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李強給中國經濟開藥方 黨媒全面刪除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27日訊】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開幕,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開幕式上講話稱「中國經濟不能下猛藥」,但這句話被黨媒全面刪除。

李強6月25日出席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並致辭,在回答如何解決中國經濟困境的問題時,他稱疫情後中國經濟「彷彿大病初癒,不能下猛藥」,當前需要「固本培元」,「解決重大經濟問題需要政策的組合拳」等等。

黨媒新華社在外媒報導發出十幾個小時後,才刊登李強在達沃斯論壇發言的報導,但其中看不到有關「不能下猛藥」的論述。大陸媒體疑似只有「格隆匯」跟隨外媒,報導了李強「不能下猛藥」的言論,但很快被刪除。

學者認為,這句話之所以被刪除,首先是降低了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專任副教授孫國祥:「因為李強的言論它似乎暗示中國經濟狀況很嚴重,需要採取謹慎的政策措施而非強大的刺激政策。當然李強這種表態可能會削弱市場對中國目前政府透過大規模刺激措施迅速改善經濟的信心。」

就在李強稱「不能下猛藥」的同一天,黨媒報導習近平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開辟事業發展新天地」。

孫國祥:「李強提到『不能下猛藥』可能會被解讀為對現行經濟政策的不滿或者是質疑,這與現在中共政權一貫傳遞的,對經濟的積極信號出現了矛盾。而且這類的言論可能會引發對政策方向的不確定性,影響投資者的信心。」

所謂的「猛藥」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如此敏感?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 Wong):「這個所謂猛藥,很多時候是對於民營經濟來說的,因為我們看到國進民退比較嚴重,民營經濟是在快速下滑。所謂猛藥,意思說積極的財政政策,一方面是減少稅收,第二方面是增加補助,但目前我們看到兩方面都沒有,增加貨幣投放也沒有去到民營企業裡面去。敏感點就是覺得中國經濟『體制優勢』,所以經濟一片欣欣向榮,所以目前經濟下行,就跟它宣傳的經濟體制的無可替代的優勢有衝突,就變成敏感點。」

學者們認為,中國經濟問題重重,的確很難下猛藥。

黃大衛:「因為你放猛藥的話,意味著要增加財政的赤字,也要增加政府的負擔,但是目前中國的政府債務,無論是地方還是中央來說,已經是非常巨大,所以再下猛藥的話,現在又擔心今天解決了這個問題,把問題拖到明天去。綜合幾方面來說,他是左右為難。」

孫國祥:「另外當然房地產其實也是一直存在著泡沫的風險。那經濟方面的另外就是通貨膨脹壓力,也就是說,如果放寬金融政策,它可能會導致中國現在整體的物價上漲,那絕對會影響民生,民生絕對會影響政治上層次的。那經濟層面之外是金融因素,就是如果繼續大規模放款,可能就會加劇銀行系統的不良貸款問題。」

不過李強又在致詞中表示,有信心實現全年5%左右經濟增長目標。

根據當局最近公布的5月國民經濟數據,今年1到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不及疫情前一半;房屋銷售額暴跌超過30%;基礎設施投資、製造業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全面下滑。

在經濟復甦乏力的同時又不能下猛藥,當局的經濟目標是否能實現?

黃大衛:「總體來說,根據民營企業,民營經濟的表現來說,我們看到是,應該來說是一個萬馬齊喑的情況,情況並不樂觀,應該說略顯悲觀。從經濟學規律來說,目前的這種經濟的做法、措施、政策,跟一個國際關係的緊張來說,應該今年要實現增長的話,應該說是困難重重。而且現在已經過了差不多半年時間算上去,還有半年時間,我們覺得應該來說是困難非常之大。」

下個月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就要召開,按照慣例這個會議將定調將來的經濟發展路線,不過評論人士認為,李強稱不能下猛藥,也意味著當局不會有太強有力的政策。

編輯/尚燕 採訪/易如 後製/Tony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