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8月31日訊】【導讀】真實的蔣介石雖然並非道德完人,也非聖人,然而卻不失為一個仁心有餘的正人君子,堂堂正正的英雄偉人。他的一生時而波瀾壯闊,時而波濤洶湧。本來他完全可以引領中國人民走出受列強欺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業。不幸的是,由於邪惡至極的共產黨惡魔的強力干擾,竟致壯志未酬身先死,以致大陸中國人民迄今仍真正生活在毫無法律保障,沒有自由,沒有人權的水深火熱,道德淪喪的罪孽深淵之中。
本書根據英美各大學歷史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的相關二十餘部專著綜合編譯 ,著重參考了日本中日關係專家Keiji Furaya的經典名著《蔣介石:他的生活與時代》,張戎女士之《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辛灝年博士之《誰是新中國》和美國專家喬納森之《蔣介石大元帥和他丟失的國家》與《一個偉大的強國興衰史》,及大量相關專題論文。作者在大量研究中日雙方歷史檔案及精研蔣介石眾多演說,信件,日記的基礎上撰寫了此部宏篇巨著,內容詳實,論據充分,立論客觀公允,是西方包括漢語世界研究中國現代史和蔣介石的權威經典著作。書中披露的大量真實史實,對還原蔣介石和中華民國史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
(接上期)
四十四 忍辱負重
日本人的傲慢與專橫早已超出國軍所能忍受的境地,中國軍隊已被徹底激怒,紛紛要求給日本人一點教訓。如果允許他們反抗,他們肯定會玩命了。但是蔣介石已決定在完成北伐統一中國以前,不捲入對外戰爭。因此他頂住外界和部下的巨大壓力,採取步驟將濟南衝突限於地方性事件,后通過談判解決。
五月四日下午,福古塔將軍派一位副官至蔣介石的總部,遞交信息稱日本人無意擴大衝突,福古塔將軍對國民革命軍並無惡意,並準備對中國革命援手。蔣對該信息表示滿意,但只能希望日本人通過停火和撤退行動來證明其善意。他深知日本人表面的計謀,以便從滿洲,朝鮮和日本增援,阻止國軍北上。在等待援軍到來期間,福古塔將軍鼓勵已退至德州的張宗昌的軍隊,對國軍發起反攻,僅是由於張的軍隊已被擊潰以致無力發起有效的反攻。
根據日方的資訊,五月三日東京總參謀部通知福古塔將軍增援部隊正在前往濟南,命令他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日軍已作出決定:從日本派出一個步兵師和一個鐵路工程師分遣隊,從滿洲派一個混合旅,從朝鮮派一支空軍增援山東日軍。由於塔納卡首相的黨(Saiyukai)在國會是少數派,他對總參謀部的增兵計劃猶豫不決,未予立即批准,等到五月八日批准增兵計劃時,濟南危機已經解決。
五月四日晚,蔣介石下令國軍越過黃河,因此避開了與日軍的大規模衝突。國軍有序撤離濟南,到次日下午,大多數部隊已越過黃河,日軍飛機向撤離的國軍投彈炸死炸傷好些北伐軍士兵。蔣本人直到五月六日早上才離開濟南,僅留下一支約三千人的分遣隊,由李延年團長在濟南城維持秩序,日軍發動數次進攻,但皆被成功擊退,堅守了兩天後,五月九日福古塔將軍面對這支英勇頑強的國軍,決定採用欺詐術,他通知李團長,允許國軍從東門安全通過,讓李軍離開去追隨蔣介石的總部。因此,五月九日晚李按雙方同意的協定,率軍從指定的城門朝北方撤離濟南。當疲憊不堪的國軍剛離城不到一英里的開闊地帶時,埋伏在路邊的日軍向毫無準備的國軍突然襲擊,李和部下被迫自衛反擊,最後僅五百餘人衝出重圍。依一九二八年六月七日調查報告,中國人在濟南事件中被殺害三千二百五十四人,傷一千四百五十人;日方依一九二八年十二月日本外交部向國會提交的一份報告稱日軍僅十五人死,十五人傷!
四十五 解決
五月七日,日軍第六師團參謀長古諾塔遞交給山東外事特派員趙世煊一份文件提出五項要求:(一)懲處涉及戰鬥的國軍軍官;(二)解除所有參戰國軍的武裝;(三)制止全國反日運動,國軍撤離濟南周邊二十英里及青-濟鐵路沿線二百五十英里;(四)撤空濟南附近兩個曾作為國軍堡壘的村莊。限趙十二小時內答覆。
熊向暉將軍授權答覆稱:國民政府擬認真考慮日方要求的同時,亦要求日本懲處日本軍官反中國人民和殘酷暴行的罪責。不過有關中國軍隊撤出濟南和青-濟鐵路線,中國政府不能被拒絕在他自已的領土上行使主權。
福古塔否決中國的答覆,視之為無誠意試圖解決衝突,並威脅說,如果蔣介石不滿足日本的全部要求,將採取「嚴厲的行動」。蔣派顧問何誠宣將軍與日本談判,日本人以何沒有必要的授權為由拒絕與何談判。
濟南中日軍隊的衝突,是日本首相塔納卡之對華「積極政策」(即強硬政策)的直接結果。蔣介石知道若北伐可能日本人會幹預,故派他的朋友與顧問張群將軍前往日本向儘可能有影響的朋友圈,解釋北伐不會影響日本的利益並應得到日本的支持。當張群抵東京時,濟南中日軍隊衝突已經發生。張立即與他的好友,時任日本外交部亞洲局主管的(Arita Hachiro),安排與日本首相面談。五月五日,張在會見首相時,建議應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衝突;塔納卡不予考慮。但當日軍在濟南的侵略和暴行受到世界關注時,塔納卡意識到福古塔做得太過份了,已給日軍榮譽蒙恥。首相於是通知張群,他已正式派日軍總參謀部情報部部長(MatsuiIwane)中將到濟南處理。張群立即回到中國,在唐家莊與(Matsui)會面。張與Matsui的談判曲析反覆,張指出:濟南衝突是日軍在中國領土上無理侵擾的直接後果。因此日軍應當撤出中國。Matsui則提出福古塔所提的五項要求。張堅持除非日本想通過適當外交渠道談判主要問題,中國將拒絕繼續談判。經長時間交涉,雙方同意正式舉行談判。最後於一九二九年三月二十八日由中國外長王世傑和日本駐華大使(YoshizawaKenkichi)正式簽署協定。(一)在簽署協定兩個月內日軍全部撤離山東;(二)損害結果將由一個中日雙方代表組成的聯合調查組的調查結果決定;對責任承擔者未言及,謀殺蔡公時事件隻字未提。如此嚴重的濟南衝突,本來會引起不可設想的嚴重後果,由於蔣介石的忍耐與政治藝術而化解,但是濟南血案將永遠成為日本軍史最不光彩的一頁。(注一)
四十六 北伐最後階段
濟南日軍干預僅阻礙了一個星期,北伐軍第一集團軍於五月中旬攻佔山東東北部平原。馮玉祥的第二集團軍已奪取德州,閻錫山的第三集團軍佔領了戰略重鎮張家口,李宗仁的第四集團軍與各軍協同正進軍北京。孫傳芳與張宗昌部已喪失有效抵抗,唯剩下東北軍張作霖部還在頑抗(一九二七年六月始張以北京作為他的軍政府首都)因此攻克北京指日可待。
在對張學良發起總攻之前,蔣介石認為有必要與他的主要同盟協商。五月十九日蔣抵徐州會見了馮玉祥和白崇禧將軍;五月底蔣又前往張家口與閻錫山交換了意見。
正當國軍逼近北京和天津地區時,日本塔納卡政府擔心其在滿洲的利益受影響,五月初日本前戰爭部長亞馬納稀(Yamanashi Hanzo)專程前往北京,勸張作霖將軍隊趁早撤離京津地區,張拒絕。五月十六日,日本內閣決定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戰爭擴大到滿洲。日本已準備盡其所能協助張作霖,在戰爭擴張到京津地區以前,將張的軍隊撤退至長城以南;但假如戰爭跨越長城以北,日本將毫不猶豫解除蔣介石和張作霖雙方的武器。基於這一決定,日本駐京部長(Tisguzawa)奉命向張作霖轉達下述信息:「戰爭已擴張到京津地區,要是戰爭繼續擴張至滿洲,日本帝國政府,為了維護滿洲的和平與安全,將被迫採取適當有效措施。」(注二)
質言之,日本已準備軍事干預中國內戰。然而張作霖仍然拒絕日本無理干涉中國內政。五月十八日,日本關東軍司令(Muraoka Chotaro)下令關東軍進軍錦州,解除任何可能進入滿洲的中國軍隊的武裝。這是未經東京塔納卡內閣授權的舉措,雖然通過總參謀長(SuzukiSoroku)將軍,告訴關東軍司令(Muroka)在調動軍隊到南滿洲鐵路區以外前,等待帝國批准,但帝國政府從未批准;因此關東軍被阻止執行該在錦州解除中國軍隊武裝的計劃。原因在於東京的擴張侵略政策,渴望吞併滿洲,受到國際公共輿論的譴責。五月十九日,美國國務卿佛朗克(Frank Kellogg)宣布中國保留有滿洲行政主權。儘管塔納卡政府奉行侵略擴張政策,還未到無視國際輿論的地步。(注三)一九二八年五月十七日-二十五日,張作霖動用二十萬大軍發起大規模反攻馮玉祥部。
注 釋
【注一】 Keiji Furaya, Chiang Kai-Shek His Lifeand Times, translated by Chun-Ming Chang, (St.John』s Universtity 一九八一)p.二四九
【注二】 Keiji Furaya, Chiang Kai-Shek His Lifeand Times, translated by Chun-Ming Chang, (St.John』s Universtity 一九八一)p.二五一
【注三】 Keiji Furaya, Chiang Kai-Shek His Lifeand Times, translated by Chun-Ming Chang, (St.John』s Universtity 一九八一)p.二五一
(待續)
文章來源:百家爭鳴【郭國汀律師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