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9月11日訊】【導讀】真實的蔣介石雖然並非道德完人,也非聖人,然而卻不失為一個仁心有餘的正人君子,堂堂正正的英雄偉人。他的一生時而波瀾壯闊,時而波濤洶湧。本來他完全可以引領中國人民走出受列強欺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業。不幸的是,由於邪惡至極的共產黨惡魔的強力干擾,竟致壯志未酬身先死,以致大陸中國人民迄今仍真正生活在毫無法律保障,沒有自由,沒有人權的水深火熱,道德淪喪的罪孽深淵之中。
本書根據英美各大學歷史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的相關二十餘部專著綜合編譯 ,著重參考了日本中日關係專家Keiji Furaya的經典名著《蔣介石:他的生活與時代》,張戎女士之《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辛灝年博士之《誰是新中國》和美國專家喬納森之《蔣介石大元帥和他丟失的國家》與《一個偉大的強國興衰史》,及大量相關專題論文。作者在大量研究中日雙方歷史檔案及精研蔣介石眾多演說,信件,日記的基礎上撰寫了此部宏篇巨著,內容詳實,論據充分,立論客觀公允,是西方包括漢語世界研究中國現代史和蔣介石的權威經典著作。書中披露的大量真實史實,對還原蔣介石和中華民國史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
(接上期)
六十四 國聯與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爆發時,蔣介石正在南昌指揮第三次圍剿共匪。九月二十日蔣在日記中寫道:「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業已啟動戰端,未達計劃目標不可能停止,自此東亞無寧日」。蔣介石緊急離南昌返南京,於九月二十一日召開軍政緊急會議。他說,「在內亂及未作好準備的情況下,中國不宜與日本展開全面戰爭」。他認為「中國應當首先向國聯申訴呼籲正義。我們必須團結一致,組成抗日統一戰線,必須冷靜和堅定,如果和平解決的所有希望皆已落空,必須準備拿起武器自衛」。(注一)此說證實了前述中日問題研究專家的說法,抗日統一戰線的想法實際上是由蔣介石最早提出;毛澤東實際上是在一九三六年抵延安后,依蘇聯及共產國際的強硬指令被迫接受抗日統一戰線的,但毛始終陽奉陰違;王明倒是真心實意想執行共產國際指示。
中國向國聯申訴
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一日中國駐日內瓦代表肖克,按國民政府指示,正式向國聯秘書處遞交根據國聯憲章第十一條抗議日本侵略的申訴書。要求國聯委員會召開緊急會議,以便作出維護國家安全的明智而有效的舉措。他指出:日軍未經任何預警,不僅軍事佔領瀋陽,安東等城市,而且侵佔鐵路沿線地區。他要求國聯依憲章授權立即採取有效措施,制止日本使局勢惡化的進一步侵略,以維護國家安全,並裁決國家賠償的數額。
國聯衛生委員會主任LWR由宋子文陪同拜訪蔣介石,他對局勢表示樂觀,相信國聯施壓將足以迫使日本撤軍。蔣卻不樂觀,不相信日本會輕易撤軍。「我了解日本人,知道日本人的心理,他們寧可讓東京和日本群島被摧毀,也不願撤離滿洲。」當晚蔣在日記中寫道:「隨著日本侵略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業已開始,我懷疑世界政要是否已意識到此點?」前述蔣介石早在一九二八年八月便準確預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將由日本引發,可見蔣介石的政治與軍事敏感性相當強。
次日,國聯安全委員會召開緊急會議討論中日衝突。中國代表向會議宣讀了局勢惡化的最新進展情況,根據局勢的嚴重性,要求啟動適用憲章。日本代表(前駐華大使)辯稱日軍的行動,包括佔領部分城市,是自衛性質的;他宣稱該事件是地方性的,日本政府已正式命令日軍司令採取措施防止衝突擴大。他向國聯保證日本無意使局勢惡化;並結論道,他堅信經中日雙方政府直接協商,可以達成和解。他警告說國聯的過早干預只會刺激業已過激的日本輿論,因而妨礙局勢的和解。日本辯稱之日本東關軍的軍事行動完全是自衛性的,當然與不容置疑的事實不符,日本抗辯的理由,從未被其他國聯安全委員會成員國接受。「我不認為任何自尊的國家會同意與一個軍事佔領其領土的並要求外交談判的國家舉行外交談判」中國代表肖克當場回敬道。並重申國聯委員會應當命令日軍立即撤回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以前的局面。
國聯主席亞歷山大(西班牙人)分別向中日政府分別發出緊急呼籲,雙方應保持克制,不採取任何會進一步擴大或損害和平解決爭端的行動。
蔣介石視此為中國外交的一個轉折點。二十三日張學良的副官,汪福林將軍面見蔣介石,蔣表示期望國聯能幫助中國收復失土,萬一國聯調解失敗,中國將不得不與日本決一死戰。因此南京政府回復國聯呼籲,中國政府承諾克制,不採取任何不利解決的行動。同時指出東北局勢隨時繼續惡化,因此要求國聯迅速採取行動。
日方則繼續狡辯稱其自衛性質,東關軍僅在確保其安全的必要限度內保護鐵路和日本國民的安全。日本政府回復國聯稱:「堅定地尋求防止局勢擴大的目標,事實上已撤回大部分軍隊至鐵路區域。僅少量軍隊留在瀋陽和吉林,少數士兵在其他據點。國聯應相信日本的誠意。
在九月二十五日舉行的第四次會議上,日本代表再次建議與中國政府直接協商。他警告國聯不要過早干預,否則將使業已改善的局勢朝相反方向發展。中國代表提請國聯注意,日軍在滿洲已遠離其宣稱的爆炸地點。再次敦促國聯立即採取措施,確保日軍完全撤回九月十八日以前的地點。提議按先例由國聯指定並授權組建一個觀察監督小組,監督撤軍並向國聯報告。
滿洲危機爆發時正值世界經濟危機期間,日內瓦人士皆被經濟危機所困,因此對滿洲危機未予應有的重視。而且國聯受英國和法國支配,英國和法國皆無任何意願捲入反日。他們從未有過意願為和平事業採取聯合行動。他們僅是滿足於敦促日軍迅速撤軍。
在九月二十八第五次會議上,中國代表報告了一系列日軍嚴重使滿洲局勢惡化的行動。他再次強調指派調查團的必要性。九月三十日,國聯安委會一致決議呼籲中日恢復正常關係,敦促日軍撤回鐵路區,以保護日本國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要求兩國政府避免採取任何會破壞和平和兩國良好理解的行動。據此,下次會議定於十月十四日舉行。中國代表在接受決議的同時聲明:當完全重建秩序后,中國政府保留依國聯憲章的權利,將繼續尋求國聯協助,確定雙方的責任與賠償事宜。
危機加重
國聯一九三一年九月三十日決議未產生效果,希望恢復中日兩國關係很快即被日軍繼續推進而粉碎。事實上日本少壯派軍國主義分子吞併滿洲的計劃密謀已久,早在九一八事變前半年,參謀部已制定吞併步驟:(一)利用中國叛徒建立一個親日本的政權;(二)建立一個由日本控制的滿洲國;(三)日本完全吞併這個自治國。九一八事變后,關東軍參謀部軍官們意圖將此三步驟縮為一步到位。總參謀部第一部主任TatekawaYoshitsuga,建議他們緩行,分步實施。經激烈爭論,他們制定了具體行動計劃。Doihara建議建立一個五族共和國,其他人諸如Itagaki和Ishihara相信最實際的計劃是創建一個包括滿洲,交合,內蒙多民族的分離的,名義上在皇帝領導下的滿洲國。第一步將滿洲和內蒙分為五個軍事區,由五個願意做日本人傀儡的中國叛將控制。這一計劃被採納。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二日在瀋陽一家日本賓館召開了一個包括關東軍參謀長MiyakaMitguhara和Itagaki等陰謀家出席的會議。
會後陰謀家們立即行動,吉林守軍司令徐夏被捕后在日軍持槍指著胸口的情況下,宣布吉林獨立,並接受日本訓政。這是建立一個由日本操控的自治國的第一步。九月二十九日,南京照會日本,譴責日本的行徑侵犯了中華民國領土完整,日本政府必須負完全責任。日本外長BaronShidehara否認日本曾插手滿洲人民自已設立的政權;聲稱日本政府禁止日本國民參与此種運動,因此不應對中國人民自已的行為負責。不過,日本政府歡迎地方建立自治組織保護地方居民安全和日本駐軍的安全。不久其他中國叛將藏世義(遼寧),張清輝(哈爾濱),張海彭(陶南)紛紛宣布獨立。
東京最高軍事當局尋求制止關東軍介入政治活動。戰爭部長MinamiJiro在一封給關東軍司令Honjo上將的信中,警告關東軍在滿洲的政治活動,將給日軍遺留嚴重後果。總參謀部亦反對關東軍推動分裂活動,擔心引發蘇聯干涉。(注二)
滿洲的青年校官們卻未因此而有所顧忌。Itagaki,Doihara,Ishihara及其追隨者相信蘇聯忙於內鬥無瑕顧及東北,因而他們不讓國內的反對意見干擾其東北計劃。十月四日關東軍發表聲明:「各地正在進行的獲取政治獨立運動如火如塗,民眾歡呼帝國軍隊的寬宏大量,他們根本無意回復到先前的統治,滿洲和內蒙三千萬人民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很快將實現共存共榮。這是我們的道義責任,我們相信,各地新建的政權,很快將合併成一個單一政權。這將提供日本帝國一個良機實現睦鄰友好重建」。
此種孤注一擲使得戰爭部長,總參謀部別無選擇,只能支持關東軍。Wakatsuki內閣剛開始試圖限制關東軍的行為,亦被迫接受既成事實。
關東軍與前駐朝鮮總督Ugaki Kazushige上將和南滿鐵路總經理UchidaKosai結盟。關東軍司令Honjo於十月六日會見Ggaki時提出三原則:(一)將滿洲與蒙古和中國分離;(二)在關東軍控制下聯盟滿洲和蒙古;(三)將滿蒙置於名義上的中國人統治下。
此時日本的公共意見由於軍方宣傳已開始支持關東軍的侵略行動。最高軍事當局有效地使所有反對意見消音。
十月八日日本飛機向錦州(瀋陽政府臨時遷至此地)大規模轟炸,完全粉碎了和平解決爭議的希望。日本不但拒不履行國聯九月三十日之撤軍決議,反而進一步擴大戰端。十月九日國聯主席向中日雙方發電呼籲雙方克制任何可能使局勢惡化的行動。十月十三日國聯應中國要求召開緊急會議,中國代表Sze指出「中國自日本侵略始,一直未進行軍事抵抗,而是訴諸國聯,蔣介石委員長號召全國人民保持冷靜,不採取任何激化局勢的行動。中國之所以暫不抵抗,撤軍維持有尊嚴的沉靜,是因為中國是國聯忠誠的會員國,並相信國聯。中國對國聯寄予厚望,若國聯失敗,勢必危及所有的文明國家。各國勢必依賴各自武力捍衛其獨立和領土完整」。(注三)
十月二十二日國聯理事會通過一項決議:(二十四日投票除了日本外全體一致通過)中日雙方克制不採取任何會使局勢進一步惡化的任何行動,保證日本撤軍儘可能迅速回到鐵路區域內,撤離區的生命財產安全由中方保證。日本政府應開始撤軍並在十一月十六日前完成。中國政府應採取必要措施確保日軍撤離區內的生命財產安全。決議建議兩國政府立即指派代表具體安排撤軍接交。然後雙方直接協商解決爭議。
中國雖然對決議不滿意,未指明緊迫和急需解決的危險問題,但中方表示接受。在完成撤軍后,中方將提出責任和損害賠償問題。十月十六日蔣介石在政務會上說:「從中國人民的角度看,理事會決議遠未達到我們的期望。然而,由於該決議代表了國聯理事會全體成員的一致意志,我們毫不猶豫地接受之。我們希望和確信,通過採納此種解決,國聯將儘力確立國際正義,以便世界和平能得到確實保障。」(注四)
蔣介石深知中日遲早必戰,但由於中國仍處於四分五裂,軍閥割據共匪武裝叛亂,經濟不固的狀態,故不能輕舉妄動,否則不過是拿國家民族的命運賭博,故他暫時忍辱負重。一九三一年九月下旬全國三十家院校大學生組建了「抗日救國協會」選舉了五十位代表赴南京請願要求對日全面開戰。九月二十八日外長王世傑在南京中央大學被一群學生圍毆。學生們自發組織抗日示威遊行,共產黨趁機煽動熱血青年,製造社會動亂,以期推翻國民政府。
六十五 國家利益高於私情
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五日蔣赴南京參加國民黨會議,九十分鐘后他離開會場,並提交辭呈,宣稱「為了國家統一抵抗日本的利益,留給更有能力的人」。張學良正在飛往南京的飛機上聽到蔣辭職的消息后立即轉道飛回北京,並宣布辭去副總司令職。(注五)此時,宋慶齡代表莫斯科發給蔣介石一項建議:「用經國換取一名在上海被捕的波蘭共產黨員」。宋美齡認為應當接受該交易。(注六)蔣在日記中寫道:「我非常想念兒子,我不是個好父親,未能很好照料他」「我不知道如何善待吾兒,我感到遺憾。」最終蔣決定不作交易。「為了我兒子的緣故而損害國家利益不值得」。
南京國民黨代表大會表決百分之四十二支持蔣介石,百分之三十九支持胡漢民,百分之十五支持汪精衛。於是組建了以孫科為首,包括胡漢民,汪精衛和另三位將軍的新內閣。由於蔣介石的上海朋友們撤銷資助,南京政府隨即陷入財政困境。宋子文與蔣介石一道離任,各省領導人更加獨立。孫科失望之餘,指名缺席的蔣介石和胡漢民,汪精衛組成一個委員會處理危機。此時蔣已與汪在杭州市協商聯手並告訴孫科,汪已準備任行政院長,蔣復職任總司令。於是蔣、汪分乘飛機和火車赴南京。在前往中山陵途中,汪精衛不禁悲從中來痛哭失聲。蔣次日接受美國記者哈雷特(Hallett Abend)採訪時顯得自信心十足。胡漢民已被孤立,宋子文返回南京政府處理財政事力,陳立夫兄弟倆是蔣的鐵杆支持者,戴季陶全力支持蔣,黃浦系將官更不在話下。(注七)
注 釋
【注一】 Keiji Furaya, Chiang Kai-Shek His Lifeand Times, translated by Chun-Ming Chang, (St.John』s Universtity 一九八一)p.三二四。
【注二】 Keiji Furaya, Chiang Kai-Shek His Lifeand Times, translated by Chun-Ming Chang, (St.John』s Universtity 一九八一)p.三三一
【注三】 Keiji Furaya, Chiang Kai-Shek His Lifeand Times, translated by Chun-Ming Chang, (St.John』s Universtity 一九八一)p.三三三
【注四】 Keiji Furaya, Chiang Kai-Shek His Lifeand Times, translated by Chun-Ming Chang, (St.John』s Universtity 一九八一)p.三三五
【注五】 JonathanFenby, Chiang Kai Shek, China』s Senoralissino and the Nation He Lost (Carroll& Craf Publishers New York, 二零零四) P.二零五.
【注六】 Jonathan Fenby,Chiang Kai Shek, China』s Senoralissino and the Nation He Lost (Carroll &Craf Publishers New York, 二零零四) P.二零五.
【注七】 Jonathan Fenby,Chiang Kai Shek, China』s Senoralissino and the Nation He Lost (Carroll &Craf Publishers New York, 二零零四) P.二零七.
此文於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做了修改
(待續)
文章來源:百家爭鳴【郭國汀律師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