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论坛】还原真相 黄埔精神与其苏联DNA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26日讯】6月16日是黄埔军校成立百年纪念日,台湾和中国大陆都高调举办纪念活动。中华民国总统赖清德以三军统帅的名义主持纪念仪式并进行了阅兵。而中共分别在广州和北京举行了官方纪念活动,并邀请台湾军方退役将官参加。黄埔军校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共两党的军事干部和很多知名将领都出自这个军校。现在的黄埔军校在中共这边和台湾这边有什么的影响?

两岸大搞黄埔校庆 各自都有小算盘

独立电视制片人李军在新唐人《菁英论坛》威廉希尔公司网站中表示,这次台湾纪念活动是非常高调的,赖清德总统全程参与,讲话针对中共非常强硬。赖清德重申了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他说中国(应该是中共)把并吞台湾、消灭中华民国视为民族大业的伟大复兴,并表示我们绝不能敌我不分,也不能敌友不分,更不能接受首战即终战的投降主义。

李军说,在中共这边,中共为纪念黄埔100周年做了很多准备,官方称邀请3000名台湾退役将领到广州参加纪念活动。据说最后去参加的人数只有百余人。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沪宁出席了北京的座谈会,习近平还发了贺信,毫不遮掩对台湾的统战。贺信中说,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我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军队干部的第一所学校。黄埔军校同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联系海内外黄埔同学的群众团体,为反对台独分裂、推进祖国统一做出了贡献。

台湾前国防大学政战学院院长余宗基将军在《菁英论坛》中表示,中共此次高调强调黄埔精神、黄埔建校,我觉得主要是抗日这一部分。中共事实上想跟台湾做一个连接,也就是说通过扩大纪念黄埔校庆,希望能够达到同仇敌忾的一种心理上的联系,想把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目前是对抗的性质导向日本才是两岸共同的敌人。因为在八年抗战中,国共双方牺牲的将领,尤其是国民党黄埔出身牺牲的将领大概就有230多人。所以回忆这一段的历史,事实上对于台湾军方是有蛮强烈的所谓敌忾同仇的心理。

余宗基表示,中共知道,台湾现在面临中国(大陆)的军事压力,而台湾的外援除了美国当然就是日本,中共制造这样一种仇日情绪,是希望多去分化美日台接下来在军事方面的合作,所以为什么这次校庆中共愿意花这么大的预算、精力、精费,它是想要达到统战的目的,希望在这个阶段能够离间美日台的关系。另外,中共拉拢台湾内部那些认同将黄埔军校作为母校的一些比较高阶的将领,这些将领在部队曾经带过很多干部,有相当的影响力,所以中共想通过拉拢这些将领,达到能够弱化台湾对中共的抵抗意识,或者能够达到弱化、缓解中共是台湾最大军事威胁的心里,分化台湾军方内部的凝聚力的目的。同时利用台湾民众对这些被拉拢将领的不满,达到分化军民之间的合作,所以中共是有多层次统战需求和目的的。

苏联支援 国共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大纪元时报总编辑郭君在《菁英论坛》表示,共产党现在对台湾主要的统战对象排第一的就是台商,第二是亲国民党的军公教,尤其是军人,渗沙子搞分裂是中共的老一套了,非常有效,不但当年夺权的时候有效,在目前对欧美的对抗中也非常有效。

郭君说,黄埔军校其实和国共两党有很大的关系。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是依靠苏联的帮助,学校里面有很多共产党的人,包括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陈毅都是黄埔军校的教官。当年的共产党人可以同时加入国民党,而且可以匿名加入。所以后来国共内战的时候,很多国民党军官起义,共产党就说是潜伏的人归队了,因为很多国民党将官都是潜伏的中共党人,在那个时候就留下了隐患。中共军队里的将领都跟黄埔有关系,最有名的就是林彪,还有徐向前、罗瑞卿、叶挺,还有宋时轮以及原来北京军区的李德生等都是黄埔出来的。中共军队中黄埔出身的将领大概有三十多人。

郭君说,孙中山在广州立住脚后,就提出了联俄容共的策略,提出学习苏俄革命。据记载,共产国际的马林1920年初到广州与孙中山见面,孙中山当时就提出国民党要建立自己军队的想法,这是黄埔军校的起源。

当时苏联给予大力支持,而且黄埔军校的教官很多都是苏联军人,黄埔军校开学的时候,苏联军事教官就有4人,后来增加到了30人。1925年黄埔军校的学生第一次东征的时候,苏联教官加伦将军还率领二十多名苏联军官也参加了。到1926年1月,广州地区大约有140名苏联军官,其中黄埔军校的教官,包括军事教官和政治教官大概有50人。除了教官以外,苏联也给了很多钱。1925年到1927年间,苏联先后无条件地拨给黄埔军校办学经费就有250万卢布(约合28,447美元),这只是支给军校的钱,其它还有给广州政府的钱。苏联还给了很多武器,大陆有份黄埔军校的历史资料,说苏联政府先后6次为军校运去了大批的枪支炮弹,有步枪5.1万支,子弹逾5000万发,机枪1090挺。所以国民党后来北伐战争胜利和苏联提供的武器弹药有很大的关系。当然后来共产国际的包罗廷把苏联共产党的计划泄露出来了,就是要共产党在内部夺权,用武装力量夺掉国民党的权,所以国民党在1927年清党的时候和苏联就闹翻了。但共产党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趁你不注意时就发展起来了。所以共产党现在纪念黄埔军校也不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其实中共是在纪念苏联了,这与最近的中俄联盟也是有相互呼应的。

大纪元资深编辑与主笔石山在《菁英论坛》中表示,黄埔军校出来以后分成了两支,共产党有一支,国民党有一支,但基本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基因,就是先认同党再认同国。共产党一直延续到现在,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其实不是国家军队,中国共产党说的很清楚是党指挥枪,它是党的军队,忠诚是忠诚共产党,而不是忠诚这个国家。

中华民国在哪里 黄埔精神就在哪里

余宗基在《菁英论坛》中表示,黄埔真正存在的时间在整个抗战或者国军的历史上只是一小段时间,东征北阀成功之后,国民党政府搬迁到南京,大概过渡了三年,所以真正黄埔训练的学生总共有七期,毕业的只有四期。黄埔本身的影响力事实上还不如原先满清末年的讲武学堂和保定军校,所以现在人们所讲的图腾和黄埔精神象征等,其实大部分是一种误解。

余宗基说,1937年抗战开始,黄埔移到成都,抗战结束后,1949年孙立人将军在台湾高雄凤山成立了军官士兵训练班,所以事实上黄埔的精神在我们现在整个军事的人才培育系统里头只有三年的时间。反而是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到现在,台湾的军官和士兵训练班一直都是在高雄凤山的官校中。所以我们从史实上看,黄埔的内涵跟它的一些战功事迹有很大的一部分是被神话了,台湾现在还在相信黄埔正统的人数虽然并不多,但是不能忽略他们的影响力。

从这一次黄埔百年校庆来看,去中国(大陆)的高阶将领人数是比较少的。台湾地方报纸揭露说,去大陆参加活动的人数由开始说的百人左右增加到大概两百人,如果你仔细了解,发现去的人都是四五十岁中壮年,大概都是在少中校时就退役的,这个是比较值得担心的,这些人有一定的影响力,因为他们有军方专长的背景。

余宗基表示,黄埔被神话,过度地夸大,其实整个黄埔的建军实际上就是孙中山跟包罗廷,当初以苏联军事学府的训练方式,用当时的国民党设立军方党部。事实上是中国国民党一些所谓政治部的人几乎都是共产党人,是国共融合进来的,最有名的是周恩来。

东征北伐时,苏联提供给广州国民政府的武器装备经费预算实际上大约是1400万卢布(约合159,303美元),其中250万用在国共之间共同建立的黄埔军校。除了苏联支援的这些预算,在东征北伐战争中,教官使用的也是苏联的战术。所以我们说在陆军官校的校史馆中所记载的东征北伐的一些光荣史记,如果你了解事实的话,就会知道事实上当时是有苏联在背后支援的。

余宗基表示,台湾现在年纪轻的官校毕业生,当然军队国家化的理念是根深蒂固的了,但是台湾的军队国家化事实上一直到李登辉当选第一任民选总统之后,台湾军中的党部才正式被取消,所以台湾军队国家化的历程事实上也只有二十几年的经验。

这次黄埔百年校庆,赖清德总统阅兵时,第一个经过主席台的就是黄埔校友组成的方阵,他们并没有向总统致敬,这就代表这些校友他们忠诚的程度还是在于认定是国民党才是正统,他们效忠的对象就是国民党。那即使国民党现在不再执政了,他还是不愿意转移对国家领袖的忠诚。

黄埔建校就是以党领军,本来就是国民党的军队,一直到现在其实这个影响力还是不能忽视。这就是为什么戴清德总统特别强调两岸互不隶属,另外他还强调中华民国在哪里,黄埔精神就在那里。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你黄埔应该是对于你国家忠诚,而这个国家现在既然是在台湾,那当然这个忠诚的对象是不容混淆和模糊的。

新唐人、大纪元推出的新档电视威廉希尔公司网站《菁英论坛》,是立足于华人世界的高端电视论坛,该威廉希尔公司网站将汇集全球各界精英,聚焦热点议题,剖析天下大势,为观众提供有关社会时事和历史真相的深度观察。

本期《菁英论坛》全部内容,敬请线上收看。

《菁英论坛》制作组

(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