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 初婚延后速度加快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10月15日讯】中国最新人口研究发现,国人的初婚延后速度逐年加快,低学历男性终身不婚的风险加剧。截至2022年末,中国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适婚人数减少,以及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中共民政部公布的“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年办理结婚登记的人数为683.5万对,与2021年相比下降了10.6%。这是自2013年结婚人数达到峰值后连续第9年下降,最近4年下降程度尤其严重:2019年结婚人数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2021年跌破800万对;2022年跌破700万对大关。

有分析认为,中国结婚人数不断下降,与适婚人数减少、思想观念变化、疫情影响等因素有关。由于中国出生人口在1987年达到最高峰之后,连续多年下滑。随着“95后”及“00后”进入婚育阶段,中国处于适婚年龄的年轻人数量也在下降。而2022年第4季受中共病毒疫情(新冠疫情)的影响,部分年轻人也决定延后结婚。

再加上中国近几年经济不断下滑,长期积累的各种社会问题开始集中爆发出来。年轻人失业率飙升,居民收入大幅下降,也导致适婚年群体结婚生子的意愿严重下降。

此外,人口学专业杂志《人口研究》上近期发表的一篇题为《1990-2020年中国的婚育延后:变化趋势与典型特征》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中国婚育推迟加速等严重问题。

这篇研究论文通过研究1990至2020年间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抽样调查等数据发现,在1990至2020年的30年间,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高峰年龄从23岁延后到了27岁,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年龄也不断推迟,而且城市育龄妇女生育延后比农村快。

研究并发现,在这30年间,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育龄妇女,初育延后的进度越快,低学历族群在初婚市场上的劣势加剧。也就是说,受教育程度对人口初婚延后的影响正在扩大。

与此相对应的是:1990年和2020年不同人群的未婚比例变化显示,受高等教育女性终身不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低学历男性不婚的趋势也不断在走高。

(记者竺颖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