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4月7日訊】【編者的話】《延安日記》作者彼得•巴菲諾維奇•弗拉基米洛夫,蘇聯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產國際駐延安聯絡員兼塔斯社記者身分,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記形式,根據他的觀點,記述了延安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等各方面的問題。全書以抗日戰爭時期中共與蘇共的關系為背景,記述了中共的整風運動、中共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對中共與當時駐延安的美國軍事觀察組織的接觸以及中共與國民黨的關系等問題,均有評述。
《延安日記》
1944年5月5日
第一次逮捕高潮可追溯到1942年秋天。當時,鎮壓是伴隨“洗腦筋”運動而來的。
1942-1943年冬季;大力進行了“審幹”運動。
1943年春,第二次逮捕浪潮席卷捲國。這與蔣介石的代表可能來延安有關。
1943年6月,中共由於同國民黨發生衝突,掀起了第三次逮捕高潮。這就是大家知道的“揭發特區的日本特務和國民黨特務”的運動。
這些運動一個都還沒結束,它們和整風運動摻和在一起,成為大規模的鎮壓運動。
各種小範圍的鎮壓運動正在不斷加強整風運動的聲勢。康生的黨員幹部和非黨人員審查委員會的工作,於1941年就開始了,這就是說,進行鎮壓的時間實際上比反映出來的要長。
可怕的暴力浪潮把毛澤東的對手都捲了進去,並使他們受到摧殘。整風的任務,就是確保毛澤東在即將召開的代表大會上取得無可爭議的勝利。沒有勝利的把握,毛是不會召開這個代表大會的。
1944年5月25日
毛澤東正加緊與盟國建立聯繫。他認為任何耽擱都是危險的。
他通過駐重慶的代表團儘一切努力要使美國人相信,中國共產黨及其軍隊是中國惟一有前途的力量。盟國似乎上了他的圈套。
康生待我像朋友一樣,我們會面時,他一個勁地向我保證他對我友好。
我被痢疾拖垮了,胃痛,還發高燒,但是沒有時間躺下休息。
1944年5月30日
在湖北,日軍正沿粵漢鐵路和公路線推進。在湖南,國民黨軍隊正在進攻粟裕將軍(原文如此)。
日軍司令部利用在衡陽取得的大勝利,不遺餘力地試圖建立一條從印度支那一直延伸到華北的交通線。
在雲南西部,中國軍隊正在向馬緬關移動。
美國副總統亨利.華萊士在一次會見記者時說,他的中國之行並不是出於競選的狹隘目的,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步驟。
副總統強調說,中國的軍事形勢是嚴重的,可是,他接著又說,美國人民不應因此而失望。(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