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1月17日訊】(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7日電)中研院研究員鄭泰安研究顯示,台灣20年來憂鬱症與焦慮症患者比例倍增,與失業率走勢相當;學界認為,所幸自殺率已經下降。
鄭泰安受訪指出,他將年齡、性別、教育程度、身體疾病等因素的影響力加以控制之後,憂鬱症和焦慮症隨時間增加的趨勢仍然明顯,也與失業率、離婚率、自殺的長期走勢相符合。
他認為,從1990到2010年,憂鬱症和焦慮症的盛行率從11.5%提高到23.8%,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台灣的社會救濟制度不夠完備,失業的人固然心情不好,有工作的人也擔心飯碗不保,可能寧可減薪,也不願被裁員。
他建議政府不妨召開國是會議,在追求經濟成長之際,也考慮賺錢要付出多少代價的真實發展指標(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 GPI);此外,增加對國民心理衛生投資,預防並減少心理疾病惡化與自殺。
中山醫學大學校長、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前理事長賴德仁指出,鄭泰安研究顯示國人自殺率在2005年下降,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統計也如此,這顯示自殺防治有成效。
賴德仁指出,很多因素會造成精神疾病,經濟因素只是其中之一,這10多年來,各界致力精神疾病去污名化,鼓勵患者就醫治療,這可能也使得憂鬱症和焦慮症患者比率增加。
他認為,心理衛生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長期工作,例如推廣運動可以紓解壓力,需要時間才能形成風氣。衛生署促進心理衛生的人力少,地方政府對心理衛生的重視不足,人力及物力都需要加把勁。
本文網址: //www.ansado.com/b5/2012/11/17/a798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