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8月3日訊】【導讀】《列寧不為人知的秘密》是Richard Pipes 著,郭國汀編譯。理查教授是哈佛大學歷史榮譽退休教授;著有《共產主義的歷史》、《俄國革命》、《俄國布爾什維克政權》、《財產與自由》、《不為人知的列寧》等專著;曾任里根總統的蘇聯與東歐顧問。理查教授畢生致力於共產主義歷史研究,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歷史學家之一。列寧迄今在俄國大多數人心中是個偉大的革命家,是俄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第三名,然後歷史與時間最公正無情,是人是鬼,是混蛋,一切都將真相大白!
《列寧不為人知的秘密》
列寧因為是陰謀刺殺沙皇而被絞死的亞歷山大的弟弟,僅參加了一個相當無害的學生遊行示威活動,抗議大學的規則,結果被大學開除。而且被禁止投考任何其他大學,因此仇恨沙皇專制與革命的種子在他心中發芽。
斯特魯威(Struve )一八九零年代與列寧經常交往,他回憶說:「列寧的主要性格是仇恨。列寧接受馬克思理論是因為發現其與他內心主要性格相符。階級鬥爭的理論,毫不留情地徹底毀滅敵人,與列寧對周邊現實的情感相吻合。他不僅仇恨既存的沙皇專制和官僚體制,及秘密警察無法無天的任意統治,而且仇恨自由和資產階級。」
列寧是典型的敵我思維型,沒有妥協精神。一九零四年托洛斯基便將列寧與羅伯斯比爾進行類比。他們均只有「我,我們與你,你們;友/敵兩分思維」。這種激端思維導出兩個重要後果。其一,列寧視政治為戰爭關係;他曾定義和平為「為了戰爭而進行的喘息」。這種思維使他除非出於權宜之計不能妥協;其二,不能寬容異議,列寧視非其同黨的任何人和團體皆為事實上的敵人,因而是一種威脅,必須使之閉口和鎮壓。列寧完全不能容忍批評。
列寧有極強烈的殘忍傾向。他處死成千上萬的人冷酷無情,非常熟悉列寧的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指出「列寧對人類幾乎無興趣,他唯思考黨、群眾、國家。。。」
一八九三年列寧移居聖彼得堡,表面上是執業律師,實際上從事職業革命,經與一群年青的馬克思主義知識分子交往,他們勸說他放棄人民意志黨,社會主義革命黨的前身即為人民意志黨,列寧的兄長亞歷山大是人民意志黨的骨幹之一;後來列寧才成為社會民主黨最終分裂成布爾什維克黨。
一九零二年列寧在《怎麼辦?》中提出:工人若任由其自已發展無法革命,只會導向資本主義;除非由一個社會主義革命黨領導,革命黨必須有高度組織紀律且職業化。由於工人必須養家糊口,不可能專職革命,故領導革命的重擔就落到了社會主義知識分子身上。因而共產黨實質上是以工人的名義而無其授權。據此理論,列寧試圖將一九零三年成立的社會民主黨改造成高度集權,上級指令,下級必須無條件執行;由於社會民主黨反對,故列寧在黨內吸引一批追隨者,組建自已的派別,在一九零六年始分為布爾什維克黨和孟什維克黨。只到一九一二年,兩派名義上同屬社會民主黨,
一九零七年布爾什維克黨僅四万六千一百人,孟什維克黨有三万八千二百人;俄國總人口卻達一億五千萬人,約有二百萬工人,產業工人僅佔一半左右,其餘大多是季節性工人。但到一九一零年,按托洛斯基估計,布黨與孟黨兩派僅剩下不到一万人。布黨主要是俄羅斯人,孟黨主要是喬治亞和猶太人及非俄羅斯少數民族人。一九零七年第五屆黨代表大會,百分之七十八点三布黨是俄羅斯人,而孟黨僅百分之三十四是俄羅斯人。兩派知識分子均占絕大多數。
俄國社會民主黨與西方馬克思主義者一樣,視農民為小資產階級和反動階級;列寧反對民族主義而主張同化主義。但他否決解決民族問題諸如聯邦或文化自治。他的民族政策是要麼全部要麼是零。亦即,要麼同化成俄羅斯,要麼分離成獨立國。他對於農民獲得土地,民族自治僅是當作權宜之計。
布黨由於是職業的,故需要大量金錢。布黨的經費主要來源:一是來源於富人,律師,工程師,醫師,銀行家及政府官員的資助;其二是搶劫銀行。一九零七年在提夫里斯布黨搶劫銀行十二万五千盧布,在外國兌換本票時,被警方偵破,致使不少布黨劫匪被捕,包括後來成為外交部長的馬克新利維諾夫。有一次布黨連威脅帶誘騙將一個同情馬克思主義的富翁擬資助社會主義革命黨的十萬盧布硬搶到手。孟什維克黨領導人馬托夫指證:此種搶劫犯罪使得布黨能夠支付其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黨組織每月一千至五千盧布。而合法的社會主義革命黨每月的經費不超過一百盧布;第三,德國政府的的資助。列寧與德國私下交易出賣國家利益換取德國政府大量財金資助並用此基金支付工資和出版布黨報紙。
俄國秘密警察與革命者既鬥爭又合作。秘密警察滲透入所有的革命黨。列寧則戴著手套(即通過線人和第三人而列寧自已從不親自操作)與秘密警察交易。秘密警察熱衷於促使社會民主黨和其他革命黨的分裂,使之內部樹立山頭。除了收集情報組織活動外,其主要職責在於促使反對派內部關係惡化,主要人物之間相互衝突。警方利用列寧對孟什維克的敵意,加劇雙方的緊張,從而減輕其危險性。為此目的,線人馬利諾夫斯基(Roman Malinovskii)打入布黨,深受列寧賞識與信任,並成為布黨在杜馬(議會)的主要發言人。警方予之資金讓他發行列寧的星火日報,並選任了一個線人任編輯。列寧憤怒地否決孟什維克與社會主義革命黨人揭露馬利諾夫斯基是警方線人,甚至當其真相暴露后(注一)。
一九一三年一月,在巴爾幹危機期間,列寧致函高爾基:「奧俄開戰將極有利於東歐革命,但是奧皇約色夫(Franz Joseph)和沙皇尼古拉二世不太可能予我們此種驚喜。」在一戰爆發時,列寧還給他的情婦伊內莎(Inessa Armand)郵了一封賀卡稱:「我的親愛的最親密的朋友,致意俄國革命啟動」!因為列寧期望戰爭使工人、農民和士兵反叛,進而變國際戰爭為內戰,他好從中漁利。
列寧在波屬奧地利之(Cracow)期間,與奧地利政府私下聯繫,以換取財金津貼;因此列寧支持俄國之烏拉爾獨立,奧地利亦將此作為削弱俄國的國策促動。待兩國敵對爆發時,他移居中立的瑞士,並在那裡呆了兩年半;列寧準備了一份聲明,煽動德、奧擊敗邪惡的俄國。他是唯一的一個歐洲著名知識分子號召擊敗自已祖國的人。由於列寧公開希望俄國戰敗,引起德國關注,並派一個德國與俄國關係專家帕爾伏斯(Alexander Helphand-Parvus)於一九一五年五月在瑞士試圖與列寧接觸,但當時列寧拒絕見他。不過,列寧同意見另一位德國間諜,換取財金資助。這些行為構成最嚴重的叛國罪,列寧至死一直保守這些機密。直到德奧檔案解密后才披露。
戰爭期間,列寧與妻子克魯斯卡婭經受了一系列考驗,這是一段貧困與世隔絕的時光,他們住在邊境貧民區,時常與妓女和罪犯同餐,因為認為列寧是個危險的瘋子,先前不少追隨者拋棄了他;唯一使列寧欣慰的是與情婦伊內莎的婚外戀情,她是一個音樂藝術家的千金和商人之妻,伊內莎一九一零年在巴黎遇見列寧,並在克魯斯卡婭的容忍下,很快便成為列寧的情婦,她似乎是列寧一生中唯一親密的人。
列寧其實對革命的到來並無信心。一九一七年一月九日至二十二日,在蘇黎世對年青社會主義者交談時列寧預測說,歐洲無法拒絕動蕩的同時,「我們這些老傢伙恐怕無法活著見到革命決戰」。七周后,沙皇政權跨台。
雖然習慣上稱一九一七年俄國二月和十月兩場革命,唯有二月革命才名符其實。一九一七年二月俄國經歷了一場真正的革命,騷亂導致沙皇政權跨台;雖然既無準備,也完全出乎意料,而是自發和突發的。臨時政府立即得到了全球各國的承認。一九一七年十月布黨推翻臨時政府,不是自發而是精心陰謀,並由高度組織的陰謀策劃導致。隨後用了三年內戰鎮壓國內普遍的反抗。十月革命是典型的政變,由一小撮幫派奪取政權。十月政變分為兩個階段,列寧指揮街頭示威抗議,以便拖跨臨時政府,這一策略失敗后,列寧逃至芬蘭;九月以後,由托洛斯基領導。
一九一七年三月六日-十九日,列寧電報彼得勒格布黨;「我們的策略:完全不信任,不支持新政府。我們尤其懷疑克倫斯基。武裝無產階級才能提供唯一的保證。立即選舉彼得格勒市杜馬,不與其他黨摻和」。此時臨時政府剛執政一周,幾乎尚未發表政綱,而布黨被秘密警察消滅了許多;在工人中的支持者遠少於孟黨和社會主義革命黨。但布黨組織最嚴密完好。三月二日彼得格勒市黨委剛從獄中釋放,三天後,才開始發行第一期星火日報(戰爭爆發后被關閉)。
德國對俄國要人有其自身的考量:一九一六年秋,威爾海姆(Kaiser Wilhelm)沉思道:「從最嚴格的軍事意義上,單獨與同盟交戰國締和約至關重要,以便我們全力對付其餘敵人。。。據此,我們應努力促成俄國內鬥,令其與我方訂立和約」。
這意味著德國將利用親德反戰的左派激進派,而列寧無疑是其領導人。打列寧牌的是帕爾威斯(Parvus),他一九一七年以經營進出口公司掩護其情報員身份,在中立國丹麥,他聘任了一個列寧信任的格拉內特斯基(Pole Jacob Furstenberg Granetskii)任公司駐斯德哥爾摩代理。他集注于列寧,描述列寧遠比克倫斯基瘋狂。他極了解俄國政治並富於遠見,預計列寧一旦回俄國,將推翻臨時政府撐權並締和約。他知道列寧渴望權力,相信他會交易經德國赴瑞典回俄國。在帕爾威斯影響下,德國大使電告柏林:「我們須無條件尋求製造俄國最大可能的混亂。。。儘力挑撥中庸與激進派之間的關係,激進派撐權對我們利益最大。既然革命對他們不可避免,激進派當權必然攪亂俄國的穩定。」
於是德國政府授權其駐瑞士使館,與列寧商談安排回俄國通行事宜。為避通敵之嫌,安排用列寧等俄國革命者與德國與俄國交換關押于俄國的德國公民,於是列寧等人享受特檢免驗護照。
一九一七年三月二十七日下午三點二十分至四月九日,三十二名俄國移民包括列寧、克魯斯卡婭、伊內莎、季諾維也夫從瑞士至德國,抵達波羅的海後轉船前往瑞典。在斯德哥爾摩由帕爾威斯接站。他再次求見列寧,但列寧拒見。而讓卡爾拉德克(Karl Radek奧地利公民)見他以避開通敵之嫌。卡爾與帕爾威斯談定了德國資助布黨的具體事項。四月三日列寧一干人等抵達彼得格勒。隨即列寧發表演講言及資產階級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過渡無需等待經年累月,只需數周,令所有的人震驚。隨後,列寧宣讀他的《四月提綱》;絕大多數聽眾認為其完全脫離現實,如果不屬瘋狂的話。列寧主張撤出戰爭,立即轉向第二階段革命,不與臨時政府任何合作,全部權力轉歸蘇維埃;解散軍隊改為民兵;沒收所有地主財產,全部土地國有化;將俄國金融機構合併成單一的全俄銀行,受蘇維埃控制,蘇維埃控制生產與分配,創設新國際。
德國非常高興,一九一七年四月四日十七時,德國駐斯德哥爾摩大使電報柏林:「列寧成功進入俄國,他正在按我們期望的工作」。
列寧是個守口如瓶的人,對待政治猶如戰場。對一般戰略目標他公開化,但對策略他絲毫不露。列寧對他的敵人的弱點非常敏銳。他知道自由派和社會主義知識分子猶如「食草老虎」–恐懼暴力和責任的革命者。列寧曾仔細研究戰爭專家克勞維茨之《戰爭論》。並將戰爭策略應用於政治,即不僅擊潰,而且消滅對手,剝奪其武器,解除其所有。若敵人拒降則肉體消滅之。
指導列寧的原則乃是馬克思於一八七一年相當偶然宣布的教條: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是:接收而非消滅既存的政治、社會和經濟機構體制。未來革命應當:不是移交迄今的官僚軍事機器,而是毀滅它。
二月革命的經驗使列寧以為可以通過街頭抗議,象推翻沙皇一樣推翻臨時政府。列寧研究法國社會學家加斯塔夫(Gustave Le Bon Crowd Pschology)的大眾心理學。分析人類大眾行為及操控方法(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均從該書獲得指導)。
回俄國三個月,列寧策動了數次騷亂,旨在顛覆政府,一九一七年七月列寧策劃了最後一次暴動,幾乎因此毀滅布黨本身。僅是因臨時政府猶疑不決,放過了布黨一命。後來托洛斯基充分利用了臨時政府此項致命弱點。
首先,半心半意布黨於四月間賭權力。蘇維埃想打贏戰爭取得勝利,而非不割讓不賠償的和平;外長米利烏可夫(Miliukov)則想實現一九一五年盟國因怕俄國退出戰爭而答應的割占土耳其海峽和康斯坦丁,結果引發年青激進軍官發動的街頭抗議。布黨趁機混入其中提出政府辭職,權力歸蘇維埃口號。彼得格勒軍區總司令科爾尼洛夫(Lavr Kornilov)要求國會批准鎮壓騷亂被拒。
列寧從四月經驗得出結論,布黨的策略革命性不足。五月初,六名社會主義蘇維埃代表參加臨時政府並擔任部長。由洛夫(Lvov)任首相,克倫斯基任戰爭部長。
一九一七年五月和六月,布黨位居社會主義黨第三位,在六月初第一屆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上,布黨佔一百零五席,而社會主義革命黨佔二百八十五席,孟什維克黨佔二百四十八席。在第一屆農民大會上,社會主義革命黨占絕大多數,而布黨僅佔二十席。布黨與社會主義革命黨和孟什維克黨不同,後者攻擊臨時政府虛偽,卻不敢實際行動;布黨則以全球性革命為已任,而不考慮俄國具體情況;俄國革命僅是世界革命的一個過渡,故能承諾任何團體他們想要的東西,而一旦撐權,布黨立即否定一切承諾,以中央集權方式重建國家。
俄國工人建立縱向和橫向工會,奉行辛迪加主義,列寧此時支持之,使布黨因此贏得眾多工人支持。五月底第一屆彼得格勒工人代表大會,布黨佔三分之二代表。即便如此,布黨在工人中仍人數極少:直到十月政變前夕,僅百分之五点三的俄國產業工人系布黨黨員。(注二)後來,一九二零年在共產黨內的辛迪加給列寧帶來很大麻煩,迫使他清洗之以擺脫自已。
列寧組建了一支不受蘇維埃控制的紅衛隊,同時在軍中大力進行反戰宣傳,煽動對前線和城市實行軍事管制,以期剝奪政府的軍人支持。列寧的行為引起人們懷疑他是德國的代理人。「想想誰要戰爭?為何而戰?資產階級!」
布黨每天發放數十萬份免費報紙,經費皆源於德國。德國外交部長古爾曼(Richard Von Kuhlmann)一九一七年十二月三日總結了德國對布黨的貢獻:「。。。在俄國的顛覆活動,促使其分裂,通過各種渠用不同的方式資助布黨,向布黨提供穩定的資金,使其能建立主要機構星火日報,進行有效的宣傳,並助其擴大黨的基礎。」
一位德國社會主義者與戰後魏碼政府關係密切,估計德國給布黨超過五千萬金馬克,相當於六百萬至一千萬美元,當年可購買九到十噸黃金。通過德國駐斯德哥爾摩大使里茲勒(Kurt Riezler)支付給列寧的助理加內特斯基(Furstenberg-Ganetskii帕爾威斯的僱員,再由他轉匯至彼得格勒各不同的公司,包括一家由布黨中央委員會經營的製藥公司,臨時政府從法國間諜處獲悉此信息,並進行了追查備案,但未及採取行動摧毀之。
俄國士兵厭戰情緒相當嚴重,許多軍人喪失了鬥志,蘇維埃繼續促使他們戰鬥令他們相當不滿。而布黨利用此種厭戰情緒,六月十日發動群眾全副武裝抗議,以令政府難堪,或伺機推翻政府。六月十六日,軍心煥散的俄軍望著德軍服者而逃。俄軍戰死一百三十萬人,但被敵軍俘虜者高達三百九十萬人,比西方士兵被俘者高出十二至十三倍。極大損害了克倫斯基和臨時政府的聲譽。七月騷亂是因為政府派譴彼得格勒駐軍前往前線引起。該命令違反了四個月前與蘇維埃的約定,因而激怒了軍人,布黨趁機發動宣傳攻勢煽動兵變。
一九一七年六月二十九日,當局勢日益吃緊時,列寧突然消聲匿跡。事實上他已逃至芬蘭,表面理由是極度疲勞需要休息,更可能的原因是列寧從向布黨中央提供的情報知悉政府已撐握他通敵資敵的證據擬起訴之。七月一日臨時政府簽發了逮捕二十八名布黨著名成員包括列寧的命令。
布黨集注于重機槍軍團,於七月三日決定上街遊行示威,事先向各其他駐軍求助,被拒。當晚布黨中央軍委命令策動兵變起義。由於列寧被控叛國和組織武裝叛亂罪,於是季諾維也夫陪同列寧先躲在彼得格勒近郊,后逃至芬蘭,大多數布黨同案皆被捕,但因蘇維埃反對政府故未啟動起訴程序。七月事件后,首相洛夫(Lvov)辭職,由克倫斯基接任首相,他任命科爾尼洛夫擔任軍隊總司令,並下令解除參与兵變部隊的武裝,禁止布黨日報星火和其他黨刊在前線散發,但克倫斯基害怕右翼君主政變遠盛于布黨政變企圖。
注 釋
注一: Rtskhidni, The Russian Center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Study of Documents of Modern History, Moscow, Fond二, op.I. delo.
注二: Z.V Stepanov. Rabochie Petro grada v. period podgotovkii provedeniia oktiabrskogo vooruzhonnogo vosstaniia(Moscow. 一九六五) pp.四七-四八.
——全書完——
文章來源:百家爭鳴【郭國汀律師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