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小心陷阱!专家解读中共新一轮财税改革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25日讯】中国经济持续下行,面临财政困难和地方债危机,中共当局有计划改变中央和地方某些税种分税比例。评论认为,这只能证明地方政府财政崩溃了,危及到中共的统治,财税改革目的是救政权,而不是救经济。

1994年中共政府进行一项财税体制改革分税制,设立国税局地税局,然后划定比例,2014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2023年底,中共中央提出规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后,财税改革再次受到外界关注。

旅美政经人士秦鹏:“中共当局要去改变中央和地方某些税种的分配机制,并且作为三中全会的首要议题,它真正解决的是什么呢?是财税的问题,它并不是解决经济问题。这个只能说明第一点,地方财政已经崩溃了,已经危及到了中共的统治,它才不得不改。它的目的是救政府、救政权,而不是为了救经济。”

舆论指出,2014年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仍在持续中,而此时提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显然基于新的财政经济情势与挑战。

大陆经济学家认为,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的匹配,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主要考量。自2022年以来,由于房地产市场表现相对低迷,卖地收入处于历史低点。如何对冲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带来的财政资金缺口,已成为较难回避的问题。

秦鹏:“表面上看起来,它在规范财税制度分权,做得更加的有法可依,但是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它没有明说:现在是绝大部分的省市入不敷出了,前两年是六个省市养全国,稍有盈余,现在它实际上据说只有上海才能够盈余了,其实体现出来,已经没有几个省市能够去供养全国性的财税亏空问题了。所以这个时候,它要么就是去扩大政府的发债,或者开源问题,这个开源不是指发展经济,它开源是指扩大税源。”

据报导,2024年1月-4月,全国政府基金预算收入13,48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0,536亿元,年减10.4%。在地方财政收入成长乏力,刚性支出不减,地方财政收支呈现失衡态势。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DAVY J.Wong):“过去是靠不断发钞增加债务来进行一个政府运作,现在它想转成一个就是靠收税,靠地方财政跟中央财政来支配政府的运作。但是问题是,它现在转换的时机也不对,现在经济已经下行,现在想这样转换,应该来说是有点不合时宜。整体来说,现在这种倒查风,有可能对经济来说有比较大的伤害,反正就是导致最终结果,三五年之后整个税基,就是企业的活跃度跟经济活动活跃度更加低,更加没有税收收上来。”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表示,2014年之后中共加大了分税制的改革,把地方税务的权力跟征收范围进一步缩小。

黄大卫:“地方财政一直在跟中央之间的关于税收、财政收入的争夺,地方政府肯定想把它当地产生的企业、居民的消费利润、税收利润绝大部分留在地方,但是中央来说一直担心地方财政就是在不断的自把自为去使用这些钱,所以它一直争权,互相争夺税收的分配这样一个问题,所以每次改革都是中央去把它权力收拢的行为。”

旅美政经人士秦鹏表示,对于中共当局的新财税改革,小心别掉进它们的措辞陷阱里面去。

秦鹏:“因为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经济下行,整体进入一个通缩状态,企业没有信心,消费者也是缺乏信心,同时没有钱。所以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要扩大政府的投入,让民众们有钱花,敢于花钱,没有后顾之忧。所以对整个经济来说,就是要如何去发展,放水养鱼。但是我们看到中共当局在做什么呢?它是拚命的去查税。”

最近传出,中国很多地方政府开始对民营企业的税收进行倒查30年,有不少企业被征收巨额罚款,有些企业因此而关停。

编辑/黄亿美 采访/骆亚 后制/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