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欲打關稅戰?中共對歐盟豬肉發起反傾銷調查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19日訊】在歐盟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後,中共對從歐盟進口的豬肉發起一項反傾銷調查。評論人士分析,這個調查作為報復性行為,力度不對等。而中共也無法真的與歐盟發起關稅戰

中共商務部週一(6月17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決定自今年6月17日起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豬肉及豬副產品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調查可能導致對從豬排到醃豬腸等數十種產品徵收關稅。

商務部稱,這個調查是應政府下屬的中國畜牧業協會的申請。該協會指責歐洲豬肉行業存在產能過剩,歐盟生豬及豬肉行業也會獲得補貼。

歐洲和美國也對中國汽車行業提出了同樣的指責。上週歐盟宣布,從7月4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加徵最高38.1%的反補貼關稅。之後中共官媒就接連報導,中共可以對歐盟採取報復行動,包括「可就歐盟輸華農產品、紅酒、空客及其零配件和相關服務加徵關稅······儘量促使歐盟知難而退。」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這是報復性調查。這次歐盟對中共徵收電動車關稅,最主要的國家是西班牙和法國。而西班牙和法國又是歐盟國家中向中國出口豬肉最多的國家。所以這一次中共的報復就直接針對西班牙和法國。你不是賣我豬肉嗎?我就給你來搞調查。報復的意味是非常強烈的。」

官方數據顯示,去年中國進口豬肉155萬噸,其中約一半來自歐洲,貿易額約64.5億美元。在歐盟內部西班牙、西班牙是中國最大的豬肉供應國,出口額達到15億美元,排名第二的荷蘭為6.2億美元,排名第三的丹麥5.5億美元。

不過歐盟官員回應,不擔心中共調查。

歐盟委員會貿易和農業發言人Olof Gill:「我們一點兒不擔心,因為並非所有補貼都是一回事兒,基於共同農業政策或者歐盟政策下的所有補貼,都嚴格符合我們對世界貿易組織的義務,對這一點我們是最重視的。」

歐盟官員還表示,歐盟執行機構正在分析中國的行動,並將「密切關注進展,並與歐盟產業和成員國協調,採取適當介入措施,確保調查完全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規則。

中共商務部表示,通常調查應在2025年6月17日前結束,特殊情況下可延長6個月。而在反傾銷調查尚未完成和作出結論前,歐盟的豬肉產品仍然可以不用加徵關稅進入中國市場。

悉尼科技大學副教授馮崇義認為,這個調查的報復力度不大。

悉尼科技大學副教授馮崇義:「現在它對歐洲市場電動車的貿易額規模是很大的,那是幾百億、上千億這樣的很大規模的一個貿易。豬肉這些個別的農產品,特別是歐洲那邊,不會有多大的份額,所以它這個是不對稱的,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雖然中共採取了報復行為,但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認為,真要和歐盟打起關稅戰來,中共得不償失。

王赫:「現在的問題是什麼呢?就是中國賣給歐盟的產品太多了,歐盟能夠賣給中國的產品很少。所以中國長期享受對歐盟貿易的巨額順差。如果真的打起關稅戰來的話,中共根本沒有什麼還手餘力。而且現在中共如果跟歐盟來硬碰硬,它就會把歐盟從自己身邊推開。它在歐盟內部進行各個擊破、離間歐美的做法就會全部泡空。」

2021年歐盟曾因新疆和香港人權等問題,和美英加聯合制裁中共官員,中共隨即報復,反向制裁。歐洲議會之後以壓倒性優勢通過決議,無限期凍結了中歐投資協定批准程序。而中共為了這個投資協定進行了長達7年的磋商。

編輯/尚燕 採訪/駱亞 後製/陳建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