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住宅哪些樓層最值錢 業內人士建議性價比

【新唐人2016年11月24日訊】大陸的住宅以多層或高層為主,不同樓層價格也不同。大陸的住宅絕大多數是樓房,主要分為低層(1~3層)、多層(4~6層)、小高層(8~11層)、高層(12層以上)和超高層(100米以上)5種類型。有業內人士建議民眾選房時注意樓層的性價比。

一般來說,大陸不同層數的住宅,各有利弊。比如,樓層越高,採光相對更好,但老人和小孩出行較為不方便;較低樓層出行更方便,但是易受周圍樓房遮擋,採光、通風相對較差。

業內人士認為,對於多層住宅(大多沒有電梯),3~4層是性價比較高的層數,也是多層住宅中價格最高的樓層,原因是既可以減少底層的潮濕與陰暗,也不必爬太多層樓梯。

高層住宅一般都有電梯。對於小高層,6~7層的性價比更高;高層住宅一般不宜選擇頂層。

也有分析說,樓層很高的住宅對身體健康並不適宜,比如,由於鋼筋混凝土結構會迫使電器設備的電波沿著樓房循環,相當一部分是往上走,直至頂層,所以高層住宅的居民容易出現頭疼、內心壓抑等反應。

大陸住宅集合化 平房幾近消失

大陸住宅建築的最大特點是集合住宅,所有城市地區都是如此,即兩個以上獨立家庭居住在同一棟建築內、共用出入口的住宅。

《中國名城》雜誌2012年7月刊登一篇題為《論我國住宅集合化的弊端與破解路徑》的文章,其中對比了中美住宅的整體區別。

文章中說,美國城鄉住宅多數是獨立住宅,集合住宅尤其是高層住宅只占極少數。美國人普遍認同的標準是,如果一套住宅中每個房間的使用超過1個人就算擁擠。

而大陸的住宅從1949年之後,新建住宅基本上不再有平房,逐漸出現集合化現象。

尤其是1990年代後期開始,隨著大舉開發房地產、拆舊蓋新的規模空前,如今市區平房住宅在各個城市基本消失。

大陸住宅特點存在弊端

文章中分析,大陸的這種高度集合化、以樓房為主的住宅特點,給居民居住帶來很大弊端,包括安全、資源利用、生活、社會交往等多方面。

在安全方面,公開資料顯示,大陸住宅的質量問題廣受質疑,並出現過多起相關事故甚至「慘案」,「豆腐渣工程」一詞就是因此而產生,即在建築工程中偷工減料所導致的建築物倒塌或不符合規定。

比如,2009年6月27日清晨,上海閔行區一棟在建的13層住宅樓倒塌,造成一名施工人員死亡。2011年,河南省鄭州市8棟主體已封頂的多層住宅樓,牆體用手一捏就碎。

2013年8月,雲南昆明西山區30棟樓房出現不同程度的傾斜,傾斜度最大的有20度左右,水泥地面也出現不同程度開裂。2014年8月,山西太原市一小區居民被迫搬家,因住宅樓牆體出現裂縫,整座樓向後明顯傾斜。2016年6月,貴州省一個月內發生3起樓房坍塌事件,造成20人死亡,多人受傷。

除了安全問題以外,由於上述質量問題導致住宅無法長期居住,也造成資源浪費。

另外,大陸住宅在拆掉平房、新建樓房的過程中,也存在資源浪費的問題。一些住宅只使用二三十年,還可以繼續利用,即被拆掉。

再有,居民大範圍居住在多層或高層住宅中,鄰居之間會在生活上有聲音、氣味等的互相干擾。人口密度過大,導致空間擁擠、交通堵塞。長期生活在集合化住宅中,也減少了居民之間的人際交往。

(責任編輯:李劍)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