明。合寫過一部武俠小說呢,當然,是內刊,印了幾十部,僅限於家庭成員內部發行——她這樣東一句西一句,世人承認的她不承認,世人認定的她否定。然而,她的祖父祖母,是好姻緣,好眷屬。在歲月裡不刻意記起,也令她刻骨銘心。她這樣寫:「悠長得像永生的童年,相當愉快地度日如年,我想許多人都有同感.然後是崎嶇的成長期,也漫漫長途,看不見盡頭.滿目荒涼,只有我祖父母的姻緣色彩鮮明,給了我很大的滿足,所以在這裡佔掉不合比例的篇幅.然後時間加速,越來越快,越來越快,繁弦急管轉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倒已經遙遙在望.一連串的蒙太奇,下接淡出。」
她寫他們的時候,已然孤老一人,看得見的來日無多。她沖淡的筆調,然而無限深情地寫下:「我沒趕得上看他們,所以跟他們的關係僅只是屬於彼此,一種沉默的無條件的支持,看似無用,無效,卻是我最需要的.他們只是靜靜地躺在我的血液裡,等我死的時候再死一次。我愛他們。」
《對照記》出版於臺灣皇冠出版社,翌年,張愛玲便逝世於洛杉磯。在世人眼中,《對照記》是張愛玲對讀者,對人世的告別,一個蒼涼的手勢。在這最後的文章裡,沒有她的婚姻和丈夫的影子,也看不見她詳細著墨的人生經歷。她倒是深情地講述著她的祖父祖母——終其一生,她從來沒有真正地離開她的家族。我想,那不僅僅是一種血脈的聯繫。更本真地,是她生活在那個家族裡,一如她終生住在《紅樓夢》裡。
這是一種回歸,如落葉在風中輾轉,飛旋,彷彿向著天空奔去,卻終於嘆息著,被大地攬入懷抱。
二弟弟
張愛玲受姑姑的影響,與親戚間一概不往來,卻忠實地記得他們的故事,那些高牆大院的家族裡,錯綜纏繞的情和仇。她最早的創作,取材於她的族人。晚年,更是一次一次地走回她的家族,回溯她「漫長得近乎永生的童年。」
在《對照記》和《小團圓》裡,她都寫到父親飯後消食的習慣——繞室吟誦古書,滔滔地不歇氣的樣子,會覺得心痛。因為這滿腹詩書在新的時代,毫無用處。
後來寫小說,一篇一篇寫出來,逐漸地得罪了全族,至少我們曉得,《花凋》裡頭,「酒精裡泡著的孩屍」,「自民國以後時間就沒長進」的舅舅家,是極惱恨她的。
她分明是愛著弟弟的,為後母打弟弟,她流過何其多的眼淚。自己住到母親家後,對著浴室裡的美麗的母親哭泣道:「要接他來,送他去學騎馬……」,在散文《私語》裡她寫道,她逃出家後,弟弟也不堪抽大煙的父親和後母的凌虐,學著姐姐逃到母親這裡來了,「帶著一雙用報紙包的球鞋。」然而,母親向弟弟解釋,她負擔不了兩個孩子,于是弟弟依然回去父親和後母的家,「他流著淚,帶著他那雙報紙包的球鞋。」——那種兒童的流落無依,格外地躍然紙上。我每次讀到這個細節,都會油然地淚盈滿眶。
然而,她記恨著兒時的一張水彩畫,被人力透紙背地打了橫杠——是弟弟干的;後來後母嫉妒她頻頻去探望生母,從中生事,宣揚她打了她,她得了忤逆犯上的罪名。再回到家,在弟弟抽屜裡看見一封信,弟弟寫著「家姐事……家門之玷」——他在學著經理人事,于是寫了這麼一份信,寄出與否不得而知。但張愛玲對此事,銘記在心,她被傷到了。《小團圓》裡,她反反覆覆提及,反反覆覆地寫。
她看著後母打弟弟,父親也打,然而,這夫婦二人抽鴉片時,弟弟如一隻偎炕的小貓,神情心滿意足。這樣的情景,一如她看著弟弟挨打,那樣令她心靈震顫,那種「一定要報仇」的心意,也漸漸成了個笑話。弟弟是個沒有心性的混沌人物,他軟弱,得過且過,隨遇而安,而且好脾氣得不得了,而張愛玲的性情,最是狠毒,絕決的。再大一點,弟弟漸漸地偏向後母了,凡事替後母說話,認為「二叔糊塗,娘是好的。」,在姐姐這裡,他的無智混沌,簡直是無可救藥的了。到末了,她對他連同情都沒有了。他每每開口講話,躊躇滿志地計畫「去做套西裝穿穿,再去找個事做做」——九莉就蹙眉強笑著道:「你不要再說了呀。」
後來,張愛玲在英文小說《易經》裡,逕直把這個角色,寫成早夭了。他的生命在她看來,實在是沒價值的。
後頭看她弟弟張子靜寫的我的姊姊張愛玲,晚年接受記者採訪,談張愛玲小說裡頭的人物原型。他很忠厚,回憶起父親,母親,姐姐,一律都有溫暖底色。他抱歉著自己這樣平庸而寒苦的一生,實在是配不上那樣才情飛揚的姐姐。然而,他以她為驕傲。
半個世紀後,張愛玲在美國與劫後餘生的姑姑、弟弟通信,依然的,弟弟寫信向她要錢,她則回信抱歉地說幫不上他——依然是一樣的情節,禮節齊全的互相問候,伸手要錢,以及好聲好氣卻斬釘截鐵的回絕。這樣的大家族的落魄子弟,改朝換代了他們的故事依然有自己的脈絡,尋常的情節。男人們個個都在伸手要錢,一輩子都在伸手要錢。張愛玲的精明,則和《金鎖記》裡的曹七巧沒什麼兩樣,總之,要錢是沒有的。掄起煩難,她板著指頭也能訴苦諸多。
在《小團圓》裡,她寫她家的那些僕人們,那裏還保存著一個倫理的鄉村社會,有幫扶有依靠的。夜晚的廚房,長年橫七豎八的睡著人,總是有從安徽鄉下來的,僕人的親族鄉親人等。有一回,奶媽的兒子來上海找個餬口的工作,每天晚上坐在灶門口,由奶媽將殘羹剩飯熱了來吃,夜裡則睡在廚房地板上,如此,也是住了半年。這樣的細節,想來是刺激她的。這些窮苦的鄉下人,還是有著最本質的舔犢之情,鄉情倫理。而這些做主人的,飽讀經綸,腦子裡都是西來文明最表面的那一套冷酷的東西,錢攥得緊緊的,兒女親情都是累贅,為了錢,兄妹之間可以打官司,為了錢,可以被收買和背叛,直到彼此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而她的母親,則是五四精神的最強有力實踐者,她看不上丈夫,于是與之仳離。拋下兒女,過了自在瀟灑的一生,老死於異國他鄉。
然而,縱觀她們的際遇,沒有了大家庭的背景,她們每個人,猶如風中之燭,那樣的燃燒和自保,都是微弱而辛酸的。
姑姑從前喜歡這個弟弟,出門時常常和弟弟開玩笑,商量道,把你的眼睫毛借給我一晚上好不好?因為弟弟生得好看。
到了晚年張子靜的筆下,他和姑姑雖然同住上海,卻已經是半世未見,姑姑再婚和離世的消息,都是從報上得知的。
「不過姑姑對我始終有不同的看法,比較冷淡。她認為我一直在父親和後母的照管下生活,受他們的影響較深,和她及我姐姐走的是兩條不同的路,因此對我保持著一定的警惕和距離。她們還住在愛丁頓公寓時,一次我去看姐姐,兩人說話的時間長了些,不覺將近吃晚飯的時分。我姑姑對我說:」不留你吃飯了,你如果要在這裡吃飯,一定要和我們先講好,吃多少米的飯,吃哪些菜,我們才能準備好。像現在這樣沒有準備就不能留你吃飯。」我只好匆匆告辭。」
對此,張愛玲在《小團圓》當中這樣替姑姑的冷口冷面的狠心做解釋:「他小時候有一次病重,是楚娣連日熬夜,隔兩個鐘頭數幾滴藥水給他吃。九莉也是聽她自己說的。但是她這些年來硬起心腸自衛慣了,不然就都靠上來了。」——舔犢之情從前是天然都有的,只是世態炎涼,一層層灰一層層沙攙下來,積累得久了。那點真心都埋沒了。
張愛玲離開上海,約好和姑姑互不通信。她們都是洞察時事的人,唯有張子靜,混沌地奔走謀生,父親花光了所有的錢,裝聾作啞從來不提給他娶親結婚這樁人生大事,張子靜在揚州等地謀生,後來又在上海遠郊的中學教書,終其一生孤單一人。在張子靜的回憶裡,他重複地寫到張愛玲去國離鄉帶給他的傷心:「一九五二年我調到浦東鄉下教書。那時大家都忙著政治學習,我也較少回上海市區,和她見面的機會就少了。
那年八月間,我好不容易回了一次市區,急急忙忙到卡爾登公寓找她。姑姑開了門,一見是我就說:"你姐姐已經走了。"然後把門關上。
我走下樓,忍不住哭了起來。街上來來往往都是穿人民裝的人。我記起有一次她說這衣服太呆板,她是絕不穿的。或許因為這樣,她走了。走到一個她追尋的遠方,此生再沒回來。」
三
如她在書中招供的,這一生,令她為之受盡了熬煎,吃足了苦頭的人,便是瑞秋和邵之雍——她的母親,胡蘭成。因為,她愛他們。在她是個孩子的時候,她愛她的母親,她美麗的,行蹤自由,無法把握的母親;22歲她以這樣的一份熱情愛胡蘭成,直到他證明自己的不可愛。
究其根本,在生命的質地上,瑞秋和邵之雍——張愛玲的母親,張愛玲的丈夫胡蘭成,是一類人:漂亮的浪子,在人世間任意徜徉,帶著許多的才氣,許多可愛的行頭,她眼巴巴,熱忱地愛他們,兒時的張愛玲站在床頭,看母親為著出洋,帶著女僕整理行李,一樣樣精緻的小物件在傳遞……很多年以後,胡蘭成亦是一個帶著箱子輕快來去的男人,帶著他的公務、一身未了的、新惹的種種風流韻事。他在清晨出門,吻她,帶著風霜的氣息。他們都是在外頭的大世界里長袖善舞、風流倜儻的男女。
而張愛玲,終其一生,是個宅居在房間裡的女童。
看她寫瑞秋(母親黃逸梵),回國後在上海的公寓裡,總是有下午茶,西式的下午茶,鮮花,茶點,燈光,情調足夠,在約好的時間內按響門鈴走進來的紳士。這時候,女兒就需要出門去,讓出空間給母親和她的男友。她走在下午的樓頂平臺,風荒蕪地吹過,她轉來轉去,心裏激越地想著:是不是要從樓頂上一頭栽下去?才能向瑞秋表明—-她是真的不過意的!
她不過意花她的錢,住她的公寓,礙手礙腳地妨礙她重建新生活,瑞秋在信上給遠方的男朋友寫信,嬌滴滴地報告每天的生活內容,不外是聚會或畫畫,慈善籌款等等名媛的行徑。抱怨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讀書會。這樣的信件是既叫人難堪,又令人難過的,在她芳心柔曼,柔情似水的情感裡,巴不得自己沒有離婚的經驗,沒有一對仳離的兒女—–她的女兒個頭太高,性情太怪異,她的兒子飽受後母欺辱,被父親隨意撒氣,不能接受新式教育,漸漸地越長越猥瑣,一個兒時人人稱道的漂亮小男孩,到底沒有漂亮起來。她的後院的人生哀鴻遍野,情傷處處。男人被她吸引,又礙於她的失婚身份,始終定不下主意來娶她。然而,她活得很興頭,一徑扮演那個美麗的,富有的,未嫁的,有學識有才情的東方女子。她鋪排的錦繡場面,兀自將這個拖油瓶女兒,因無處安置而推得扁扁的貼牆而立——終其一生,張愛玲的內心,依然是那個惶惶然的童女。
她末了執意地還給母親二兩金子,這風流一世、先鋒摩登的女子,慌張申辯道:「虎毒不食子哎……」,她一生的種種先鋒行徑,至此,變成生怕女兒看不上眼的不堪,竟然如此哭訴道:「我那些事,都是他們逼我的……」這真是慘淡的景象,文中的九莉,張愛玲,在心裏淡淡應對:不要也沒有了,別的都沒有了。
她母親晚年在法國,臨死前寫信給她「如今就還想見你一面」——她沒有去。一個美麗而自私的母親,作天作地一輩子,老死異鄉。受夠她傷害的女兒沒有前往,去見母親最後一面——這樣的無情意的人生,看了實在是叫人駭然。連感想都無,只覺得一種平靜的瞭然,駭然。
和她同時代的楊絳,曾經在她的晚年頗為不屑地提及四十年代同在上海時的張愛玲,說她是沒有家教的女子。這話於人山人海的張迷,相當刺耳,然而,我們也不是不懂道理不體察世事的,怎麼說呢,楊絳是有道理的。然而,若張愛玲的家不曾分崩離析,有家長做主,她大抵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嫁給胡蘭成,也不會在香港任性地中斷她的學業。沒有一紙學位證書,讓她後半生在美國,求職過程一直不展眉。
她去游臺灣,深入當地人居住地,在市井街巷間看見一種當地土著用來蒸點心的竹製籠格,環環相套。她覺得此物驚艷,應該拿去紐約第五大道,給那櫥窗裡的花布裙衫系做腰帶,一定漂亮。張愛玲的研究者夏志清老人,曾數次嘆息張愛玲的一生不遇。他痛惜她的才華不曾有過機遇實踐。她從小就喜歡設計服裝,實在是應該去住在紐約,去第五大道開一家時裝設計公司。她應該住在曼哈頓,寫滾滾紅塵深處最繁華最鏡花水月的故事,那是她熟悉的世界,是她的志趣所在,她能洞悉一切,感受一切,描畫一切。然而,現實之中,這樣一個由心而發的,本份的願望,她從來沒有機會實現。她一直在自己不喜歡的地方生活,不停地搬家,從華府到西部,沒有一個地方是她喜歡的。
在《小團圓》裡,她寫到九莉後來在美國嫁的那位丈夫,大抵是她生活原型中的萊雅吧。她認為他愛她只是因為他已經足夠的老,當年那個名校畢業,遊蕩於好萊塢的青年才子,當然是不會青睞這樣一個古怪,高瘦如鸕鹚的女子的。好在現實之中的萊雅十分愛惜她。
她寫到了墮胎的情景,虛弱的產婦躺在床頭,萊雅買回來一隻烤雞,自己吃,也讓她吃。她當然是吃不下的。這簡直是太折磨人的細節,一個墮胎的產婦,沒有任何湯水的滋補,只是一隻油汪汪的美式烤雞,木渣渣的肉,吃下去賴以活命。
有在美國的張迷有幸讀到萊雅的晚年日記小札,記載他每天下午離開公寓出門去散步,無論風霜雨雪天,為著給張愛玲留出獨處的幾個小時的寫作時間。他們的食物很簡單,最高頻率出現的是義大利披薩餅。
在那個時候,六十年代初期,去紐約生活是她的夢想。她雄心勃勃的規劃過,電影編劇,英文小說出版,她的紐約夢。然而,丈夫隨即中風,臥床不起,喪失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她伺候病榻之前,所有的夢想全來不及實現。
萊雅逝世後,她則全然成了一個避世的隱者。
張愛玲的晚年,根據她的遺囑執行人林式同的文章,那是一個隨手搬家,所有器物都可隨身攜帶的晚年。她所有的文件都用一隻一隻大購物提袋裝著,一架攜帶型的梯子便於她爬高取物,這便是全部的傢俱,搬家時一臺出租車便可運完。她找房子不在意爐灶,因為她不會做飯,不用鍋碗瓢盆和灶具。她生命最後時期棲居的公寓裡,唯有一架烤箱,拿來熱點簡餐,吃的食物都是最方便的那種,類似美國人的電視餐,吃完了連餐具一併扔掉。因為營養不夠,于是喝牛奶補充。她的牙齒全都壞了。因為她一直吃得很壞。饒是如此,她也始終不曾學會做飯。丈夫死後的那些年,她輾轉在荒涼的美國西部汽車旅館,躲避一種南美跳蚤,躲避熱情尋找她的人。我時常臆想,她的皮膚病,有沒有可能是飲食差,導致體內長期缺失某種維生素所致的皮膚抵抗力差呢?
公寓的房東逼著要張愛玲請人打掃衛生,清潔房間垃圾。這對於避世的張愛玲而言,有人要一週進出幾次,簡直是要她的命——當然是不肯妥協的,于是鬧到要重新搬家的地步。她給林式同寫信,要重新找房子。她晚年也基本不拆信,大抵舊友們對此都存一份雅意的擔待,他們並不計較。然而賬單她也懶得拆,按照美國人的規矩,她大抵是有被劃入信譽堪憂的危險罷。當然她不在乎。
她的身份證件全在搬家中丟失了,忍受這些不便,大抵是她的長處,然而不得不去補辦這些,的確是要她的命。她始終是怕人,怕俗世的瑣碎勞神耗損。
這樣生活的她,並不比她兒時長進多少,那個不會削蘋果,不會劃火柴,不認識路,在一間房子裡住了很久,並不知道電燈開關在哪裏的天才兒童。根本上,這是大觀園裡的女子,一個人跑到紅塵深處,真不知道是怎麼打發這一生的。
看她,總是讓我想到榮國府寧國府敗落後,那些流落的王孫小姐。曹雪芹被未完的小說裡,寶玉去做了更夫,長夜盡頭回到家,是不是便是這樣潦倒的棲身之所?沒有了溫暖的,宜悅的,湊手的,養神悅目的日常細節。那些茗茶,點心,熬粥的小火爐,鄉下送來的菜蔬瓜果,知根知底的貼心佣人的相伴……他們的生命趣味所在,便只用來頻頻回首,追憶似水流年。而現實中的一切,都是磨損的,讓人失卻尊嚴的俗世熬煎。
———-未完待續
作者提供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李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