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最具有代表性的文體就是賦。漢賦內涵非常豐富,包含宣化、諷諫、頌美、招賢等。
一般認為,《詩經》是漢賦的源頭,漢賦是詩的流變。漢朝在漢武帝手裡達到空前強盛,與漢武帝雄才大略相映襯的,是漢賦的成熟。賦大體是表現帝王的功德功業,言辭極富華麗,體制極富宏大,可以「抒下情而通諷諭」「宣上德而盡忠孝」,如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揚雄的《羽獵賦》、班固的《兩都賦》、張衡的《二京賦》等,基本上是這類作品。
尤其是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賦確立了「勸百諷一」的賦頌傳統,奠定了鋪張宏博的大賦體制。漢賦自司馬相如以後,主要內容都是歌頌王朝聲威和氣魄,後代的賦家沿用不改,於是形成了一個賦頌傳統。
司馬相如才華橫溢,其作品在他生前就很有影響。據說,漢武帝讀他的《大人賦》,有飄飄然凌雲而飛的感覺;漢武帝為了保全他的著作,還曾派專人去相如家中收集。司馬相如富有傳奇性,尤其是與漢武帝的緣分,為後人津津樂道。
漢武帝與司馬相如
漢武帝本身就是漢賦大家,對於漢賦作家更是極力招攬,一即位就安車蒲輪徵召已經告老還鄉的漢賦名家枚乘來京,枚乘不幸死於半路上,又徵召枚乘之子枚皋進京「待詔」。枚皋為名家之後,自己同樣也是漢賦名家,對司馬相如卻非常敬重。
《漢書‧枚乘傳》附枚皋傳記載:「皋賦辭中自言為賦不如相如。」一時之間,漢賦名家如東方朔、枚皋、嚴助、司馬相如等,均聚集到漢武帝身邊,獲得重用。國家有甚麼大事,如巡狩封禪、遊獵宴饗,漢武帝便讓這些漢賦名家作賦以彰顯其事。
漢武帝與司馬相如的緣分就是從賦開始的。
據司馬遷《史記》記載,「居久之,蜀人楊得意為狗監,侍上(漢武帝)。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上驚,乃召問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諸侯之事,未足觀也。請為天子遊獵賦,賦成奏之。』上許,令尚書給筆札。相如以『子虛』,虛言也,為楚稱;『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為齊難;『無是公』者,無是人也,明天子之義。故空藉此三人為辭,以推天子諸侯之苑囿。其卒章歸之於節儉,因以風諫。奏之天子,天子大說。」
這裡是說,蜀人楊得意擔任管理皇帝獵犬的官員,得以侍奉漢武帝。有一天,漢武帝無意間讀到《子虛賦》,不禁拍案叫絕,大為讚賞,他以為能寫出這樣好文章的人可能已經作古,遺憾不能與作者一席談,以「獨不得與此人同時」為恨。
漢武帝身邊的楊德意馬上說:「陛下,寫這篇賦的人是臣的同鄉司馬相如,現在成都閒居。」
漢武帝聽了又驚又喜,馬上派人召司馬相如來京。司馬相如到了京城之後,漢武帝接見了他,問他《子虛賦》是不是他寫的。司馬相如回答說:「是的,《子虛賦》正是臣寫的。不過,那是寫諸侯的事,並沒有甚麼了不起。若准臣陪陛下遊獵,臣可寫出天子遊獵賦獻給陛下。」
漢武帝讓尚書賜給司馬相如筆和簡帛,安排住處,給以禮遇。第二天,漢武帝帶司馬相如等人去上林遊獵。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武帝始換上戎裝,率領大隊人馬去長安城西南一帶打獵,吾丘壽王為之規劃區域界限,擴大上林苑,為天子遊獵行樂之地。
司馬相如親眼見到天子遊獵的場景,不久就寫出了《上林賦》,呈獻給漢武帝。《上林賦》內容上與《子虛賦》相銜接,但更見風采,其題旨是以「子虛」為空言虛語,用來稱說楚國之美;「烏有先生」,意思是「哪有此事」,用來替齊人詰難楚國;「無是公」,即沒有此人,用來闡明天子的道理。這三個人物,互設問答,彼此唱和,縱橫鋪寫,憑空假藉這三個人做文章,用以推想天子、諸侯的苑囿遊獵之事。賦的末尾一章歸結於節儉,用以諷諫天子。漢武帝讀了,十分高興,封司馬相如做了郎官(帝王的侍從官)。
《子虛賦》與《上林賦》,在被編入傳世《文選》時,被合成一篇,名為《天子遊獵賦》。王世貞《藝苑卮言》稱:「《子虛》、《上林》材極富,辭極麗,而運筆極古雅,精神極流動,意極高,所以不可及也。」
司馬相如從武帝到長楊宮打獵,目睹武帝登山涉水,率先追逐野獸,即上疏勸戒,認為這樣做很危險,應避免不測之禍,「雖萬全無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武帝讀過《諫獵書》後,既誇讚司馬相如以情相諫,又將其作為美文欣賞。
據班固《漢武故事》記載,司馬相如與漢武帝關係密切,好到可以商量交換文思:「上少好學,招求天下遺書,上親自省校,使莊助、司馬相如等以類分別之。尤好辭賦,每所行幸及奇獸異物,輒命相如等賦之。上亦自作詩賦數百篇,下筆即成,初不留意。相如作文遲,彌時而後成,上每歎其工妙,謂相如曰:『以吾之速,易子之遲,可乎?』相如曰:『於臣則可,未知陛下何如耳?』上大笑而不責也。」
中國歷代皇帝中,漢武帝的文章可以稱得上非常出色。他的詩作《瓠子歌》、《天馬歌》、《西極天馬歌》、《李夫人歌》、《思奉車子侯歌》、《柏梁台詩》等等,氣勢磅礡,頗有王者之氣,被徐禎卿《談藝錄》譽為「壯麗鴻奇」。《秋風辭》影響很大:「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漢武帝是西漢唯一一位有辭賦作品傳世的皇帝。《漢書‧藝文志》載:「上所自造賦二篇。」顏師古注云:「武帝也。」這二篇賦中的一篇應是《漢書‧外戚傳》載錄的《李夫人賦》,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悼亡賦的開山鼻祖。明人王世貞以為其成就在「長卿下、子雲(楊雄)上」(《藝苑卮鹽》)。@#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王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