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書】延安日記(67)

【新唐人2012年2月12日訊】【編者的話】延安日記》作者彼得•巴菲諾維奇•弗拉基米洛夫,蘇聯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產國際駐延安聯絡員兼塔斯社記者身分,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記形式,根據他的觀點,記述了延安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等各方面的問題。全書以抗日戰爭時期中共與蘇共的關系為背景,記述了中共的整風運動、中共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對中共與當時駐延安的美國軍事觀察組織的接觸以及中共與國民黨的關系等問題,均有評述。

延安日記

1943年12月7日

蘇、美、英三盟國在德黑蘭舉行會議。三國宣言表明它們決心鏟除希特勒政權。

紅軍捷報頻傳,迫使中共領導人的態度大變:蘇聯即將贏得戰爭,快跟蘇聯站在一起!
———-

我想今晚可以把《兩條路線》這本文集譯完,只剩下三頁了。

文集分為三個部份:(1)大革命時期,(2)內戰時期,(3)抗日戰爭時期。

它收編了中央委員會和政治局的文件。毛澤東和王明的講話。

文集供高中級的政治工作者閱讀,其主線是吹捧毛澤東的政策,激烈攻擊王明的」搗亂」。

1943年12月14日

主席說王明是黨裡」十足的霸王」!他多麼恨王明!

有時候,一種孤獨感向我襲來。我周圍有許多人,但我是孤獨的。這裡的每件事看起來都像不大可能發生似的,於是我對我沒有上前線更加感到遺憾了。

1943年12月19日

不管怎麼樣封鎖。特區同國民黨各省甚至還同日本占領區進行著活躍的貿易。

從特區運出鹽、羊毛、家畜,近年來還有數量不斷增加的鴉片。

從今年開始,特區當局實行減租政策以控制勞動力外流。特別注意對富裕戶給予貸款和鼓勵,以便使農民不致日益離鄉背井,跑出特區。

根據康生的資料,1942年農民和外來戶得到的貸款總額為邊幣400萬元,今年則達3,000萬元。開荒計劃已超額完成35萬畝。水澆地區積在穩步增長。

部隊、學校和行政機關都投入了大生產。
———-

朱德是一個不妄自菲薄的人。他總是那樣心平氣和,冷靜,表現友好。據我所知,他從不過份地責人(「批評」人)。他承認毛澤東的權威,但不阿諛奉承。

另外,他在此同毛澤東並列為紅軍的締造者。兩人的名字經常在一起出現。

1943年12月22日

葉劍英生於1897年,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個職業軍人。1927年參加了南昌起義,同周恩來有密切的私人關係。曾留學莫斯科和巴黎,在德國學過軍事。1935年,在遵義會議上,以及在毛澤東同張國燾的衝突中,都幫過毛的忙。是一位有才能的參謀官員,但很少顯示出首創精神。(待續)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