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被媒體接二連三的曝光,毒大米近來成了刺激國人神經的一大社會熱點。
5月16日,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公佈了第一季度餐飲食品抽檢結果,在對的18個批次的大米及米製品抽檢後,監管部門發現有8個批次的湖南大米鎘含量超標,比例高達44.4%。該消息一出,旋即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
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時隔不足一周,5月21日下午,廣東順德市監局通報了順德市場大米檢測的結果,居然又有9批次大米鎘超標。其中6批次是在雜貨鋪或百貨店銷售的湖南大米,品牌分別是馬壩油粘米、七裏香馬壩油粘軟米、仙桃香米、萬福馬壩銀粘米、萬福小農粘米。3批次是在加工廠內發現的來自江西、廣東樂昌的原料,來自江西的毒大米有2批次,品牌分別是天香粘米和「禦福園」緣緣豐米,來自廣東樂昌的毒大米品牌是秈米。目前,順德已立案8宗,要求企業召回問題大米3513公斤,扣押毒大米20公斤。
其實,早在一個多月前,《南方日報》就曾以「湖南問題大米流向廣東餐桌」為題,報導過湖南鎘超標大米進入廣東市場的消息。該報導稱,2009年深圳市糧食集團有限公司從湖南採購上萬噸大米,經檢驗,該批大米品質不合格,重金屬鎘含量超標。
有關「鎘米超標」的新聞之所以會一石激起千層浪,實因超標鎘米的危害不可小視。
諸位知道嗎,鎘是一種重金屬,化學符號Cd,在元素週期表中名列第48位。由於它對人體危害極大,有人把它稱作「48號魔鬼」。醫學研究表明,鎘主要在肝、腎部積累,並不會自然消失,經過數年甚至數十年慢性積累後,人會出現鎘中毒症狀。鎘的拿手絕招是先損壞人體的腎功能,讓骨骼生長代謝發生障礙,進而使骨骼出現各種病變,像骨痛病、軟骨病、骨質疏鬆。
鎘米的危害最早於上世紀60年代在日本被發現。日本由於開礦致使鎘嚴重污染農田,農民長期食用污染土壤上的稻米導致鎘中毒,患者骨頭有針紮般劇痛,口中常喊「痛啊痛啊」,鎘中毒因此被稱為「痛痛病」,情況最嚴重的患者身上曾同時出現100多處骨折。日本「鎘米中毒」事件,曾被國際衛生組織列為上世紀8大公害事件之一。
由此看來,國人對大米鎘超標的擔憂和恐慌可以說完全在理。
更令人不安的是,目前國產大米中超標的重金屬遠不止是鎘,鎘超標的大米也遠非產於湖南一地。2002年,農業部稻米及製品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曾對全國市場稻米進行安全性抽檢。結果顯示,稻米中超標最嚴重的重金屬是鉛,超標率28.4%,其次才是鎘,超標率10.3%。5年之後的2007年,南京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教授潘根興和他的研究團隊,在全國6個地區(華東、東北、華中、西南、華南和華北)縣級以上市場隨機採購大米樣品91個,結果同樣表明:10%左右的市售大米鎘超標。他們的研究後來發表於《安全與環境》雜誌。多位學者表示,基於被污染稻田絕大多數不受限制地種植水稻的現實,10%的鎘超標稻米,基本反映當下中國的現實。 中國年產稻米近2億噸,10%即達2000萬噸。
真所謂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誰能想像的到,中國每年生產2億噸大米,其中居然有2000萬噸鎘超標。大米是中國人的主食,這得危及多少人啊?後果何其恐怖!
想當年,計劃經濟時代城市居民的口糧都是定量供應的,一個月不過二三十斤的指標,很多人不夠吃,尤其是正在發育的年輕人。而在農村,由於大部分糧食都被政府收購了,吃不飽的人更多。三年大饑荒時,全國餓死的少說有三千萬人。當然,改革開放30多年後的今天,吃不飽早已成為歷史,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只要你吃得下,直管放開肚皮吃,可以說想吃多少就有多少,但荒誕的是,沒想到這時你卻不敢放心大膽的吃了——市場上毒大米氾濫成災,除了專家,有誰能搞清吃下去的大米是否安全?一不留神,你可能就把超標的鉛、鎘和大米一塊吞下去了!
這種情況下,如何遠離毒大米當然也就成了壓在國人心頭的一塊巨石。有人推測,繼赴港搶購奶粉後,出境買大米或許將成為下一個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有效手段。如果這一幕發生,那將是何等荒誕諷刺的畫面,即便這一幕沒發生,一邊吃飯一邊卻經常疑惑著吃下去的是不是安全的大米,這樣的日子不也同樣的荒誕諷刺嗎!
一個堂堂的產稻大國,發展來發展去,沒想到發展到今天居然連無毒大米都成了稀罕之物,這樣的現實是不是很魔幻?中國政府一直都在宣稱改革開放使國人的生活水準得到了如何顯著的提高,如果今天我們不僅能夠吃飽,而且吃的放心,那當然沒話說,可實際上呢,米飯雖然是不愁沒得吃了,大家吃的卻越來越提心吊膽了。連基本的安全都不能保證,這樣的生活水準能說是顯著提高了嗎?如果領導同志們從今天起不吃特供米,改吃毒大米,我不知道這種漂亮話他們還能輕鬆自如的說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