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來第一人 張大千一生傳奇

2015年5月10日是一代畫師張大千先生誕辰116年之日。張大千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居士,四川內江人,生於1899年5月10日,卒於1983年4月2日,享年85歲。其畫風自成一格,成為近代繪畫史上一大家。他一生充滿傳奇,曾入寺為僧、赴日學染織,並在戰亂中遠赴敦煌臨摹壁畫等。他與齊白石並有「南張北齊」之譽,被徐悲鴻譽為「五百年來第一人」。

張大千的藝術,寫意、工筆、水墨、設色,無不擅長,凡山水、花鳥、人物、走獸,無一不精,集文人畫、作家畫、宮廷畫和民間藝術為一體,而且雅俗共賞。他兼能書法、篆刻,對詩詞、鑑賞、畫史、畫論亦有精湛的研究。他畫荷花和海棠及工筆人物,獨樹一幟,俱臻妙境。

張大千從小隨母親學畫,1917年與兄長同赴日本京都,學習繪畫及織染工藝。1919年返上海,拜曾農髯、李梅庵為師,學習詩文書畫。他從臨摹開始,大量學習古人的技法。從清代石濤到八大、陳洪綬、徐渭等,進而廣涉明清諸大家,再到宋、元,最後上溯到隋唐。歷史上許多人臨摹的畫一般只能臨其貌,並未能深入其境,而張大千的臨摹卻神似可亂真。

1941年他赴敦煌臨摹了石窟壁畫後,畫風轉呈豐麗細潤,嗣後成立一己風格,氣韻高雅,筆精墨妙,深得文人畫神髓。晚年畫風再變,好用青及水墨作大潑墨。蒼莽不羈,淋漓盡致。

張大千的畫作包羅萬象千變萬化,這與他深厚的文化內涵及傳奇的經歷有著密切關係。

被綁架後轉而做草莽軍師

1916年,18歲的張大千隨著一夥商人從內江老家赴重慶求精中學上學。不料途中被一夥強盜捉住。強盜頭目要他寫家信,跟家人要一千塊大洋來贖人。沒想到頭目看了張大千寫的信後改變了主意。原來張大千寫得一手好字,頭目轉而讓張大千做了「山寨軍師」。在山上度過了約百天,一次趁強盜傾巢出動去做一宗「大買賣」時,張大千拿了自己的東西,將頭目賞給他的全部錢物放在顯眼處,並留下張字條後,下山逃回家。

出家百日得「大千」名號

21歲時,摯愛的青梅竹馬兼未婚妻因病往生,張大千從日本兼程到上海,由於兵荒馬亂,沒能及時趕回四川老家見她最後一面,他因傷心欲絕而萌生遁世之念,不顧家人反對,跑到松江縣禪定寺出家。主持逸琳法師為他取法名「大千」。後因張大千不願接受燒戒,最終離開寺廟。後由二哥善孖從上海將他抓回四川成婚。此後他雖然沒有再去當和尚,但是「大千居士」的名號,卻一直延用。

遠赴敦煌 再現隋唐藝術

1941年,42歲的張大千,遠赴敦煌,花了三年的時間臨摹敦煌壁畫,希望再現隋唐時期藝術的輝煌。

莫高窟千佛洞矗立在風沙大漠中達千年之久,其殘破境況目不忍睹。張大千率領門人弟子辛苦工作了整整五個月時間,給岩洞清沙並將壁畫編號,共編了309個洞。

張大千臨摹壁畫追求「原型原色」,即臨摹品與原壁畫大小比例相同,並恢復壁畫原始鮮艷的色彩。這時面臨的問題是畫布和色變。壁畫最大者達十二丈六尺。當時他帶的畫布尺寸相差太大。為此,張大千專程到青海塔爾寺請來藏族畫工製作畫布,同時又在當地購買了數百斤的藏藍(石青)、藏綠(石綠)、硃砂等礦質顏料,還使用大量金粉、珍珠、翡翠等貴重原料以保證色澤純正艷麗。

千年古畫,由於年代久遠,加之風吹沙打,畫面色彩多有褪變,為了追求歷史真實,恢復絢麗壁畫的本來面目,張大千詳細考察了大量歷史資料,加上自己多年的用色經驗及高超的古畫鑑賞能力,終於掌握其色變規律,讓脫落斑駁的敦煌壁畫重現光彩。

張大千的臨摹品完美地展現了壁畫原始的色彩,尤其是人物畫像的服飾冠帶等,更是鮮艷異常、質感極強,令無數觀眾讚歎不已。

張大千投荒萬里,刻苦精研,摹得各朝壁畫近三百幅。1943年8月14日,《張大千臨撫敦煌壁畫展覽》在蘭州隆重開幕,展出21幅作品,最大者高一丈、寬一丈九尺。回到成都後,《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於1944年1月25日開展,展出44幅作品,同時展出的還有敦煌壁畫、彩塑的巨幅照片20幅,真實再現了敦煌藝術的壯麗風采,參觀人士莫不歎為觀止。

「敦煌學」的首倡者陳寅恪先生讚歎道:「敦煌學,今日文化學術研究之主流也。自敦煌寶藏發現以來,吾國人研究此歷劫僅存之國寶者,止局於文籍之考證,至藝術方面,則猶有待。大千先生臨摹北朝唐五代之壁畫,介紹於世人,使得窺此國寶之一斑,其成績固已超出以前研究之範圍。何況其天才獨具,雖是臨摹之本,兼有創造之功,實能於吾民族藝術上別創一新境界。其為敦煌學領域中不朽之盛舉,更無論矣!」

自從臨摹敦煌壁畫後,張大千的畫作從宋元明清的儒家風格,一下子回歸北魏隋唐佛教藝術的金麗輝煌、法相莊嚴,當時佛教的僧侶藝術家以金碧輝煌的顏色、巨幅的創作構圖,對他的畫風產生莫大啟迪。

貧無立錐卻又富可敵國

張大千總是一襲長袍、長髯拂胸、紅光滿面、意氣風發,而且總是一邊談笑一邊作畫,並不時講解心得。喜歡美食的大千,只要興起,便親自下廚掌勺,做幾道拿手菜,讓客人弟子嚐嚐自己的手藝。據說他的拿手菜之一就是獅子頭。

張大千不僅好客,而且豪爽俠氣,古道熱腸,仗義疏財。他一生朋友很多,不論社會名流、軍政要員、文人雅土、戲曲家、廚師、司機,都有大千的朋友,而且均以誠相待,有求必應,有難即幫。

大千非常喜歡的一副楹聯是:「佳士姓名常掛口,平生饑寒不關心。」此聯是李拔可贈張大千之作。李拔可福建人,能詩,是商務印書館創辦人之一。此聯對張大千的平生為人,刻畫傳神。上聯表示他平生與人為善的胸襟,下聯是說他從不在意金錢,時富時貧,經常口袋裡不名一文。為接濟朋友、收購古畫,大千往往是揮金如土。他自己常言:「千金散盡還復來。」人說他「滿架皆寶,一身是債」,「貧無立錐,富可敵國」,就是對他既窮且富的生動寫照。

旅居各國 至死沒回大陸

大千先生生逢中華亂世,在政治的對立下顛簸浮沉,不過他始終拒絕與極權的共產黨妥協,雖然中共多方示好,他始終未再返回大陸。中共建政後,中共高層人物曾多次過問張大千的回歸問題。張大師對於中共官方的宣傳工作,能迴避則迴避,不能迴避,就左右週旋。

謝家孝在《張大千的世界》中記載了1956年中國商業代表團團長與張大千在酒宴上的一段對話。

團長:「上海一別,不知近況如何?」

張大千:「國破家亡,亡命天涯,哪有甚麼好日子過啊,欠了一身債!」

團長:「欠了多少債?」

張大千:「不多,二三十萬美金!」

團長:「人民政府可以代你還債,只要你肯答應回去。」

張大師:「我張大千一生,自己的債自己了。想當年在敦煌,我也欠了幾百條金子的債,人家說我發掘藝術有功,可以申請政府補助。我都不肯,我不管你說的是啥子政府,政府的錢是國家的,怎好拿國家的錢給私人還債?」

此事足見他的氣節。張大千留給世人的不僅僅是栩栩如生的作品,更兼具一位文化大師的堅持與風骨。他弘揚文化,開闊心靈的一生,值得當代人一番反省與思考。

文章來源:大紀元電子日報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