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救市无效 中国前5个月新房销售额跌近三成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19日讯】中共统计部公布,今年前五个月,中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人民币3.57兆元,年跌27.9%,其中住宅销售额跌30.5%。分析指出,房地产市场疲软,影响居民消费和投资。

根据中共国家统计局6月17日公布的5月国民经济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创3个月高点,不过,工业及投资增速不如预期。

台湾南华大学国企学系专任副教授孙国祥:“今年的前五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按年增长是4%,低于市场的预期,那这个数字就显示出基建跟制造业投资的动力不足,表明的是中国目前工业部门仍然面临内外需求疲软跟供应链瓶颈的问题,尤其是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对中国的工业生产跟出口就会构成压力。”

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季GDP年增率为6.3%,虽高于今年前三个月的4.5%,但增速低于外界先前预期的7.3%。中共官媒宣称,这是中国经济向好的预期。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DAVY J.Wong):“2023年中国企业500强里面,国企已经是占了51.2%,已经超过一半,在过去是没有发生过的。收入占比来说国有企业是占了69% 、76%,所以你看到国企是越做越强,利润占比也是71%,资产占比83%,所以你会看到整体来说就是国进民退,国有企业不断发展,民营企业占比也会下降,从这方面来说,从国有经济计划的角度去看,它是觉得经济向好,这也是他们的角度问题。”

在房地产方面,今年前五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约4兆元,年降10.1%;其中住宅投资约3兆元,年降10.6%。新建商品房销售额约3.5兆元,年降27.9%,其中住宅销售额年降30.5%。北京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5%,降幅扩大。

尽管中共当局出台一系列的救市政策,但效果有限。

黄大卫:“这政策释放出来是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扭转市场的惯性,但更多原因,是目前政策绝大部分都是把过去的不合适的打压政策抹除,没有真正解决的核心问题,跟市场扶持的政策还没有出台。 而且同时我们看到的供应量来说,无论开发商的投入指数,还是完工的一些房屋套数面积都是成下降的,就是说目前的下降不是由于供应量不足或供应量太少引起,而是主要是消费量而导致的。”

台湾南华大学国企学系专任副教授孙国祥表示,中国整体的经济环境疲软,消费者信心下降,这些都会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不利的影响。

孙国祥:“中国大陆各个房地产商就是在各个城市都存在供过于求的情况,尤其是在大陆的三四线城市,那这些大量兴建住宅没有办法消化,导致库存的压力非常的大。中国大陆其实也在进入到所谓的少子化跟高龄化的社会,那因此甚至可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趋势,这些也会对房地产市场需求有长期的影响。”

学者认为,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连带增加金融系统的风险。

孙国祥:“在金融系统风险上面至少有三个面向,也就是中国大陆银行的坏帐会增加,因为房地产市场下滑就会导致购房者断供,那银行的房贷坏帐率就会上升,那大量的坏帐就会导致这个削弱银行的资金实力,进一步会影响银行的放贷能力;第二个面向就是资金流动性的危机,因为如果是大量业主断供的话,银行可能会面临资金流动性的危机,导致金融系统的不稳定,也就是可能会有挤兑的这个现象;第三个面向是资产价格下跌,因为房地产作为抵押品的价值如果下降的话,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就会受到影响,也就是会导致银行的资本不足。”

《华尔街日报》指出,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很可能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也就是消费者和企业在沉重的债务负担以及信心低迷下,会减少开支和投资,经济增长乏力,政府难以透过降息重新刺激经济,因为几乎没有人愿意借贷。

编辑/黄亿美 采访/易如 后制/高玉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