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李强给中国经济开药方 党媒全面删除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27日讯】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开幕,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开幕式上讲话称“中国经济不能下猛药”,但这句话被党媒全面删除。

李强6月25日出席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在回答如何解决中国经济困境的问题时,他称疫情后中国经济“仿佛大病初愈,不能下猛药”,当前需要“固本培元”,“解决重大经济问题需要政策的组合拳”等等。

党媒新华社在外媒报导发出十几个小时后,才刊登李强在达沃斯论坛发言的报导,但其中看不到有关“不能下猛药”的论述。大陆媒体疑似只有“格隆汇”跟随外媒,报导了李强“不能下猛药”的言论,但很快被删除。

学者认为,这句话之所以被删除,首先是降低了市场对中国经济的预期。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副教授孙国祥:“因为李强的言论它似乎暗示中国经济状况很严重,需要采取谨慎的政策措施而非强大的刺激政策。当然李强这种表态可能会削弱市场对中国目前政府透过大规模刺激措施迅速改善经济的信心。”

就在李强称“不能下猛药”的同一天,党媒报导习近平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

孙国祥:“李强提到‘不能下猛药’可能会被解读为对现行经济政策的不满或者是质疑,这与现在中共政权一贯传递的,对经济的积极信号出现了矛盾。而且这类的言论可能会引发对政策方向的不确定性,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所谓的“猛药”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如此敏感?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DAVY J. Wong):“这个所谓猛药,很多时候是对于民营经济来说的,因为我们看到国进民退比较严重,民营经济是在快速下滑。所谓猛药,意思说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方面是减少税收,第二方面是增加补助,但目前我们看到两方面都没有,增加货币投放也没有去到民营企业里面去。敏感点就是觉得中国经济‘体制优势’,所以经济一片欣欣向荣,所以目前经济下行,就跟它宣传的经济体制的无可替代的优势有冲突,就变成敏感点。”

学者们认为,中国经济问题重重,的确很难下猛药。

黄大卫:“因为你放猛药的话,意味着要增加财政的赤字,也要增加政府的负担,但是目前中国的政府债务,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来说,已经是非常巨大,所以再下猛药的话,现在又担心今天解决了这个问题,把问题拖到明天去。综合几方面来说,他是左右为难。”

孙国祥:“另外当然房地产其实也是一直存在着泡沫的风险。那经济方面的另外就是通货膨胀压力,也就是说,如果放宽金融政策,它可能会导致中国现在整体的物价上涨,那绝对会影响民生,民生绝对会影响政治上层次的。那经济层面之外是金融因素,就是如果继续大规模放款,可能就会加剧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问题。”

不过李强又在致词中表示,有信心实现全年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

根据当局最近公布的5月国民经济数据,今年1到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不及疫情前一半;房屋销售额暴跌超过30%;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全面下滑。

在经济复苏乏力的同时又不能下猛药,当局的经济目标是否能实现?

黄大卫:“总体来说,根据民营企业,民营经济的表现来说,我们看到是,应该来说是一个万马齐喑的情况,情况并不乐观,应该说略显悲观。从经济学规律来说,目前的这种经济的做法、措施、政策,跟一个国际关系的紧张来说,应该今年要实现增长的话,应该说是困难重重。而且现在已经过了差不多半年时间算上去,还有半年时间,我们觉得应该来说是困难非常之大。”

下个月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就要召开,按照惯例这个会议将定调将来的经济发展路线,不过评论人士认为,李强称不能下猛药,也意味着当局不会有太强有力的政策。

编辑/尚燕 采访/易如 后制/Tony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