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威嚴寶座齊聚法國凡爾賽宮

【新唐人2011年5月28日訊】社區廣角鏡(192)3月1日至6月19日,各國國王的威嚴寶座齊聚法國凡爾賽宮,來看看這些跨越了時間和空間,聚集與此的王位和權威的像征。

2011年3月1日至6月19日,來自世界各地的五十個威嚴寶座齊聚世界最著名的宮殿法國凡爾賽宮。其中神佛雕像有釋迦牟尼像、耶穌基督像、佛像、觀音菩薩像等,神職人員如聖彼得、教宗、主教寶座等,同時也彙集來自歐洲、亞洲、非洲、前哥倫布美洲等各國王位寶座,紫檀乾隆寶座也在其中,觀眾在此一飽眼福。

展會所傳遞的信息

當問及展會所傳遞的信息時,凡爾賽宮館長、法國前文化部長艾拉恭(Jean-Jacques Aillagon)表示:“展覽在凡爾賽宮舉行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這裡是君主制的代表也是我國最權威的宮殿之一。我們想邀請市民通過所有文化反映的共性,共同思考當時這裡的君主統治及凡爾賽宮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人們總是用寶座代表權威和地位,人類思考及使用相同的符號來表達同樣的東西,即使在今天,政治或宗教當局還在用已被人類使用千年的信條。”

凡爾賽宮行政長貝爾多尼爾(Denis Berthonier)表示:“王位是權威的像征,自古獲得的途徑只有三種而無其他,天賜王權、人民選舉或聖賢授予。自16世紀以來西方一直在挑戰權威,我們甚至忘記了這種寶座是權威的像征。我認為行使主權必須是權威和權力兩種因素的結合。若不是權威行使主權,今天的新聞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們正目睹,一些阿拉伯國家出現獨裁和暴政。如果是正當的權威行使權力,最終為的是人民的利益。因此,我覺得目前西方在重新發現這種權威,至少從展會中我們有機會重新發現這種概念。”

展會亮點

當問及展會亮點時館長介紹:“達古波特(Dagobert)寶座是第七世紀法國君主制以來最古老的寶座之一、拿破侖和俄國沙皇保羅寶座及北京故宮乾隆皇帝的寶座都是展會的亮點。

寶座簡介

此外教宗庇護六世(Papa Pius VI)寶座,於1775年至1799年擔任教宗,天使加冕登基,威尼斯木雕鍍金,寶座背部、腿部都有鍍金天使木雕縈繞。教宗庇護七世(Papa Pius VII)寶座,談到庇護六世和七世兩位教宗,歷史上都和拿破侖有關,拿破侖任第一執政時攻打意大利諸國,教皇庇護六世於梵蒂岡下令將拿破侖革除教門。庇護七世被迫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侖一世加冕,但登基大典時皇冠被拿破侖奪走,並且自行為自己及皇后加冕,庇護七世視之為奇恥大辱。1809年拿破侖進攻維也納,併吞教宗國屬下各邦,庇護七世宣佈將拿破侖再次革除教門。

還有金線絲絨和木製鍍金的諾森教宗十世寶座(1644-1655)、獅身大翅膀人面像扶手的拿破侖加冕寶座、俄國沙皇保羅一世王位(1754-1801)、巴黎普魯士使館王位(1835 -1887)、波蘭國王(1764-1795) 斯坦尼斯瓦夫二世(Stanislas-Auguste Poniatowski)寶座、1759年登基的西班牙國王查爾斯三世寶座。大概在1861的泰國皇家轎,可以移位在駱駝或大象背上並可配遮陽傘,體現出遊時王室的威嚴,轎身用蓮花瓣點綴,底座用泰國寺廟和宮廷古建筑雕塑裝飾。

淺談中法傳統文化

當談到中華傳統文化時,法國前文化部長自豪的說:“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偉大最古老的文化之一,產生了非常先進的思想,藝術和建筑的傑作,我認為法國是這樣的關注文化的重要性,中華文化特別重要。通過展覽中十四世紀、十七世紀佛像、十八世紀的乾隆寶座,我們能找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力量,他是頭等重要的文化動力,也讓我感到非常自豪。”

凡爾賽宮行政長貝爾多尼爾表示:“在中國最具勝名的乾隆皇帝寶座在故宮的位置像是宇宙的秩序及大小排序,且被放置在世界的中心。對於法國傳統文化,凡爾賽宮就是極好的例子。或許今天,法國傳統文化已經衰敗,不知道還能不能夠返回去,最後回歸:欣賞過去。我們法國有視覺二進制:要麼喜歡現代文化,要麼喜歡古代文化,我們在對比,而真正的承傳,我們需要了解過去,為現在和將來作好準備。面對今日的法國,回歸傳統文化我們還不知道該怎麼去做,但對於其他文明,我認為中華古文明、日本古文明,這種和諧的文明才是真正的財富,可以保證未來。”

新唐人記者心慈、易恆、特約記者蘊慈巴黎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