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產結構本土、東南亞升 能源供應成政府課題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25日訊】經濟部本周將公布最新外銷訂單數據。我們也看到有了明顯不同,過去5年以來,台灣出口型製造業的海外生產比重,逐年下降,2022年首度低於一半,我們請教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怎麼觀察台灣的中國生產比重持續下降,東南亞生產比重持續增加?新政府能夠如何進一步協助產業競爭力?

國立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 吳大任:「我們現在看到我們有關出口的統計數據,他還告訴我們說我們在台灣生產的比重,也是這幾年至少這兩三年也是不斷的在增加,現在海外生產的比重已經降到50%以下,會有這樣的情況最主要還是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就是中美貿易戰在2018年開始,從2019年以後就有一些台商,他為了不要因為在中國生產,他的產品出到美國就會被課比較高的關稅,所以他們就在尋求其他的生產基地,當然有一部分就是回來台灣。另外一部分可能就是專往東南亞的國家甚至印度,所以說我們可以看到,就是我們以台灣跟中國之間的貿易關係,現在看起來它是逐漸在下降,但是我們對主要國家的出口,特別是對美國我們的出口其實是有顯著上升,在疫情之前甚至在2018年以前,我們對美國直接出口的比重,在我們整體出口的比重大概就有11%左右,但是現在已經超過20%,所以說這也顯示我們台灣。

現在隨著中美他們之間的貿易衝突,或者是貿易關係也是不大穩定,所以只要中美的關係還是維持目前的狀況,我想台商回流這個情況還是會持續進行,但是對我們台灣來講,我們現在還是必須要面對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那在我看起來我覺得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有關未來能源的供應,因為一方面我們在今年的7月,核三廠的一號機就要退場。

然後到了明年二號機又要退場,所以從2025年開始,我們就是真正的非核家園就完全沒有核能,但是這個對我們的供電其實是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現在之所以暫時沒有感受到能源供給的一些壓力,最主要還是因為從烏俄戰爭之後,就是因為全球高通膨,所以主要國家是在升息,所以全球的消費,全球的經濟,還是處在比較低迷的狀況,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改善,我們看到在6月份的時候。歐洲央行已經開始降息,美國渴望在下半年它也會降息,那它們也會降息,那為什麼要降息,就是因為經濟不好,所以我們在全球經濟不好的情況之下,我們的出口跟我們在2022年的出口高峰比較起來,還是有一定的落差,那這也代表我們台灣有很多產能,還是還沒有完全利用但是很有可能從今年第四季到明年,全球的經濟隨著降息之後,有可能慢慢復甦,當全球經濟開始復甦的時候,當全球經濟開始復甦的時候,我們的出口就會開始要擴增,要增加,那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能源供應,可能就會影響到廠商的生產。

那這部分我覺得對廠商未來的投資意願,還是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那如果未來就是能源的供應不穩定,又產生缺電,跳電的這個狀況,那對企業來講,它在停電的這個期間,有可能也會蒙受很大的損失,所以一個國家,如果我們經濟要順利發展,其實能源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認為當務之急,就是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一定要想辦法去解決,我們能源供應的問題。」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